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創板能否帶來不一樣的“炒新”?

紅周刊 特約 張俊鳴

科創板第一股本周順利發行,7月份出現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基本已成定局。可以預期的是,在科創板開板初期,A股的“炒新”慣例會延續到科創板,參與申購打新仍有望獲得較好的收益率;但從科創板的詢價機制、交易制度的變革以及參與人數的限制來看,未來隨著科創板上市家數的增加,炒作力度有望減弱,甚至不排除出現上市初期破發的可能。而從更長期的角度看,信息披露到位,讓市場各方消除信息不對稱,才能真正起防治“爆炒”。

“逢新必炒”助力科創板設立

歷史上A股“逢新必炒”基本已成定律,“新”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對原有格局的突破,帶來新鮮血液和想象空間,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儘管“炒新”過度追漲未必有好的結果,過度爆炒之後的高位追漲不乏長期的深套,但人性如此、古今皆然,科創板推出初期出現一波炒作也是預期之內的事情。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炒新”熱情,無形中也助力了科創板的設立。有這麽多熱情參與的投資者,包括科創板在內的新股才能順利融資,為公司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可能性。即使科創板未必每家公司都能成長為行業巨頭,但市場炒新給予的相對高估值,客觀上有利於吸引更多高科技企業進入A股,也對提升科技人員創業和工作的熱情大有裨益,這正是所謂的“千金買馬骨”效應。炒新帶來的高估值,對真正的好公司“千里馬”來說,這樣的“千金”重賞之下必會吸引其爭先參與,讓科創板成為孕育偉大科技企業的孵化器。

科創板被一些市場人士賦予“中國納斯達克”的期許,這樣的“千金買馬骨”效應,在正版的納斯達克市場也一再出現。在歷經2000年前後的互聯網泡沫之後,納斯達克市場中,真正能成為參天大樹也僅有亞馬遜、谷歌等少數公司,更多的公司如同夜空中的流星匆匆而過。未來科創板如能百裡挑一培育出幾個行業巨頭,就已經是巨大的成功。而多數追逐熱點、熱衷炒新的資金,極有可能成為科創板建設的墊腳石。炒新付出的千金,能買到的是千里馬“好公司”,還是馬骨“壞公司”,考驗著投資的眼力、耐心,還有一點點運氣,但不管如何,科創板能夠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快速設立,A股投資者的“炒新”熱情絕對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漲跌停放寬加劇爆炒?“防炒機制”有望見效

和A股現行的新股交易機制相比,科創板在漲跌停方面明顯放寬,除了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停之外,第6個交易日開始漲跌停為20%,是現行標準的兩倍。表面上看起來,漲跌停放寬之後有利於資金向上炒作,但另一方面也有助於科創板新股在上市之初快速形成市場各方可接受的均衡價格。可以預期的是,上市前5個交易日科創板新股盤中的大起大落不可避免,並不一定會出現連續向上暴漲的格局。筆者認為,大部分科創板新股的爆炒周期會集中在上市前5天,甚至不排除在上市首日便一步到位的可能。

正因為預期科創板推出之後被爆炒的可能性不小,管理層圍繞科創板也頒布了不少“防炒機制”。比如,嚴格設定個人投資者開通科創板交易資格的條件,目前個人投資者僅有270多萬擁有科創板的交易資格,“韭菜”數量明顯較少,機構投資者所佔的比例更高。這些資金量較大的投資者,理性程度超過一般的小散戶,也必然導致盲目追高的資金較少。即使有一些大戶在上市之初不計成本收集籌碼再進一步拉高,也很容易因為曲高和寡而難以順利在高位出貨;相反,科創板上市首日即可融券,且券源有保障,戰略機構配售獲得的股票在承諾持有期內可出借,投資者擁有更多借券賣出的可能性,甚至不排除出現主動融券賣出的“跌停板敢死隊”,客觀上起到壓製股價爆炒的效果。

信息披露才是“防炒”的核心

應該說,管理層為了防止科創板爆炒之後大起大落,出現“割韭菜”的現象,在制度保障方面下了大工夫,值得點讚。但由於科創板的公司不少還處於“燒錢”階段,未必能完全用利潤作為估值的指標,如何定義“爆炒”也很難有統一的標準。以美股電商龍頭亞馬遜為例,上市之後曾經連續多年虧損,但美股投資者看好其發展前景持續給出高股價、高市值。從亞馬遜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當時連續虧損下市場給出的股價水準,也算是反映了公司長期發展的預期,並不能簡單用“爆炒”、“泡沫”來扣帽子。科創板的公司也是如此,一些高科技的新領域,個人投資者甚至機構投資者都未必能完全看清核心,也是在預期中動態地修正估值,“爆炒”二字不能簡單和股價或漲幅劃上等號。

正因為如此,科創板的投資者最需要的是不是窗口指導股價波動的“父愛主義”,而是需要更加公開、透明、及時的信息披露,有效消除信息不對稱,在信息充分披露的情況下,市場各方充分博弈,科創板公司才能獲得最合理的估值,客觀上實現防止“爆炒”的效果。信息披露不能完全指望上市公司本身的主動作為,更需要通過監管層、媒體、投資者在內的各方共同努力,問出一個明明白白的投資市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