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無憂診所|說說艾灸(上)

艾灸指用艾葉等製成艾炷或艾卷,燒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人們常說的「針灸」,就是針刺與艾灸的合稱。灸,既能提神回陽,又能祛邪除濕,堪稱神奇妙方。

我國古代就已經開始使用艾灸。《黃帝內經》中,多次提到了灸法。《素問·湯液醪醴論》中說:「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鑱石針艾治其外也。」鑱石,古時治病用的石針;「鑱石針艾治其外」,是說用鑱石針刺、艾灸等療法,刺激身體外部的腧穴經絡,治療疾病。遠古時代,人類還沒有鑄鐵技術,只能使用鑱石這類磨製石針。《靈樞·官能》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是說不宜用針刺療法的疾病,可採用艾灸療法。《黃帝內經》總結了多種灸療之法,比如,癰毒生於肩臂部者,絡脈結而堅緊者,內臟受寒腹部脹滿者,脈虛陷不起者等,都適宜艾灸治療。

《漢書》對用灸也有記載。《漢書·蘇武傳》說,漢將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拔刀自殺,昏厥於地,匈奴禦醫趕來施救,「鑿地為坎,置熅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班固記載的這場急救,其實就是火灸。唐代藥王孫思邈壽命長久,但他小時候體弱多病,中年開始用艾灸健身,艾火遍體燒,陽氣自繚繞,據說他93歲時尚且耳不聾,眼不花,年過百歲還能寫書。他提出:「若要安,三裡常不乾。」「三裡」,即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位於小腿外側,犢鼻穴下3寸,犢鼻穴與解溪穴連線上。艾灸足三裡,對促進胃腸蠕動、增強腦細胞機能、提高身體綜合防禦疾病的能力,都有良好的作用。

如果天空中沒有太陽,大地上就是一片黑暗,萬物也不能生長。所以天地的運行,必須要有太陽的照耀。而人的身體也是一樣,只有陽氣充沛,才能推動血液流動,溫煦津液的生成、運行、防禦和固攝。所以,養護陽氣,乃是治病的根本。艾灸,就是把「太陽」請到自己身旁,溫煦全身,驅逐體內陰霾,其重要性與必要性,就不用多說了。

我對艾灸的認識,源於1996年。一位女同事的嫂子懷孕7個月,胎位不正,又不想剖腹產,於是同事就買來幾根艾條,在她嫂子小腳趾外側的至陰穴灸了幾次,後來竟然轉過胎位,順利生產了。我當時很是吃驚。後來,我用艾灸治癒了自己的感冒、咳嗽以及腰椎間盤突出等症,初步嘗到了甜頭,就開始把艾灸之法介紹給周圍的親戚朋友。他們之中有結腸炎患者、盆腔炎患者、陰道炎患者、腰椎頸椎疾病患者等。他們之中不少人做了艾灸,療效不錯,於是大家就來了興緻,紛紛效仿。我後來還學會了馬氏溫灸技術,不僅明確了灸走奇經八脈,直接調動任督兩脈經絡之氣,調整全身陰陽,而且明確了以肚臍為補瀉點的系統操作方法。

(燕趙都市報 無憂/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