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輔食全攻略,一篇解決你所有問題

【吃】

?

吃輔食的時間

不早於4個月,不晚於6個月

雖然很多機構都建議寶寶滿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事實上,輔食添加並不是一刀切,必須在滿6個月的那一天才能添加。

一般而言,輔食的添加時間不早於4個月,不晚於8個月。但考慮到寶寶4-6個月體內的鐵基本用完,小編建議最晚不晚於6個月。

如果你想早點添加輔食,那得看看寶寶是否同時達到以下幾種情況:

*可以很好的支撐起頭部——一般在4個月以後可以長時間地抬頭;

*能靠在餐椅中坐好——往往在6個月以後才能獨立坐著,不過現在一些餐椅可以傾斜角度;

*經常專註地觀察你的食物,並且表現出很想吃的樣子;

*能夠把食物從杓子中吞咽到喉嚨——如果寶寶把食物用舌頭頂出來或者弄到嘴唇外,說明ta可能還沒有足夠的吞咽能力;

*當寶寶的體重達到出生的兩倍,同時滿足體重≥13磅(大於12斤)。

?

不同月齡吃的次數和時間有別

具體建議可參考下表

每個月齡,寶寶的飲奶和輔食該如何安排?乾媽整理了一份建議表,供大家參考。

此處敲個黑板劃重點:剛開始嘗試添加輔食時,建議選擇寶寶清醒且平靜的時候,不能太餓,否則寶寶會不耐煩。

添加的頻率可以每天1次,吃完輔食後可以喂些奶,隨著寶寶對輔食逐漸適應,可增加輔食的量,獨立成一餐,然後慢慢增加輔食的次數。

當然了,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所以,上面的表格僅作參考,如果實際順序和與表格不一致,也不用焦慮。

?

吃輔食有沒有特定順序?

沒有統一順序 優選富含鐵的泥狀食物

其實,輔食添加並沒有統一的順序。沒有證據表明先添加容易過敏的食物(如魚、蛋白等)就會增加寶寶過敏的機率;也沒有證據表明先添加水果就會導致寶寶不喜歡吃蔬菜(寶寶天生嗜甜,引入順序不會改變這一點)。

雖然沒有統一順序,但在咱們實際添加輔食的時候,總要有個先來後到。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也就是說,含鐵豐富的食物應儘快加入到輔食中,彌補寶寶體內儲備鐵的不足。

含鐵豐富的食物有配方米粉、紅肉(豬、牛、羊)、動物內臟(尤其是肝臟)等,我為了平衡食物多樣化和引入富含鐵的食物,給大家做一個輔食添加的舉例,可以參考。

?

第一口輔食吃什麼?

更推薦強化鐵的配方米粉

前面提到優先鐵豐富的食物,但具體哪種有沒有規定?

並沒有

優先不等於第一口一定要吃,所以鐵含量不高的土豆、香蕉等也可以作為第一口的添加,但需要儘快引入含鐵豐富的其他食材。

所以,只要寶寶能接受,任何食物都可以作為第一口的食材。

我個人建議吃強化鐵的配方米粉(優先純大米米粉)。因為按照我們的飲食傳統,第一種通常添加的是穀物,而且相比於肉類,穀物更易消化、致敏性也更低。

當然,如果你願意,肉泥、肝泥也是可以吃的。

?

輔食添加也有禁忌

這些食物1歲以下不要吃

?

不同月齡

適合吃的質地也不同

寶寶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在不斷的發展,每個階段適合的食物質地也是大不相同的。輔食製作,建議由稀到稠、由細到粗。

6個月:細膩的泥糊狀

7-8個月:較稠的泥蓉

9-11個月:顆粒狀食物,如菜肉粥

1-1歲半:軟飯、切碎的肉和菜

1歲半-2歲:略微切碎的家常菜

具體可看下圖示例↓

喂】

?

喂輔食的環境很重要

準備餐椅,不要分心,控制時間

首先應準備一個合適的寶寶餐椅,將寶寶放入,並系好安全帶,不建議坐在地上、推車等地方進食。

在吃輔食的過程中,關閉電視、早教機等干擾因素,不要用玩具引誘,讓寶寶專心吃,此外,要控制進餐時間在20分鐘以內(寶寶專註時間有限)。

?

