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五臟皆可致月經病,非獨腎也」——國醫大師柴嵩岩的經驗要記牢

小編導讀

《素問·咳論》中有論:「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較為系統地論述了咳嗽的病因病機,闡述了五臟皆可致咳的機理。柴嵩岩教授在理解古人理論,結合多年臨床經驗後總結出「五臟皆可致月經病,非獨腎也」的理論。她認為月經的產生不僅與腎的功能有關,與其他臟腑的關係同樣密切,任何臟腑發生功能失調,都可導致月經病。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五臟皆可致月經病」學說

五臟系統相互聯繫的學術思想源於《內經》。《內經》中提出「五臟相通」,各對應了五行、四時、五味等,相生相剋。相生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心生血,血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相剋者,《素問·五臟生成論》曰:「心之合脈也……其主腎也。肺之合皮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主肝也。腎之合骨也……其主脾也。」五臟關係密切,互為因果,互相影響。

一、腎與月經病的關係

腎主水,為先天之本,氣血之根,與沖脈相連,主生殖。《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經水出諸於腎」。《傅青主女科》中說:「且經原非血也,乃天一之水,出於腎中,是至陰之精而至陽之氣,故其色亦紅似血,而實非血,所以謂之天癸。」由此可見,腎與月經的關係非常密切,腎氣充盛、腎精殷實是月經產生的前提,所謂「腎氣盛」則「地道通」。

歷代醫家將月經病產生的病因病機多歸為腎的功能失調,腎虛而致陰陽失調是導致月經病發生的主因。如腎氣虛,封藏失司,精不化血,沖任血海匱乏,可發生閉經、月經後期、月經過少等,沖任不固,可導致月經先期、月經過多、崩漏等。腎陽虛衰,則無力溫煦、氣化,不能溫暖胞宮,而致閉經等。腎陰不足,精血無以所化,血海不能按時滿溢,可發為閉經、月經後期等,若陰虛內熱,熱伏沖任,迫血妄行,尚可致崩漏、經間期出血等。由此可見,腎的功能失調可直接導致月經病的發生。柴教授特別重視腎之陰陽的盛衰,在對於月經病的治療中,總結出「腎的四最」學說。

二、脾與月經病的關係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中氣,統攝血液。脾胃互為表裡,又「沖脈隸於陽明」,足陽明胃經與沖脈會於氣街,故胃中水谷盛,脾氣健運,血循常道,則沖脈血旺而經調。

若脾虛則氣血生化乏源,血海不能按時滿溢,多致月經過少、月經後期、閉經等;統攝無權,則沖任不固,血溢脈外,發為崩漏、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等;脾失健運,濕邪內生,壅滯沖任,亦可致月經過少、閉經等。

柴教授在月經病的治療中非常重視「二陽致病」理論。《素問。陰陽別論》言:「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陽明為多氣多血之臟,若二陽不足,則氣血虧虛,血海無以為繼,可見閉經、月經量少等疾病;若二陽傳導功能失常,濁熱積聚,熱入血海,一則熱迫血下行,而見月經先期、崩漏等病;二則熱傷陰血,心失所養,而心生脾,故脾的運化失司,從而二陽的積熱加重,這種過程循環往複,可致各種月經病的發生。

三、肝與月經病的關係

肝藏血,由脾胃化生的血液,除了營養全身外,其餘部分皆藏之於肝,再下注於沖脈,司血海定期蓄溢,形成月經的來潮。肝經與沖脈交會於三陰交,與任脈交會於曲骨,與督脈交會與百會,因此肝通過沖任督脈與胞宮相通,使其藏瀉有序。《血證論》中說:「肝為藏血之臟,血所以運行周身者,賴沖、任、帶三脈以管領之。而血海、胞中,又血所轉輸歸宿之所,肝則司主血海。」可見肝與血海、胞宮關係密切。肝腎又同居下焦,乙癸同源,木水相生。腎藏精,肝藏血,精血本同源而互生。

此外,肝主疏泄,與風氣相通,調暢氣機,氣行則血行。《醫林繩墨·婦人調經論》中提到:「婦人得陰柔之體,以血為本。蓋陰血如水之行地,陽氣若風之旋天,故風行則水動,氣暢則血調,此自然之理也。」

柴教授認為,現在社會環境複雜,生活節奏快、變化多,特別是婦女的生活壓力和社會壓力都在增加,情志拂鬱為多,由於其特殊的生理特性,更易為情志所傷。七情所傷,首先累及肝。情志抑鬱,或暴怒傷肝,肝失條達,疏泄不利,氣機不暢,日久血行不暢,瘀血內生,或肝陰損耗,陰血不足,都會引發月經病。似《傅青主女科》說:「婦人有經來續斷,或前後無定期,人以為氣血虛也,誰知肝之鬱結乎!」

四、心與月經病的關係

心主血脈,心氣有推動血液在經脈運行的作用。《素問·評熱病論》指出「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心又通過胞脈與胞宮相通。《石室秘錄》指出胞宮為「心腎接續之關」,心氣下通於腎,心腎相交,血脈流暢,月事如常。

心氣虛,則水泛濫而滅火,心火不能與腎水相交,則腎氣不能獨化。心火盛,如果沒有腎水的承製,則火無製而炎上灼金,使母傷而不能生腎水之氣。

五、肺與月經病的關係 肺為華蓋,朝百脈而輸精微,主一身之氣,五行屬金,為水之上源,下達精微於胞宮。《素問》曰: 「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靈樞》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俸生身。」而女子以血為本,經孕產乳均離不開血海殷實的基礎,因此肺同樣參與月經的產生。且肺與腎乃是金水相生,母病可及子,柴嵩岩教授在遣方用藥時同樣注重固護肺氣,提出「補肺啟腎」理論,補金以滋腎水,達到補肺益腎之功,亦有丹溪「提壺揭蓋」之意,可通調一身之水液。 總結

月經的主要成分是血,而血生化於脾,統攝於心,宣佈於肺,貯藏於肝,疏泄於腎。柴教授認為,婦人的月經以血為形式,來源於臟腑,五臟六腑功能正常,精血充盛,其有餘之血注入血海,沖脈有繼而「月事以時下」,若臟腑功能失調,則月經病隨之發生。

寫在最後

有粉絲提出,關於國醫大師的名字應當叫柴松岩而非柴嵩岩。小編求證後,證實柴老本命柴嵩岩,但柴老本人更愛寫成「松岩」,取「松」字的高潔堅韌之意。所以,無需糾結名字問題啦!

好 書 推 薦

(點擊書名,查看詳情)

柴嵩岩,主任醫師,教授。1997年4月榮任全國名老中醫稱號。 柴老自幼學習中醫,1950年取得中醫師資格。1952~1957年就讀於北京醫科大學醫療系,具有良好的醫學理論基礎。其臨證婦科60餘年,醫學功底紮實,臨床經驗豐富,非常重視「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充分了解女子之生理特點及周期變化規律,能動態地、發展地觀察與認識疾病,能夠根據不同的病理階段,抓住本質,辨證論治,在實踐中創立與形成了獨特的學術思想及用藥風格。以辨證準確、方葯精專、配伍靈活、療效顯著為其特點。因此整理柴嵩岩教授臨證的經驗及驗案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指導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本書介紹了柴教授獨創的學術理論,通過驗案驗方總結其對月經病、妊娠病、產後病、雜病的用藥特點及經典方葯,特色突出,實用性強,為廣大醫學生及臨床工作者提供學習經驗。

版權聲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