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雀巢咖啡的焦慮:當過時產品遇到無限場景

這段時間,雀巢咖啡的大動作就一直沒有停下來過。

先收購了藍瓶子,後又買了星巴克,據說這兩天又傳出打算跟illy合作,以及在中國建廠。這一系列大手筆的買買買,和瘋狂折騰,也讓吐槽君看著著實佩服。有錢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在雀巢瘋狂收購的同時,吐槽君也感受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意味。作為地球上數一數二的食品企業,雀巢的商業併購早已融入其骨子裡。但同樣道理,雀巢咖啡自身對產品的執念也已經到了一種登峰造極的程度。

可是雀巢在併購的同時,又在焦慮什麼呢?對於雀巢來說,似乎只要把大部分相關企業全買下來,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不管是奶粉,食品,即飲咖啡,雀巢的全球化路線一直走得很平順,只是當下,似乎失敗了。

然而在當下,不僅是雀巢,更多的企業都感受到危機感,之前的零售模式不再管用,隨著場景化購物的普及,許多傳統的零售企業正逐漸被顛覆。雖然消費者的需求依舊旺盛。

許多事情在發生之前,都有著各種苗頭跟徵兆。不管是雀巢咖啡的失利,還是許多大事件的爆發,都有屬於企業自身的原因,也都符合事件發展的周期,而從這一次次的變化中,我們也能找尋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一,從雀巢速溶咖啡的崛起說起

雀巢咖啡最讓消費者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其速溶咖啡產品,雀巢速溶開啟了許多人對咖啡的記憶——苦。而雀巢速溶作為一款全球性的產品飲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雀巢速溶都是咖啡的代名詞,直到星巴克把義大利咖啡帶向世界,現磨咖啡逐漸開始取代速溶咖啡。

但是速溶咖啡依然解決了無需設備,方便快速,提神醒腦的作用,作為許多學生黨,加班族熬夜必備的事物。同時雀巢對線下商超那強大的管道覆蓋能力,在消費者對「產品」,以及其產品功效有強烈要求的時候,依然牢牢佔據行業龍頭的地位。

二,星巴克的崛起背後原因是什麼?

要說星巴克是提供咖啡產品的,真不如說星巴克是約會談事情的地方。從星巴克主打「第三城市太空」的概念,我們就不難發現,星巴克所提倡的,所致力於的不僅僅是一種飲料,與生活,更是一種場景。

也正是星巴克的場景,為其店鋪,產品帶來了流量與增長。比起去商場超市購買便宜的速溶咖啡,消費者更希望能在一個有氛圍,等級的地方去體驗產品帶來的價值。正如同王健林當年和馬雲打的賭,線上消費會不會超越線下實體經濟。

到頭來,線上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充分的購物選擇,而線下提供的體驗購物,以及場景化的服務,還有人喜歡奔走的天性,都告訴我們,不存在誰替代誰,到頭來只是新鮮淘汰陳舊,一切都在變,只是變得怎麼樣,當下都還在摸索。

三,雀巢咖啡的應對之策與當下局勢

雀巢咖啡也不是沒有努力過,除了購買藍瓶子外,星巴克之外,最為厲害的莫過於重金投入膠囊咖啡機的市場。無論是產品的口味,產品的配方,都可以說是費盡心血。

從前面的第一張圖也可以發現,雀巢咖啡一直努力在捧自己的親兒子,nespresso。只是膠囊機怎麼看都像是舊世界的產物。

(雀巢的產品系列不可謂不豐富)

而雀巢的布局和思維,依然處在「物」這個基礎的層級。而上一個對「物」充滿了執念的人,叫劉強東。就如同京東廣告語「購好物上京東」一樣,似乎全世界人民都欠京東一個購物的機會一樣。

只是面對新零售的發難,以及電商紅利期不再,消費者對物的需求不再執著於產品本身,更多的在於自己的感受。那個一天到晚執念於「自有物流」,「沒假貨」,「買點好的」的京東商城也開始投資線下新零售,與谷歌合作,找尋新的發展路線。

四,雀巢咖啡焦慮的癥結在何處?

要說瑞幸不懂咖啡,確實能從傳播要素上說出一二三,但是說雀巢不懂咖啡,怕是那麼多人都喝過雀巢的速溶咖啡,消費者都不會同意這個觀點。

對於全球化基因明顯的雀巢公司,雀巢有著自己嚴苛的產品標準和製作工藝,或許在雀巢的構想下,自己的膠囊機器可以賣到世界各地,而咖啡膠囊解決了口味穩定,新鮮度,不同消費者需求的各種問題。只要一鍵按壓,不需要學習成本就能做出來一杯穩定又好喝的咖啡。

在當下大眾物質需求相對富足的情況下,消費者更需要的,其實是一種能自己體驗,或者一種與產品能更深層次互動的機會。產品的好壞,也敵不過時代的變化更迭,互聯網的普及就給了我們這樣一課,順勢而為,順流而下,才能存活。

雀巢以為自己的工業水準可以解決絕大多數人對咖啡的需求,卻忘了大部分人要的不是咖啡,而是一種與咖啡發生更多聯繫的方式。

後記:

對於超級得不能再超級的企業雀巢來說,怎麼樣讓場景化跟咖啡更好的融合,怎麼樣讓咖啡飲料能在茶葉與酒類之間脫穎而出,而非只是執迷於產品,或許才是自己突破的路線。

而吐槽君認為,對一個品牌而言,自身產品固然重要,但是搶奪消費者的心智,依然需要更多的變化與努力才行。

吐槽君囈語

憋不出什麼特別想說的,

就祝大家周末愉快吧。

——咖啡吐槽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