怎麼喂有講究

記住「五要」和「五不要」

五要

杓子放在寶寶嘴邊,待寶寶張嘴後,平進平出

喂飯人可以通過咀嚼口香糖來誇張演示

喂飯時多誇獎多稱讚,並用語言描述食物的性狀、顏色等特點

鼓勵自主進食,可以讓寶寶觸摸感知食物

讓寶寶決定吃的量,吃飽了就停止喂飯

五不要

不要咀嚼餵食

不要將自己用過的筷子或杓子給寶寶用

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不要吹寶寶的食物

不要在寶寶面前表現出厭煩食物

不要用食物來獎勵或懲罰寶寶

?

如何培養寶寶自主進食?

「玩兒」食物盡量不攔

根據寶寶手部精細活動的發育程度,提供合適的性狀供其練習。

寶寶可以握住東西時,可準備長條形煮軟的胡蘿蔔、薯條、綠花椰菜。

會用大拇指和食指捏東西時,可以準備塊狀或片狀的食物,例如香蕉片、火龍果片、小肉丸。

準備飯菜可以一部分需要用杓子舀,一部分用手拿著吃(手指食物)。如果寶寶想拿杓子,可以讓他拿。再準備一個杓子來喂飯。

寶寶「玩」食物,不用製止,通過摸、抓、舔、扔等感受食物的特性,不需要製止。在寶寶自己拿著吃的時候,多誇獎,多稱讚。

搶杓子、玩食物、捏起來

?

幾個月可以喂手指食物?

沒有固定時間,看寶寶個人情況

每個國家的觀點不太一致,比如英國認為剛開始吃飯就可以準備手指食物,有的國家則建議8個月。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7-9個月可以讓寶寶抓握杓子等餐具,10-12個月可以準備香蕉、煮熟的土豆塊等。

乾媽認為,手指食物的添加需根據寶寶的個人情況,如果能很好的握住杓子,並在吃飯時有抓杓子的慾望,平時喜歡把玩具放在嘴裡啃咬,就可以為其準備手指食物了。

?

寶寶吃飽了就不要再餵了

下面8個信號可參考

1) 不專心進食

2) 吃得越來越慢

3) 提供食物時扭頭

4) 把嘴巴閉上

5) 吐出食物

6) 推開或扔掉杓子

7) 打挺

8) 開始玩食物

寶寶過度餵養會增加肥胖的風險,還可能會因為強迫餵養導致寶寶不愛吃輔食。所以,要順應餵養,而不是強迫餵養,這點很重要。

【做】

?

新食材該如何添加?

一次隻添一種就好

每次隻引入一種,可明確哪種食物導致過敏 ,將新添加的食材安排在全天的第一頓輔食。一旦有過敏反應可及時觀察;不建議同時添加多種新的食物。

添加之後,應觀察2-3天再添加下一種。有的過敏癥狀出現較慢,可能過1、2天才會出現,需確定不過敏後再加下一種新食物。

第一次添加新食材,建議隻給一杓尖的量。初次嘗試,一定要少量,即使對這種食物過敏也不至於太嚴重。

寶寶生病的話,應停止引入新食材。不過已經適應的食物可以繼續餵養。

?

不是所有輔食都適合自製

米粉、麵條建議購買

自製和成品各有優點,自製食材可控、食物搭配可根據寶寶情況安排,成品省時省力、安全有保障。

選擇自製還是購買不能一概而論。

建議購買:

配方米粉。米粉作為寶寶輔食的排頭兵,需要有較為豐富的鐵和其他營養成分。成品米粉強化了鐵、鋅、鈣、VA、VB1和VD這些營養物質,而穀類中鐵等營養素含量低,自製難以做到強化營養素。

麵條類。穀類佔輔食中的大頭,如果營養密度低,會影響寶寶的營養攝入。建議選擇專為嬰兒生產的麵條。

建議自製:

蔬菜泥和果泥:保證食物新鮮度,種類也可隨意搭配,根據添加進程來安排。另外,可根據咀嚼能力逐漸改變食物的質地。

購買還是自製,也不是絕對。如果你沒有時間製作或者帶娃外出,成品輔食泥也是一個是很好的選擇。

自製或購買均可:

肉泥、肝泥、魚泥等動物性輔食。如果擔心動物性食物中的重金屬、藥物殘留,成品輔食泥是更好的選擇,相關標準會對裡面的有害成分做限量規定。

但因為成品輔食中加入水分或其他配料,動物性食材突出的營養成分的含量比自製的可能會低。

所以如果從正規途徑買到合格新鮮的動物原料,合理烹調,則建議自製。

?

如何製作各類輔食泥?

