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G已來: 訂單大增業績暴漲 產業鏈公司蓄勢待發

“其實,公司以及下遊的客戶,提前對5G做了一些準備,很難說發牌照的節點與公司訂單增加的節點重合,只能說,我們看到在手的訂單中,5G的比例較Q2(二季度)有一些提升。”8月27日,一家5G產業鏈上遊元件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受訪指出。

原本外界預期明後年才會正式降臨的5G商機提前到來,讓不少通信行業的上市公司,迎來了訂單與估值的雙料上漲,部分5G前端產業鏈龍頭,如PCB、射頻板塊等,更是成為機構扎堆調研的對象。

Wind數據顯示,6月至今,截至8月27日,滬電股份獲87家機構13次調研、信維通信獲63家機構13次調研、武漢凡谷獲19家機構5次調研;卓勝微獲167家機構調研、崇達技術獲得42家機構調研……

同期,滬電股份、信維通信、武漢凡谷、卓勝微、崇達技術股價分別大漲113.71%、42.94%、35.39%、597.52%、35.39%(注:其中卓勝微是2019年6月18日上市的新股)。

“這一波5G行情起來,工信部發牌照只能算是催化因素,最重要的原因可能還是華為加速5G布局,像生益科技今年上半年業績好,一大部分原因是生益電子,它和深南、滬電一樣,都是給華為做基地台的。華為加速了供應鏈國產化的進程。”27日,華東一家大型券商電子行業分析師說道。

5G“業績發動機”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在通信行業105家上市公司中,共有63家公布半年報,實現淨利潤規模69.61億元,同比增長13.72%。從半年報數據上看,5G產業鏈上遊的上市公司業績表現搶眼。

如在PCB產業鏈三巨頭——深南電路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4.71億元,同比增 68.02%,淨利潤接近預告上限;滬電股份預告盈利4.4億元-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3.86%-154.39%;生益科技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29億元,同比增長18.02%。

濾波器生產企業大富科技和武漢凡谷均在上半年扭虧,前者預計盈利3800-4300萬元,後者實現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6935.97萬元。

而在這些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或業績預告中,無不提到了5G對公司業績帶來的機遇。

一周前,有報導稱,因5G商用加速,位於新北市林口區華亞科技園區的砷化镓晶圓廠——穩懋半導體一條產線的產能利用率在短短三個月內從55%飆漲至90%。這在當前的5G產業如火如荼的發展過程中,或許並非是個例。

生益科技高管就在接受機構調研時直言不諱地指出,目前從訂單上看,市場確實好,其中包括了5G的溢出效應。

“5G帶來的溢出效應,會帶來很多其他方面的需求,表現在一些訂單滿的優質PCB公司,會流出一些訂單,從而讓一些訂單不好的公司好起來,另一方面是, 5G會帶動未來應用產品的需求。”該高管說道。

武漢凡谷證券部人士也對記者表示:“具體的訂單不方便說,但整體都還比較正常,我們公告中對三季度業績有預估。”

據武漢凡谷半年報預計, 2019年7-9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區間為2564.03萬元至5064.03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幅度為51.83%-199.87%。

不過,也有部分5G產業鏈上市公司和研究人士對記者指出,5G加速鋪開對企業業績是一個催化劑,但部分PCB企業本身的產能利用率已處於較高速運轉的狀態。

深南電路高管在投資人調研時介紹稱,當前公司共有4個PCB工廠在進行生產,其中深圳龍崗2個,無錫1個,南通1個,均處於產線比較飽滿的狀態,產能利用率維持在較高水準。

“公司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產能利用率都是比較高的水準,事實上,從公司招股說明書上可以看到,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在2016年-2017年就一直維持在90%。” 27日,深南電路一名證券部人士對以投資人身份致電的記者介紹稱。

上述分析師認為:“目前以通信類為下遊應用的產線,整個產能利用率比較高,原因包括一是4G擴容增加了需求;另外,二季度之前,伺服器端的需求也還可以,儘管二季度伺服器端減弱一些,但整體相比去年還是有增長的。”

警惕需求不達預期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5G商用加速,華為不斷釋放積極信號,相關企業的擴產能進程還在不斷推進。

生益科技是較為典型的代表,其財報中2019年6月末的在建工程,從2018年底的8.50億元大幅增長至13.99億元。

財報顯示,主要系江西生益一期工程、蘇州生益南山維拉宿舍、生益科技研發辦公大樓建設項目、生益電子 2019 年擴產工程、陝西生益高新區擴產二期工程、生益電子 2018年東城工廠三期擴產工程等隨工程進度開展而增加投入所致。

據生益科技高管介紹,生益電子三期產能在2019年上半年未釋放,基於現在的基礎,三期產能全部釋放後,今年會增加20%左右的產能。

前述深南電路人士也表示:“南通二期已經於2019年上半年投入建設,預計建設期是兩年,如果順利的話,也可以縮短周期。”

滬電股份高管也指出,公司已整合生產和管理資源,提高生產彈性,全力備戰5G建網,以確保5G客戶的需求得到滿足。

“滬電是華為在國內重要的客戶,華為的需求對滬電影響大。今年任正非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今年華為5G的供應量是60萬個基地台,明年可能會達到150萬個,這也就意味著,今年滬電股份的出貨量有很大增長空間。”8月27日,華南一家中型私募機構研究員受訪指出。

其進一步補充道:“今年6月,5G商用牌照提前發放,不管是時間點還是牌照屬性都超市場預期,市場對於相關的需求比如PCB、高頻覆銅板等有望提前爆發,不過今年都算是5G的小年,明後年會有更大規模的爆發。”

但也有機構人士對這一擴產態勢表示擔憂,前述分析師認為,如果整體需求符合預期,以目前的產量估算,(相關企業的)業績是有保障的,但需要提示風險。

“一是現在華為的供應商越來越多,包括景旺、崇達都有機會進入產業鏈;另外深南、生益電子等都把原來4G的產能往5G轉,但如果華為的需求沒有大家想的這麽高呢?”上述分析師說道。

其進一步補充稱,任正非在公開場合並沒有提到150萬站的基地台到底是宏基地台還是微基地台,“個人認為他的估計比較樂觀,當然站在華為的角度,他們肯定希望供給端的價格越合理越好,讓大家多備產能。”

(編輯:巫燕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