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銀行:降準降息仍有可能,關鍵是時間點

記者 陳鵬

中國銀行研究院周三發布《2019年四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指出,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貿易摩擦負面影響顯現的背景下,中國要實現保就業和小康社會發展等目標,宏觀政策應進一步加大力度穩增長。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加大基建補短板;貨幣政策要適時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把握好降準、降息的時機。

報告預計,中國GDP同比增速將在今年第三季度進一步放緩至6%,隨著中美貿易談判再度重啟以及“六穩”政策落地和顯效,四季度經濟有望企穩,預計全年GDP同比增速為6.2%左右。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6.3%。

報告認為,考慮到貨幣市場利率降幅有限,為進一步引導實體經濟融資利率,未來央行可能會通過降低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負債端成本下降。此外,考慮到國際收支雙順差格局改變帶的外匯佔款趨勢性下降,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也有繼續下降的空間。

自8月中旬央行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以來,市場降息預期此起彼伏。在昨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回應“中國是否會降息”時表示,當前利率水準是適度的,中國央行並不急於做出像一些其他國家央行那樣比較大的降息或者量化寬鬆的舉措。這為市場兩個月來的降息呼聲潑下冷水。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後范若瀅指出,報告所提到的降息與易綱的表態並不衝突。“後續的降息不是我們以前所理解的‘大水漫灌式’的降息,”她對界面新聞表示,LPR改革後,1年期品種報價已較原貸款定價基準下降了15個基點,其中,第一次下降10個基點,第二次下降5個基點。

“未來央行可能會通過這種漸進性的、改革式的方式,逐步引導整體貸款利率的下行,這種降息對於金融市場來說是相對比較溫和的,”她說。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佩珈對界面新聞補充道,理解貨幣政策有兩大前提,第一個是短期和長期的平衡,第二個是時間點的抉擇。

“長期來說,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是有空間的,但是要利用好這種空間,從短期來看還是要平衡好中國經濟自身的發展狀況,不冒進。在時間點上,考慮到剛剛降準,四季度繼續降準的可能性不大,降息則要根據物價形勢等因素、根據具體的數據,進行綜合判定。”李佩珈說。

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三季度(截至9月20日),貨幣市場利率維持低位,企業融資成本有所下行。7天銀行間存款類機構質押式回購利率(DR007)中樞為2.64%左右,略高於今年上半年的2.61%,但比2018年全年的2.86%下降了22個基點。8月份,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利率為15.36%,比6月大幅下降了76個基點。

報告預計,到今年年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將達到8.5%,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0.7%。此外,人民幣匯率企穩因素正在增加,總體料將維持寬幅震蕩態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