可參考下圖方法進行自製

植物性食物:

菜泥:綠葉菜選取新鮮的葉子部分,洗凈後在沸水中焯熟(大約30-60s),撈出後搗成泥。

土豆、胡蘿蔔泥:將土豆、胡蘿蔔洗凈去皮,切成小塊後煮爛或蒸熟,用杓頭壓成泥或者搗成泥。

香蕉泥:香蕉剝皮,用不鏽鋼杓輕輕刮成泥或搗成泥。

蘋果泥:蘋果洗凈切兩半,去核,用不鏽鋼杓輕輕刮成泥。盡量選擇花牛、黃元帥這類比較綿軟的品種,方便刮取。

動物性食物:

蛋黃泥:將雞蛋煮/蒸熟,取出蛋黃部分,用杓子/叉子按壓成泥。

肉泥:選豬肉或牛肉的裡脊部分,洗凈後切小塊,蒸熟或煮熟後,加適量水用輔食機或料理棒打成泥。也可以剁碎後蒸熟,再研磨成泥。如果選擇瘦肉,可加少許澱粉或蛋黃,口感更嫩滑。

肝泥:將雞肝/豬肝洗凈,在冷水中放上1、2片檸檬片去腥,浸泡30分鐘。切成小塊,蒸熟或煮熟(不要太老),研磨成泥。

魚泥:選擇無刺的魚,洗凈後切成小塊蒸熟,研磨成泥。

蝦泥:洗凈後挑出蝦線、去頭部和外殼,取出尾部的肉,剁碎,蒸熟後進一步研磨成泥。

?

輔食製作怎麼做到合理搭配?

食材和顏色盡量豐富

食物主要分為谷薯類、蔬菜、水果、蛋類、肉類、魚類、豆類等。

每種食物有其獨特的價值,因此建議製作每頓輔食的食材種類盡量豐富,食物顏色多樣。

?

做輔食需要加油嗎?

優先選擇富含α-亞麻酸的植物油

如果寶寶的飲食偏素,動物性食物少,建議每天添加5-10g的植物油;如果寶寶動物性食物攝入較多,可以不加或者少加植物油。

植物油可以提供能量,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還可以提供必需脂肪酸。

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組成不同,乾媽建議,優先α-亞麻酸的植物油(亞麻籽油、紫蘇油、核桃油),其他植物油可輪流或混合食用。

?

糖、鹽、味精、醬油等調味品

輔食製作時不建議添加

輔食應保持原味,製作輔食的過程中,應不加鹽、糖及刺激性調味品,保持清淡口味。清淡口味有利於提高嬰幼兒對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減少挑食偏食的風險。

即使不吃鹽,寶寶也可以通過輔食和奶類獲得足夠的鈉;不加糖,可降低寶寶齲齒和肥胖的風險。

寶寶的味覺和嗅覺在形成過程中,家長不應以自己的口味來判斷輔食的味道。

在製作輔食時,可以通過食物特有的風味來調節口感,例如番茄蒸肉末、土豆牛奶泥等。天然的奶味和酸甜味是寶寶比較喜歡的口味。

【選】

?

看清配料表

了解輔食產品配料的組成

輔食也是一種食品,預包裝食品上都會有配料表。通過看配料表,我們可以了解食物的組成成分,對寶寶吃的東西有更清晰的認識。

配料表是按照食物用料量遞減的方式排列,即用得越多,位置越靠前。

輔食配料表的組成=原料+輔料+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


以某款產品的配料表為例:

大米、白砂糖、麥芽糊精、香蘭素、棕櫚酸維生素A、膽鈣化醇(維生素D3)、鹽酸硫胺素、核黃素、磷酸氫鈣、焦磷酸鐵、氧化鋅。

原料:大米

輔料:白砂糖(增甜)、麥芽糊精(增稠)

食品添加劑:香蘭素(可添加到嬰幼兒食品中的食用香料)

營養強化劑:棕櫚酸維生素A、膽鈣化醇(維生素D3)、鹽酸硫胺素(維生素B1)、核黃素(維生素B2)、磷酸氫鈣、焦磷酸鐵、氧化鋅。

?

