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針灸養生,小方法,大作用

在中醫學中,針灸理療法是將人體看成一個與自然界密切相關的有機整體,通過對一些穴位的適度刺激,激發機體內在的自穩能力,使機體保持陰陽平衡,已達到未病先防,疾病防變的目的。

談起針灸推拿,就不能不談經絡。要談經絡,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江河湖泊。流水總是由小溪漸漸匯聚成河流,繼而歸入江海。如果水流順暢,整個生態體系就會自然和諧;如果水流缺少或水行受阻,就會發生乾旱或洪澇災害,破壞自然的平衡。

經脈猶如江河的主乾,絡脈猶如支流,人體的穴位像大小不一的湖泊,而「氣血」就是流動的水。概而言之,經絡就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如果人體的氣血充盈,經絡通暢,氣血正常運行於四肢百骸、五臟六腑,人體就能保持健康;如果氣血不足或壅滯,經絡不通,人體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由此,經絡的作用可概括為:行氣血,調陰陽。針灸推拿是治療預防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針灸推拿刺激經絡,可以激發經絡之氣,疏通氣血運行的通道,調動機體自身的自穩能力,整體調節人體的內在環境。

經絡內聯臟腑,外絡肢節。人體的經絡系統主要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組成。如果把十二經脈比作一個家,那麼肺經、大腸經就相當於這個家的煙囪和下水道,如果排泄通暢,整個家就會空氣清新;如果排泄不暢,就會氣味難聞,或出現汙水返流,反映在人體,就會出現粉刺、小膿皰、皮膚偏油、口渴、口臭、大便乾結,甚至隨之而產生呼吸道疾病。

而腎經、膀胱經就相當於整個房子的溫度調節系統,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溫度過低,房間裡如同冰窖一般,養個花花草草都被凍死了,身體也是一樣,新陳代謝減慢,機體得不到溫煦,就會出現面色晦暗沒有光澤,腰膝酸軟,耳鳴耳聾,頭髮脫落,牙齒鬆動,畏寒怕冷,乳房發育不良,甚至男子陽痿,女子宮寒不孕;溫度過高,人就會躁動不安,面容衰老,形體憔悴,面色晦暗或兩顴潮紅,睡眠不好,情緒不穩定,身體乾瘦。

其他經脈也各自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如肝經、膽經與食物的消化吸收、生殖內分泌有關,脾經、胃經與皮膚的營養代謝、乳房的發育、膽汁的疏泄等有關。奇經八脈相當於蓄水池,以備十二經脈氣血不足之需。其中有穴位分布的是任脈和督脈,與十二經脈並稱為「十四正經」。任脈具有調節全身陰經經氣的作用,稱為「陰脈之海」;督脈具有調節全身陽經經氣的作用,稱為「陽脈之海」。

腧穴即我們俗稱的「穴位」,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應點,也是針灸推拿治療的刺激點。通過刺激腧穴即可以調節經絡臟腑之氣,使氣血正常發揮功能,人體的形神得到滋養。


針刺:針刺法的關鍵在於「得氣」。針刺洽未病著眼於強健身體,增進機體代謝能力,旨在養生保健。反映在選穴、用針上,針刺手法刺激強度宜適中,選穴不宜多,且以具有強壯功效的穴位為主。

灸法:灸法是最原始的醫療保健方法,由於火的烘烤可以減輕病痛,因此逐漸發展到了艾灸。灸,從火從久。意思是說,灸法是一種用火治病的方法,效果持久,但必須持之以恆。

《孟子?離婁》中雲:「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就是說,艾灸的效果很好,可以醫舊病,起沉痾。灸法主要是用艾絨製成的艾炷或艾條在穴位上熏灼,借溫熱的刺激治療疾病,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風散寒、補中益氣、活血祛瘀的作用,對於虛寒性疾病以及養生保健最為適用。

以艾條灸為例,將艾絨用桑皮紙捲成條狀,點燃一端在距穴位3厘米處熏烤,艾條可一上一下或位置固定,以患者感覺溫熱但無灼痛、局部溫熱潮紅為度。每次10一15分鐘。艾炷灸與艾條灸對於陽虛體質和有陽虛表現者尤為適合。

所以針灸養生就是在相應的穴位進行針刺和艾灸,其對身體血液的循環和經絡的疏通具有顯著的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