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個焦慮養娃的時代,「慢性子」的媽媽才可貴!

閨蜜上兩個月剛剛晉陞為媽媽。

我去看她,卻發現她完全沒有想像中初為人母的高興勁兒,而是愁眉不展,一副心事滿滿的樣子。

一見著我,她就彷彿看到智多星一般,連珠炮似地拋出一連串問題:

「寶寶滿月增重沒滿兩斤,怎麼辦?」

「寶寶一天拉粑粑六七次,怎麼辦?」

「寶寶到現在抬頭都還不行,怎麼辦?」

……

正回答著她的各種疑惑呢,她卻又因為家人沖泡奶粉時,奶瓶振搖動作不夠標準發起了脾氣。

她情緒激動,不斷地糾正著,甚至上網找出了所謂的專業影片,要求家人看過之後重新做一遍。

眼前的閨蜜,認真而又執著,為寶寶操碎了心。她的樣子讓我恍然看到了當初的我自己,看似面面俱到,實則毫無頭緒。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焦慮。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親子教育調查現狀》顯示,「87%左右的家長承認自己有過焦慮情緒,其中近20%有中度焦慮,近7%有嚴重焦慮。」

對於像我閨蜜那樣的新媽媽來說,焦慮感主要來自寶寶的生長髮育。她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彷彿是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拿著標尺:

寶寶身高體重的變化、大動作精細動作的發展、吃喝拉撒睡的規律……恨不得全照著教科書上講的來,任何一點微小的變化與不同,都會無限放大,杞人憂天。

而等寶寶大了之後,焦慮感更會蔓延到教育培養的方方面面:

寶寶三歲之前,糾結要不要上早教;

等滿三歲,開始為選擇哪個幼稚園煩惱;

在這之後,幼升小、中考、高考……各種學區房、興趣班、擇校的話題擺上議程,家長們似乎毫無喘息的機會,馬不停蹄,焦慮不斷更新。

其實,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作為一個兩歲半孩子的媽媽,我也時不時受到這種情緒的困擾。

就在上個月,我下定決心退掉了好幾個育兒群。原因很簡單——我焦慮了。

在那些群裡,優秀的家長有很多,聊天的論調往往是這樣的:

「寶寶的英語啟蒙,從出生就開始,一步也不能錯!」

「三歲之前再不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孩子將落後一生!」

「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上了早教的孩子有多優秀!」

……

而各式各樣天才寶寶的刷屏,總讓我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太差勁。

除此之外,群裡永遠都在買買買。繪本、玩具、輔食機、育兒課程……別人有的,自己孩子也絕對不能少。

在這些群裡待久了,雖說能借鑒到很多達人媽媽先進的育兒經驗,我的心態卻越來越失衡。

過於雞血的氛圍下,總有一股莫名的緊張感與壓迫感,讓我覺得自己為孩子做的實在是太少了。

與其硬著頭皮參與其中、被牽著鼻子徒增焦慮,還不如眼不見為凈,順應自己的心意,不額外添堵。

而當我真的退出之後,不再有資訊的狂轟濫炸,我竟收穫了久違的內心安寧。與此同時,因為心態好了,在育兒方面我竟比之前更加得心應手。

通過這件事,我開始反思。包括我在內,媽媽們的焦慮感到底從何而來,大家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一點,我覺得是內心不篤定,易受輿論影響。

因為內心還不夠強大,並且個人的育兒知識還不夠豐富,所以在家長們你追我趕成為模範親子的時候,急功近利地參與其中,自己的育兒節奏被打亂,擾亂了心緒,平添了煩惱。

其次,是因為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盲目與人比較。

上海市的一項調查顯示,共有57.8%的家長要求孩子「樣樣爭第一」;對子女文化程度的期望,本科及以上學歷佔了近90%。

無獨有偶,北京市對350位母親及其子女的期望調查表明,有63.9%的母親期望孩子學習優秀,與孩子自身的期望相比高出20個百分點。

高期望下,家長們的眼睛總會不由自主盯著別人,生怕被超越。

孩子嬰兒時期,大家互相比較身高體重、誰家先抬頭先會翻身;

幼兒時期,互相比誰家孩子說話早、識字多;

等到了入學的年紀,則又開始分數成績的攀比。

無止境的較勁背後,是越比越焦慮的循環。

不可否認還有一點,就是在大環境下,確實身不由己,很難堅持初心。

放眼全球,不止我們國家的父母會焦慮。

在印度電影《起跑線》裡,服裝店老闆拉吉和妻子米塔為了把女兒送入最頂尖的私立幼稚園,不惜用盡了各種手段:

買學區房、試圖賄賂校長、甚至鋌而走險非法佔用貧困生名額,主動搬到貧民窟去受苦……

劇中妻子米塔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不能進入好的學校,就沒有好的工作,女兒的朋友就會超越她,她會孤單,會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就會自棄,就有可能開始吸毒……」

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每個家長都難免如此。

絞盡腦汁想方設法的背後,是不甘落後的危機感:誰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呢?大家都在為子女爭取最好的資源啊。