客觀認識食品添加劑

如果介意可不選

我們無需對添加劑談虎色變,合理規範地使用添加劑並沒有健康危害。目前可用於嬰幼兒食品中的添加劑有限,感興趣的話可查看GB2760-2014食品添加劑的國標。

在選購時,讀懂配料表成分的作用,非常重要。乾媽將普通零食中常見添加劑跟大家縷縷,下次購買時可以看看配料表。

甜味劑:增加甜味,一般不產生能量。名字中有「甜」、「蜜」、「糖」的,往往就是甜味劑。例如阿斯巴甜、安賽蜜、糖精鈉;

防腐劑:防止食物腐敗變質,延長保存期限。常見的有兩種:苯甲酸鈉和山梨酸鉀。

酸度調節劑:維持或改變酸鹼度,名字末尾有「酸」。例如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

增稠劑:增加黏稠度,大多數名稱中有「膠」。例如黃原膠、果膠、卡拉膠。但還有一些沒有「膠」的增稠劑,例如XX澱粉、羥甲基纖維素鈉。

著色劑(色素):給食物上色,通常名字末尾是顏色。例如亮藍、胭脂紅、日落黃。

以上食品添加劑大多並不適用於嬰幼兒食品,但很多寶寶零食是按照普通食品的標準生產,就可能會用到這些添加劑。在購買時,大家還需要注意甄別添加劑的屬性。

?

如何選米粉

母乳/奶粉寶寶選擇不一樣

選米粉需要注意幾個關鍵點:

第一步:根據寶寶的餵養情況(母乳還是奶粉)來選擇適合他的米粉。

不知道如何根據餵養情況來選擇,送你去補習班(點擊傳送門)

第二步:看配料表有無不良成分。不建議選擇含有添加糖、食鹽、食用香料等成分的米粉。

第三步:看食物成分。輔食的添加需要循序漸進,米粉原料中不能有2種及以上沒有添加過的食材。例如寶寶吃過大米和胡蘿蔔,如果米粉中有大米、燕麥、香蕉,則不建議選擇。

第四步:看過敏原。如果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需要看配料表和過敏原提示,如果有,則不適合寶寶。

第五步:獨立小包裝的產品更加分,可以避免汙染、方便攜帶並幫助衡量寶寶的攝入量。

?

如何選成品輔食泥

關註標準,過敏原和鈉含量

沒有時間做輔食或者帶寶寶外出,成品輔食泥都是不錯的選擇。

第一步:選擇按照GB10770-2010生產的產品。購買國內輔食泥時,需要仔細查看是按照此標準生產的(國外海淘產品除外)。

第二步:查看食物種類和過敏原。成品輔食泥往往是多種食物混合在一起,需要仔細查看配料表確定寶寶是否都不過敏。

第三步:動物性輔食泥需要特別關注鈉的含量。一些海淘產品的鈉含量過高,不建議給寶寶食用。

?

如何選寶寶面類食品

認清標準,選強化營養素的

隨著寶寶咀嚼能力的加強,除了泥糊狀的米粉,慢慢也會引入其他的面製品。常見市售的產品有顆粒面、蝴蝶面和麵條。

第一步:選擇按照GB10769-2010生產的產品。成品面製品魚龍混雜,有的雖然叫寶寶面製品,實際上只有面和一些輔料,並沒有強化營養素。而穀類作為寶寶輔食中佔比較大的一類食材,需要兼顧能量和營養。

第二步:看添加的食物成分和過敏原,具體操作同蔬果泥。

Q:米粉用水還是用奶沖?

A:分情況。

如果寶寶生長髮育比較好,更推薦優先用水沖調,如果寶寶最初嘗試了各種方法不接受米粉,可以嘗試用奶液來沖調,待接受後,再慢慢減少奶量,直至全部替換為白開水。

如果寶寶生長曲線有緩慢增長的趨勢,米粉沖得又比較稀,寶寶吃米粉的能量密度低,甚至低於母乳,建議用奶進行沖調,目的是為了讓寶寶獲得營養更豐富、能量更高的食物。

Q:寶寶不愛吃新的食材怎麼辦?

A:寶寶第一次嘗試表現猶豫或其他的表情,不等於拒絕吃新食物。只要寶寶張嘴,還是可以喂的。

如果寶寶不願意嘗試,可以過一周再嘗試。 個別寶寶要經過8-15次嘗試才會接受一種新食物,家長要多提供、多鼓勵,不可以強迫餵養。

Q:寶寶吃輔食乾嘔怎麼辦?

