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天抑鬱症複發高發 識別四個誤區 掌握四個健心訣竅

  原標題:秋天抑鬱症複發高發 識別四個誤區 掌握四個健心訣竅

溽暑已消,涼意初顯,金秋如期而至。但是,對於有些心理疾病患者而言,秋季卻可能是病情波動的敏感時期,尤其是抑鬱症患者。因此,需要及早防範,預防複發,很是重要。

抑鬱篇:識別四個誤區

情緒低落未必就是抑鬱症

情緒低落存在不同的情形。每個人都會經歷情緒低落,比如被上司批評,被父母催婚,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或因為孩子的教育與家人爭吵不斷等等的負面事件。這些情形都會引起情緒低落,但這種低落的情緒通過轉移注意力就可以將其拋在腦後,比如看個喜劇電影、吃一頓美食、與好友聊聊天兒等,持續的時間一般也不會超過幾天。而抑鬱症所表現出來的情緒低落是其核心癥狀之一,對生活、工作等的影響是廣泛的,也不能通過轉移注意力等行為方式來解決,並且持續的時間會超過兩周。

抑鬱不等於性格軟弱

抑鬱症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疾病,就如同高血壓、心臟病一樣。隻不過抑鬱症缺乏軀體疾病那樣的外在表現,因而容易被人誤解,甚至將其汙名化,認為患抑鬱症的人性格軟弱、抗壓力差、遇到困難想不開。其實,簡單來講,如同缺鐵了人就會貧血一樣,抑鬱症的發病機制是患者腦內某種神經遞質不足,濃度降低,患者由此產生的外在表現就是情緒低落、自卑、精力不足、興趣和愉快感喪失等體驗。所以,抑鬱症與性格是否軟弱沒有必然的關係。

微笑的人也可能抑鬱

眾所周知,喜劇明星卓別林、憨豆先生都患有抑鬱症。所以,有時候看上去快樂也可能只是「看上去」。不久前,美國西雅圖一名無駕駛飛機資格的男子擅自偷偷開動飛機,後墜毀造成機毀人亡。通過他最後與塔台的聯絡員的談話,不難看出他當時的情緒相當的低落,言語裡透著絕望、無助還有自責。而事後,不論是他周圍的同事還是朋友和家人,都說他是個積極、樂觀的人,沒有人能想到他會有如此極端的自殺式行為。就像這名男子一樣,有些抑鬱症患者很擅長掩飾和壓抑自己的抑鬱情緒,對外表現得積極、樂觀,甚至面帶微笑,專業上稱之為「微笑型抑鬱」。所以,千萬不要從一個人平時的表現來判斷一個人的精神狀態是否良好。因為,有些人是非常擅長掩飾自己的真實情緒的。有的時候,這種壓抑甚至能騙過患者自己。

聊天和溝通不能治療抑鬱

如前所述,一時的「情緒低落」可以通過和朋友聊天來緩解。但患了抑鬱症,則無法通過這種方式得到療效。重度抑鬱患者在被自己低落的情緒控制的時候,是沒有傾訴慾望的,他們不想見人,不想出門,更不要說讓患者與他人主動聊天;而可以溝通的輕度抑鬱症患者雖然可以與他人傾訴自己的負面情緒,卻沒辦法真正聽進去對方給予的建議。因為抑鬱情緒就彷彿一個金鐘罩一般將患者罩在其中,多好的建議可能會被這個金鐘罩隔離在外。所以,如果真的被診斷為抑鬱症,就要聽從醫生的建議,不論是用藥還是藥物結合心理治療,都務必要遵從醫囑。

家屬篇:「不高興」的真相

某天門診來了一對夫婦,兩人都責怪對方有問題。丈夫說:「我在外面上班已經很辛苦了,回家還要看她那張臭臉,像我欠了她多少錢似的,真糟心。」面對丈夫的斥責,妻子也哭訴:「他一點都不理解我,這段時間我心情很不好,都一兩個月了還沒緩過來。他也不願意多陪我一下,我怎麼可能有好臉色?」不僅如此,這位妻子已經失眠早醒很長時間,還有疲乏倦怠、記憶力下降等表現。綜合檢查和癥狀,醫生為其做出了診斷:抑鬱發作。丈夫得知後,既驚訝又懊悔。