心理學家柯特曼博士曾經說過:

「要想在任何生命節點上都倖免於焦慮的侵擾,幾乎沒有可能。」

是啊,焦慮無處不在、無法避免,對於父母來說更甚。

但是,倘若這種情緒過於嚴重,不僅我們自己受束縛,還會把很多負面的壓力傳遞給孩子,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說真的,在育兒過程中,從來都沒有焦慮感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盡量調整,試著成為這樣的媽媽——

少與他人比較,凡事不操之過急,相信孩子。

兒科專家鮑秀蘭曾與媽媽們分享過這幾個字:「悅養孩子,靜待花開」,我個人特別有體會。

我家孩子周歲時,一顆牙齒都還沒長。儘管體檢時醫生認為沒有問題,可我對比著同齡孩子早就出牙的情況,依舊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各種擔心糾結,甚至開始了解先天性無牙胚的概率。

這種持續性的焦慮感,伴隨著娃十四個月冒出第一顆小牙而消失。

隨後的日子裡,小傢夥的乳牙接二連三地長出,兩歲體檢時一口健康的小白牙得到了醫生的誇讚。

回頭再看我當初的那些憂慮,真的是毫無必要。而之後在育兒過程中的種種事情,也在反覆印證著這一點:

養育是一件細水長流的事,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花蕾,有著獨一無二的花期,互相沒有可比性。

只要不是病理性因素,不要再為孩子暫時的發育快慢煩惱了。

因為成長猶如馬拉松,一開始的落後真的說明不了什麼。

減少對分數成績的盲目推崇,尊重孩子的夢想,接納他們的不完美。

作家劉繼榮《坐在路邊鼓掌的人》一文中,與大家分享了這麼一個故事:

一個小女孩成績中等也沒有特長,在人人都想著出類拔萃的時代,她的心願卻是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

文中女孩的父母也曾有過轟轟烈烈的揠苗助長活動,逼著孩子去念各種補習班,最後卻還是決定恢復孩子正常的作息時間,還給她發展業餘愛好的權利。

小女孩快樂的成長著,開朗熱心、樂觀幽默,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所有同學的心,成為大家心目中最受歡迎的人。

文章中最打動我的是這麼一句話:

「這世間有多少人,年少時渴望成為英雄,最終卻成了煙火紅塵裡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樂,如果沒有違背自己的心意,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

是啊,尊重我們的孩子,是允許他們犯錯,也坦然接納這一切的不完美;

是不過度逼迫孩子按照我們的意願成長,但也不會不負責任地百依百順;

是懂得在放任和強迫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為他們的未來把好關。

只要孩子能安然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她不是那麼出彩,也沒有那麼卓越,對於父母來說,這何嘗不是為孩子祈求的最好未來呢?

多關注自己和另一半,心態放鬆,用知識強大內心。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

「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適時地把關注的焦點從孩子身上挪開,當我們不再時時刻刻圍著他們轉時,焦慮的情緒會大大緩解。

世界小姐張梓琳一直是我很欣賞的藝人,不僅顏值高、身材辣,更有一個超級可愛的女兒胖妹。

得女如此,可能很多媽媽都會將這樣的小公主視為全部了吧?但張梓琳不是這樣。

看她的微博,曬娃只是很小一部分,更多的時候,她聊工作、聊美食、聊狗狗、更會聊她跟聶先生的感情。

其中有一條以她寵物狗的口吻發出的微博,讓我印象尤為深刻:

「今天我姐姐工作結束回家比較晚,聽到開門聲之後,我和我姐夫還有newbaby都跑/走/爬去門口迎接;

我圍著姐姐轉圈圈搖尾巴,newbaby抱住姐姐的腿站了起來,嘴裡喊著baobaobao,姐夫站在半米外看著我們笑。

然後我姐姐猶豫了一下,還是先抱了姐夫。」

是的,夫妻關係永遠應該排在首位,孩子只是家庭的成員,而絕不應該成為家庭的中心。

愛自己,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愛;過好自己的生活,才能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

與此同時,也要明確一點:孩子是自己的,不必過多地被他人意見左右。平日裡多接觸科學育兒的理念。

只要自己的知識儲備多了,自然就會形成自我的判斷;帶娃底氣足了,內心也就更強大,不會被輕易動搖。

《兒童技能教養法》一書的譯者李紅燕女士說過:

「只有輕鬆自在的家長,才能給孩子賦能,才能讓孩子放鬆下來,而放鬆下來的孩子,才是最有創造力和學習能力最強的。」

真正好的養育方式,從來都不會充滿壓迫、讓人窒息,它應該是放鬆的、從容的,潤物細無聲般挖掘孩子內在的潛能,引導他們自己去認識世界。

育兒路上,少點焦慮感,就會多點幸福感;用力狂奔可能是會一時領先,卻終究少了閑庭信步的那份閑適淡定,也會錯過很多轉瞬即逝的風景。

所以,從今天起,我們一起努力做不焦慮的媽媽,好嗎?

凡事不操之過急,相信孩子。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