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會乾家務的孩子,才是鎮宅之寶

文 | 陶太 圖|pixabay

一個番茄炒蛋的影片注定要名垂青史了。

影片中,一個留學生想做番茄炒蛋給朋友吃,但不曉得先放番茄還是先放雞蛋,於是緊急用微信向父母求助,卻忘記了自己的下午4點鍾是父母的早上4點鍾,12個小時的時差,當然擋不住父母的愛。老兩口凌晨爬起來,現做現賣,教兒子如何做番茄炒蛋。

影片播放後,引起了軒然大波,有人感動到淚崩,有人大罵影片男主是媽寶男。

孩子成年後不會做番茄炒蛋,甚至不會燒開水,水果要剝好皮,切成塊才會吃,這在中國絕對不是孤例。可以想象,假若這個男孩沒有留學美國,他會是那種把包括襪子在內的髒衣服快遞回家洗的孩子。

獨生子女時代雖然在國家政策層面已經宣告終結,但是其影響還在。把孩子捧在手心裡的“獨生子”模式,一個嚴重的後果,就是父母將家務大包大攬,讓孩子除了學習功課,什麽任務都不承擔。

但其實,鍛煉孩子做家務的能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課之一。學習做家務,孩子才能學會對父母感恩。而且學做家務是孩子的必備技能,缺失這項能力的孩子,長大後都需要在人生的某一段加倍補償。相反,如果孩子家務能力特別強,他也會在人生谷底處,看到美麗的風景。

我見識過所謂大戶人家的女兒,她們都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特別是能夠做一手好菜。

我記得遠房親族裡有一個奶奶,氣質典雅,在大家都穿著藍灰衣服、素面朝天的時代,她手上就帶著一個碧綠的玉鐲子,背挺得很直,人堆裡一眼就能瞧見。明顯是一樁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但是她泰然處之,從不抱怨。她仿佛有另外一個人生,遊離在《紅樓夢》中,在滿桌紅綠的菜肴裡。

我最愛吃她家做的菜,色香味俱佳,同是川菜,就是有一縷不一樣的味道,特別清口,而不是一辣遮百醜。這樣好的烹飪技術,當然是從小就耳濡目染,自己又勤於鑽研的結果。

女作家陳丹燕在《上海的金枝玉葉》一書中,也記述了與廚藝相關的動人細節。舊上海著名的永安公司郭氏家族四小姐郭婉瑩,出生於澳大利亞,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她,不幸在革命後墮入滾滾紅塵,經歷了喪偶之痛,受盡折辱,一貧如洗,淪落到每天清洗馬桶的地步。

但是,她居然雷打不動地保持著喝下午茶的習慣。

西式蛋糕是她用自己僅有的一隻鋁鍋,在煤爐上又蒸又烤做出來的,沒有電烤爐,沒有溫度控制,都阻擋不了這個英文名叫黛西的女子,優雅地享受自己的人生。

後來,她去探望自己的同窗好友——康有為的外孫女羅儀鳳,獲知了一個沒有吐司爐,一樣可以烤吐司的絕妙方法。那就是在蜂窩煤爐子上放根鐵絲,把麵包片放在上面,不斷地兩面烘烤,同樣能烤出吐司來。

真正的貴族,不外是擁有這樣一種能力:在艱難困苦的境地中,仍然可以塑造精致的生活,而且從不抱怨。

比如,經歷了生活巨變的郭家四小姐,從來沒有人聽到她大吐苦水。如果她不懂得變通,不懂得在滅頂之災中,用精湛的廚藝來安慰自己劫後的人生,她根本堅持不到劫難結束的那一天。

其實普天之下,無分海內外,華人教育孩子做家務,都是有悠久傳統的,尤其是訓練孩子做飯。目的很簡單,一位生活在西雅圖附近的朋友說,“至少孩子以後上了大學,還能有閑情給自己燒個菜什麽的,生活品質不會太差。

從小訓練至關重要。

我有一位馬來籍華裔女友,在當地華文學校上中學時,就學習了家政課。每周,大家都要以小組為部門,做出一道菜。如今,她的家裡總是乾乾淨淨,飲食特別健康,而且總有新花樣。

一位在新加坡長大的華裔女友曾回憶,從上小學起,她和姐姐就要準備全家人的晚飯。這樣的操練大有裨益。後來,她去美國上大學,很輕鬆就能整出一桌子大菜。

來到北京安家後,她也訓練孩子們做家務。無論大的小的,吃飯時候都不能坐享其成,都得乾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小孩子可以幫助擺刀叉等等。雖然工作和家務繁忙,但這些從來沒有遏止住她享受美好生活的情趣。前不久,她在北京屋前院內種的一大片羅勒豐收,她還做了新鮮羅勒醬與鄰人分享。

雖然身邊到處都是榜樣,但是今天的我們要教育孩子乾家務確實有點艱難。因為我們自己也越來越依賴保姆和鍾點工,在做家務方面沒能以身作則。

今年端午節,我家傳統的粽子斷頓了。因為在周邊沒有買到新鮮粽葉,我不得不從浙江網購。葉子來晚了,恰好又碰上我家小時工阿姨端午節休假,我面對著一大堆葉子和醃好的肉手足無措,只好等到阿姨上班再包。這也是我家第一次過了一個沒有自製粽子的端午節。

如果你自己都不能親自下廚,你就再也不能輕易教訓孩子不會做番茄炒蛋;而如果你自己都是倚靠阿姨吸塵、拖地、收拾床鋪,想教育孩子獨立收拾房間,效果可想而知。

於是,我的一個朋友在年幼的孩子稍大後,毅然決然辭了家裡的阿姨,原因就是想讓孩子們再也沒有依賴,讓自己也沒有依賴,好起到表率作用。

只要父母肯付出,教育孩子做家務沒有那麽艱難,捨得放棄大人權威,捨得讓孩子們付出“學費”即可。

為了鼓勵孩子們學做飯,我也曾經組織過大女兒和她的發小們,在我家為媽媽們煮一頓飯。媽媽們提前準備好食材,還列印好孩子們自己設計的目錄,很正式的彩打頁,主題叫做“小小美廚”。

第一次把廚房這麽重要的一塊陣地讓給了孩子們,媽媽們在外面聊天喝茶,坐等吃飯,感覺怪怪的,幾顆心都七上八下,不曉得能不能吃飽。娃們在廚房裡吵吵鬧鬧,食材掉得滿地都是。

我家大女兒一邊尖叫著,一邊帶著微波爐的厚手套煎三文魚,怕油濺到身上。經過漫長的等待後,娃娃廚師的晚餐居然做好了,三文魚煎得新鮮香嫩,比飯館做得還好吃。牛奶餅乾雖然樣子奇怪,烤得略有點過,但仍然有手作的焦香。媽媽們一邊大聲嘖嘖稱讚,一邊夢想著自己甩鍋甩碗甩開家務那一天,開心成一團。

對於孩子來說,家務是什麽?家務就是大家的事,是對自己和對家人的擔當,包容生活的瑣碎,為獨立成人做好準備

同時,它能安慰日漸衰老的媽媽的玻璃心,減少對甩手父親的抱怨。會乾家務的孩子,才是鎮宅之寶,讓每一座屋子,都少些疲憊,多些舒適與愜意。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