A:不必太擔心。

乾嘔是寶寶在學習咀嚼期間經常發生的事情。食物較大、質地較硬、吃得較快,寶寶可能會出現乾嘔。

乾嘔是對自身的保護,媽媽不用過於焦慮。輔食添加應該循序漸進,在製作時可以根據寶寶的咀嚼能力適當提高粗糙度,不要一下變化太大。

乾嘔和卡住不一樣,卡住是食物堵在氣道處,容易發生危險。媽媽或者餵養人需要坐在寶寶的對面,看到寶寶進食,並學習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備不時之需。

Q:吃輔食後,體重增長緩慢怎麼辦?

A:重視母乳或配方奶攝入,調整奶和輔食比例。雖然寶寶很愛吃輔食,但一歲之前能量和營養主要是來自於奶,每天建議至少600ml。輔食吃的多,奶類吃的必然少,能量和營養攝入不合理。

調整輔食中各類食物的比例。蔬菜和水果屬於能量低、飽腹感強的食物,這類食物吃多了容易造成能量和營養攝入不足。而主食和肉類能量相對高一些,建議增加主食和肉類的比例,先吃能量高的,再吃能量低的。

減少輔食中的水分。湯粥類的食物含水量多,能量自然比較低,可以減少主食中的水分,例如將稀飯換成稠粥或者軟米飯。

如果吃的偏素,可以在輔食中添加5-10g植物油。注意,不要為了讓寶寶多吃,強迫進食,這樣只會適得其反。

Q:添加新食物,出現過敏癥狀怎麼辦?

A:常見的過敏癥狀,主要是嘔吐、腹瀉、皮疹等,少數嚴重的過敏可能會出現喘鳴、喉頭緊迫感、頭暈、窒息等,這時需及時就醫。寶寶添加新食物出現以上癥狀,需要立即停止這種食物的添加。

等寶寶癥狀消失後,再次少量嘗試,如果依然出現過敏癥狀,基本可以判斷為對這種食物過敏。

確定寶寶對這種食物過敏,停止添加這種食物甚至含有這種成分的食物,過3-6個月,再次嘗試。

寶寶的腸道發育不完善,隨著年齡的增加,腸道功能不斷完善,很多早期過敏的食物過段時間再嘗試就不過敏了。

Q:添加輔食後,該喝多少水?

A:6個月以前,寶寶以奶為主,奶中水分含量高,正常情況下不需要額外補充。

6個月以後,寶寶對水的需求量增加。一方面來自於奶類,另一方面來自輔食中的水分。水滿足寶寶的生長需求即可,並非越多越好。建議在吃完輔食後,給寶寶喝少量的水,補水的同時還可以適當清理口腔。夏季水分損失較多,可適當增加一些水分攝入。

Q:便便裡有食物殘渣,還能繼續喂輔食嗎?

A:添加輔食後,寶寶便便的顏色、質地、氣味變化都是很正常的(腹瀉、便便有血、大量黏液,需儘快就醫),便便裡有食物殘渣也是一樣,媽媽們不用擔憂。

便便有食物殘渣,主要是因為食物沒有被完全消化。食物攝入過多、質地粗糙、咀嚼能力有限、食材本身不易被消化都有可能造成這個現象。

媽媽可以嘗試將食物做的更細膩一些,紅棗等食物可以去皮後再製作,寶寶吃飯時可以誇張的咀嚼示範。對於金針菇、玉米這類不易被消化的食物,有殘渣也是正常的。

Q: 添加輔食後便秘怎麼辦?

A:增加食物中膳食纖維的攝入。比如豌豆泥、西梅泥、梨泥等,膳食纖維豐富,通便效果好。調節飲食結構,菜比肉多,主食要粗細搭配。

保證水分攝入。有些寶寶吃了輔食後,奶喝的就很少了。其實1歲以前奶才是最主要的。6-12個月,至少保證600ml的母乳攝入,另外輔食中會有一些水分,吃過輔食可以喝些水。

增加寶寶運動量。如果寶寶不會爬,媽媽可以抓住寶寶的小腿,做蹬自行車的遊戲。寶寶會爬了之後,可以通過設定爬行障礙、玩具引誘等方式讓寶寶多爬爬。如果寶寶已經可以挪步了,可以鼓勵他多走幾步。

幫助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腸道蠕動。 如果是新更換米粉或奶粉後出現的便秘,在其他方法都嘗試了卻沒有改善的情況下,可以嘗試更換米粉或奶粉。

如果上述方法均沒有效果,可嘗試乳果糖,建議在藥師或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溫馨提示:香蕉並不緩解便秘,生香蕉反而還會加重便秘。寶寶如果便秘了,不建議吃香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