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債市:利多扎堆時留份清醒

  4月16日,債券市場強勢上漲,10年期國債期貨創半年新高。分析認為,近期披露的經濟金融數據不同程度弱於預期,基本面的利多因素逐漸積累,而央行重啟公開市場資金投放,也部分緩解投資者對月中流動性波動的擔憂,債市仍處於多頭格局;今年“穩貨幣+緊信用”的組合對債市更友好,但在負債成本約束下,銀行配置需求仍受限,交易盤主導的行情易漲也易跌,尤其是在收益率經過一輪較快下行之後,需警惕後續行情反覆。

  再創反彈新高

  16日,債券市場掀起凌厲漲勢,國債期貨加速上漲,再創反彈新高。盤面顯示,4月16日,國債期貨10年期主力合約T1806高開後持續震蕩上行,尾盤最高漲至95.365元,創半年新高,收盤上漲0.59%,漲幅為近3周之最。而在連漲4日之後,T1806以量價齊升的強勢姿態形成向上突破。

  現券同樣表現不俗。16日,銀行間市場10年期國債活躍券180004從3.69%成交至3.65%,較上一交易日(4月13日)尾盤下行逾4BP;老券170018成交多筆,尾盤成交在3.725%,下行超過5BP。國開債波動相對平穩,活躍券180205開盤直接成交在4.55%,較上一日尾盤下行2BP,日內持續圍繞4.55%成交;另一隻活躍券170215成交利率震蕩走低,臨近收盤成交在4.63%,下行4BP,日內最低成交到4.625%。

  債券市場自1月下旬以來反彈,持續時間和幅度均已超出不少市場參與者預料。與1月19日創下91.430元的歷史新低相比,10年期國債期貨在這一輪反彈中已上漲超過3%;10年期國債、國開債收益率則分別從3.98%、5.13%的高位回落至目前3.68%、4.55%一線,分別下行約30BP和60BP。無論從時間還是太空的維度看,這一輪反彈均已創了2016年10月債券市場走熊以來的紀錄。

  內外利多因素扎堆

  不少業內人士將這一輪反彈定義為流動性充裕推動的估值修複行情,資金面持續平穩寬鬆被視為收益率下行的主要原因。

  16日,市場資金面在法定準備金繳款、稅期等影響下有所收緊,貨幣市場利率紛紛自近一階段的低位上漲,但央行重啟公開市場操作,並實施淨投放,抵消了資金面邊際收緊帶來的不利影響,並且因逆回購重啟提振了市場對政策及流動性的樂觀預期,債市樂觀情緒被進一步點燃。交易員表示,央行重啟資金投放,打消了市場對月中流動性的擔憂,近幾日積累的多頭情緒得以釋放。

  不光是資金面,近期基本面、海外市場等各方因素對債市而言均是利多大於利空。

  當前正處於3月份及一季度巨集觀數據披露期,上周公布的3月份物價、外貿、金融等數據多不及市場普遍預期。4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3月份CPI同比回落至2.1%,顯著低於市場預期,PPI同比繼續回落至3.1%。年初市場對通脹的過度擔憂緩解。

  13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我國3月份出口同比減少2.7%,預期為增長12.1%,前值為44.5%;進口同比增加14.4%,預期為12.3%,前值為6.3%;當月進出口逆差49.8億美元,預期為順差288.8億美元,前值為337.5億美元。研究人士指出,3月份出口和貿易順差均大幅低於市場預期和前期水準,對債市行情構成利好。

  同日公布的還有金融數據。央行於13日公布,3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1.12兆元,略高於上年同期的增加1.02兆元;當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33兆元,餘額增速從11.2%降至10.5%;M2同比增速從8.8%降至8.2%,M1從8.5%降至7.1%。直觀地看,3月信貸不弱,但社融不強,兩者靠攏,展現了嚴監管格局下,表外融資持續收縮的影響,表外融資降溫導致存款派生弱化,進而拖累M2增速不斷創下新低。

