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年跌去61%,“中國豐田”吉利怎麽了?

見聞VIP,每年3000+深度,投資圈專屬

本文於首發於華爾街見聞(ID:wallstreetcn)VIP,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三年十倍到一年暴跌60%,吉利汽車在過去36個月發生了些什麽?

中國汽車市場的失速,逼迫吉利必須在全球視野下找到更多的機會。新賽道、新市場、新技術、新並購,如何推動吉利成長為車企龍頭?吉利還有機會複製3年10倍的輝煌嗎?

2019年,吉利終於擺脫多年的高估值,即將回歸到行業平均估值水準。如果重新來一次,會有人去買這隻即將跌破10港幣的汽車龍頭嗎?

01

發生了什麽?

從三年十倍到1年跌去60%

1月7日晚間,吉利汽車公布12月最新銷量數據。數據顯示,12月銷量9.3萬輛,同比下降39%,全年銷量150.1萬輛,同比增長20%,但低於全年158萬輛的公司指引和市場預期。早間大幅低開,全天在水面之下,收盤跌超11%。

從巨集觀角度來看,吉利未能擺脫車市整體的影響。受到P2P泡沫破滅、消費信貸收緊等巨集觀因素影響,吉利下半年開始銷量一路走軟。吉利和領克兩大品牌均受到了衝擊。

同時更讓市場擔憂的是,2019年的公司指引僅為151萬輛,與2018年銷量基本持平。早前12月份,機構調研上汽集團時,得到2019年的指引類似——“明年最樂觀的預期是銷量持平。”顯示出明年行業的壓力巨大,對於2019年估值切換造成影響。

回顧過去3年的歷史,吉利汽車絕對是港股最亮眼的明星股以及民營企業崛起的代表。在2017年最高點時,完成了3年10倍的壯舉,銷量從50萬級別跨越發展到150萬級別,同時被諸多賣方認為可能走出“中國豐田”的成長路徑。

但“好景不長”,經過多年發展後,吉利已經成為自主品牌的NO.1,但是面對合資汽車的“夾擊”,吉利仍然需要進一步修煉內功來爭奪市場。從目前公司的規劃來看,150萬的年銷量短期也難以突破——考慮到整體汽車市場的銷量增速歸於低位。從銷量增速來看,年初的高點與股價高點匹配。直到12月份銷量增速同比下降39%,股價自高點已經跌去60%,堪稱慘烈。

02

背景是什麽?

中國汽車市場失速

巨集觀層面看,中國汽車市場失速是吉利汽車2018年增速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除了少部分日系廠商,幾乎所有的整車廠商都遇到了銷量下滑的困擾。根據谘詢公司ZoZogo測算,2018年中國車市的增速為-3%,顯著低於年初乘聯會的預期數據。這也造成了全市場的被動,並且2019年的預期同樣不容樂觀,0%到-5%的增長成為主流預期。

微觀層面看,吉利汽車過去數個月為了維持高增長,在管道壓貨比較多。12月份為了去化管道庫存數量,批發9.3萬輛使得同比大跌39%,但該數據先前已有反應——零售層面銷售十月和十一月已經能看到同比6%和22%的下跌態勢。

從年末的流通協會數據來看,吉利汽車在11月份的庫存深度已經從10月時的2.8個月下降到2.3個月,12月份繼續減壓後,整體庫存壓力有望下降至2.0以下,但壓力仍然較大。2019年,公司預計會推出8款新品,屬於強周期時刻,雖然整體車市不容樂觀,但微觀角度來看,吉利有克服大幅度失速的能力和工具。

03

接下去關注?

進擊全球or就此止步

中國市場失速,海外能否補血?博越等車型開始對外探索,出口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或許是吉利進擊全球的先鋒部隊。

從工信部副部長以及行業協會的表態來看,官方對於整體汽車行業的增速已經有了底——不再會進行強刺激,慢慢讓市場尋找平衡,該出清的出清,該改革的改革,該集中的集中。吉利目前在國內份額從去年的6.4%提升至今年的7.6%,距離豐田大眾的市佔率仍然有較大空間,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從豐田的發展歷史和經驗來看,真正要做到汽車市場的霸主,全球化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議題。

第三點,繼續提升技術水準。上一次收購沃爾沃,讓吉利完成了騰飛的技術儲備,沃爾沃也在全球再次崛起,一度準備IPO。除了外延並購以外,內生的技術儲備,更多的技術合作——例如最新的與豐田合作,在混動領域的雙擎技術授權,顯示吉利在進一步向龍頭看齊的決心。未來新能源車的賽道上,三電領域的技術研發,是彎道超車還是繼續跟隨?在製造工藝上,吉利能否實現像豐田生產法一樣影響全世界的工藝革新?

回顧本輪吉利走強的本質原因,其換代後的新產品以及產品背後持續的口碑推動公司進入正循環,使得公司年銷量完成翻倍再翻倍的突破。從目前的產品結構來看,市場依然有較大的空間等待國產自主品牌的填充,中型、大型SUV的機會,領克的年輕人市場,吉利並未完全走入死胡同。

2019年的低指引或許會是一口緩解的真氣——不再背負過高的壓力和期待,耐心打磨產品和投入研發,修複與供應鏈緊張的關係,調整經銷商網絡與補貼。公司數年,吉利一直以遠高於行業的市盈率被非議,2019年預計全年大約130-140億元的淨利潤,公司估值將低於7倍,接近行業平均水準。

三年十倍和一年60%都已經是過去的夢幻泡影,回歸到現實中來,冷靜審視中國和全球汽車產業的新機會,方才是吉利與吉利投資人應該在這個位置優先考慮的事項。

見聞VIP,每年3000+深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