這樣的情形在心理門診很常見。一些患者在還沒就診時,家屬由於不知道其抑鬱了,還覺得對方是無理取鬧,看到對方情緒、舉止不合自己的意願就與之爭執,甚至竭力改變對方。結果可想而知,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造成更深的誤會或傷害。

受疾病的影響,抑鬱患者通常是「不高興」的,而家裡環境又比較安全、可依賴,所以他們無須掩飾,整日把「陰沉」掛在臉上。但這不是因為他們對家庭、家人不滿意,而是疾病所致,無法控制的心情低落。這種情況在老年人、生育前後和更年期的女性身上尤為多見,家屬應予以警惕。

如果發現家人有持續心情不佳、不願意交流和外出、說話無理取鬧的情況,家屬就要有意識地往抑鬱症的方向想,最好到精神心理科顧問。若確診為抑鬱,家屬就是患者疾病治療和康復的最強大後盾。一方面要支持、督促患者積極地進行系統治療,不要讓他們半途而廢;另一方面給予更多耐心和關心,雖然與抑鬱症患者相處是個很耗精力的過程,但畢竟是一家人,患者早日康復對家庭來說能減輕很多經濟和精神壓力。

陪伴、護理抑鬱家人時,家屬要注意別逼患者做「開心的事」。有的家屬輕視了抑鬱症,認為其就是心情不好,做些開心的事如去旅行、去認識新朋友,病症就會痊癒。這些方法對輕度抑鬱也許有一定作用,但對於中重度患者,他們既不想動,也沒有精力社交,逼他們「動起來」「走一走」可能會適得其反。此時,藥物和心理治療才是最佳選擇。

健心篇:掌握四個「訣竅」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但對心理健康,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的鍛煉卻經常忽略。平時沒有事還好,但若遭遇重大的心理應激,比如失去親人、工作失敗等創傷,有的人就會一蹶不振,甚至沉淪下去。要熬過人生的困境,平時有意識地強化心理防護牆是十分必要的。那麼,怎麼做才能像健身一樣「健心」呢?以下方法不妨嘗試一下。

首先,借鑒健身「超越自我」的方法。身體的鍛煉需要經常承受一些超常的負荷,心理也可以這樣。建議每隔一段時間做些有挑戰性的事情,讓自己暫時離開心理舒適區,這會讓你變得更為勇敢和充滿熱情。挑戰的事情最好分步實行,先定好小目標,慢慢超越自我,積聚內心的力量。

其次,借鑒健身的規律,張弛有度。現代生活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忙,所以一定要給自己一個時間,可以獨處、放空,暫停掉與外界的聯繫。放下自己的社會身份,做一個自然人。建議設定一個時間,在此之後關掉手機,或者隻保留一個應急的聯繫方式。此時可以閱讀、冥想、發獃,或者做另外一個自己。

另外,除了個人行為的改變,還要加強社會聯繫。「對外開放」會讓我們煥發青春,個人心扉的打開能為生命增加活力。不少行為極端的人,包括自殺者,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缺乏社會支持。也就是說,關鍵時候,他們身邊能夠力挺自己的人不多,遇到重大應激時又無人可說。所以,一定不要封閉自己,要建立並維護好適當、靠譜的朋友圈。有了良好而又可靠的人際互動,心靈之水也會流動起來,而不會是死水一潭。

最後,還有一個簡單有效的健心技巧就是和內心強大的人接觸。如果你身邊有一個樂觀積極又充滿智慧的人,比如你的長官、老師或朋友,一定要與之多相處。久而久之,他們優秀的心理品質,會不知不覺地被內化到你心中。

文/宋崇升(北京回龍觀醫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