  從歷史上看,融資數據下滑,通常對應著經濟增長的放緩,意味著經濟基本面繼續朝向利好債市的方向發展。海通證券(港股06837)薑超團隊在這一輪中較早看多債券,看衰融資需求正是其看多債券的核心邏輯。海通最新一期債券周報指出,考慮到融資和經濟的對應關係,今年名義GDP增速可能會降至8%附近,經濟下行壓力會逐步體現。

  總之,近期資金環境有利、基本面變化有利,內部因素大多利好債市。同時,中美貿易摩擦、中東地緣政治因素等導致金融市場上避險情緒反覆發酵,債券等避險資產所處的市場環境也較好。

  “1月下旬以來,債市本就處於多頭格局,在內外增量利好因素推動下,市場進一步走高不奇怪。”對於16日的行情,有交易員如是表示。

  銀行配置需求仍偏弱

  隨著債市不斷上漲,樂觀預期在不斷增強,先前看好債券的隻言片語,已逐漸成為主流聲音。分析人士認為,“穩貨幣+緊信用”的格局不斷強化,意味著全年債市環境大概率會好於上一年,去杠杆壓力的緩解和融資需求的收縮支持利率債大方向上趨於回落。不過,複雜的形勢下利率很難持續快速下行,未來可能出現反覆。

  年初以來,市場資金面持續寬鬆且穩定,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下移,流動性溢價有所修複,貨幣環境由緊轉穩,可能是債市諸多影響因素中最明顯、最有利的變化。但社融、M2增速等刻畫的巨集觀流動性趨於緊張,非標融資大幅下滑、M2增速屢創新低,銀行體系流動性與巨集觀流動性的鬆緊對比異常強烈。

  中金公司(港股03908)固收研究提出了廣義和狹義流動性概念,分別對應巨集觀流動性、銀行體系流動性。該機構認為,當前流動性格局已從2017年的“廣義緊+狹義緊”轉向“狹義松+廣義緊”。年初以來,狹義流動性的寬鬆,促成了債市超跌之後的修複,但廣義流動性的緊張使得債市收益率難以形成順暢的下行。

  從市場主要參與者的角度來看,狹義流動性寬鬆帶來的融資成本下降及穩定性提升,給非銀機構的感受最強烈。一季度債券託管數據顯示,基金、券商等非銀機構普遍加大了杠杆操作,構成這一輪債市反彈的中堅力量。而廣義流動性的緊張格局下,銀行負債約束並未明顯緩解,存款利率依然存在上行壓力。

  近期銀行大額存單利率上限有所提升,市場關注後續一般存款利率上限浮動。雖然尚未有相關政策頒布,但“利率雙軌制”的消除是長期趨勢,而今年以來結構性存款大行其道,已經在逐漸提升銀行存款的邊際成本。“存款利率的上升將很大程度抑製銀行表內資金和表外理財資金對債券的配置。”中金公司固收研報指出。

  華創證券周報認為,央行上調大額存單上浮限定僅是利率市場化第一步,未來或將調高存款利率上浮限制,存款成本會抬升。此外,結構性存款作為銀行新增負債資金來源,規模快速增長,成本持續抬升,也會導致綜合負債成本走高。在銀行負債端壓力或進一步加劇情況下,資產端會主動尋求高收益資產,並不會倒掛購買債券,買債動力趨弱。

  但中金公司研報也稱,融資需求受限依然支持利率在大方向上趨於下降,只是過程可能比較緩慢、比較曲折,目前比較確定的是短端利率可能會維持低位甚至繼續走低,但長端利率可能因為供需關係有所反覆,收益率曲線進一步陡峭化。

  有投資人士也表示,這一輪行情主要由非銀交易戶驅動,資金性質決定了行情波動可能較大,在利率經過一輪較快、接近前期市場預測下限之後,需要警惕邊際不利變化導致行情反覆。

責任編輯:牛鵬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