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風從火化,濕與燥兼」考釋

「風從火化,濕與燥兼」的由來

張從正

張從正是劉完素的私淑弟子,攻邪學派的創始人,其學遠則取法乎《素問》《傷寒論》,近則獨宗於劉完素,以善於「汗下吐三法賅盡治病」稱著醫林。惟其「闡發河間六氣病機,嘗有『風從火化,濕與燥兼』之論」,初學者,多疑惑不解。茲就我們的教學體會,略陳管見,與同道共勉。

01、標本中氣

張從正的代表著作《儒門事親?標本運氣歌》雲:「少陽從本為相火,太陰從本濕上坐;厥陰從中火是家,陽明從中濕是我;太陽少陰標本從,陰陽二氣相包裹;風從火斷汗之宜,燥與濕兼下之可。萬病能將火濕分,徹開軒岐無縫鎖。」張海岑《儒門事親校注》認為「題目《標本運氣歌》之『運』,當以『中』為是」,遂改為《標本中氣歌》。

張氏《標本中氣歌》所論內容,出自《素問?六微旨大論》:「少陽之上,火氣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濕氣治之,中見陽明。」

標本中氣,是以陰陽六氣的理論說明人與天地形氣相感的一種規律。「標」,就是標識或標誌。

陽、太陽、陽明、少陰、太陰、厥陰,分別代表火、寒、燥、熱、濕、風天之六氣,故稱三陰三陽為六氣之標。「本」,就是本氣。風、熱、火、濕、燥、寒本身是六氣變化的本氣,故稱天之六氣為本。「中氣」,就是「中見之氣」,即與標氣互為表裡之氣,也就是在本氣之中可以見到的氣。標本之氣,各有其陰陽寒熱的不同。人生存在氣交之中,因天地有非常之變,感而成病。在疾病傳變過程裡面,也會與六氣有相應的變化。清代醫家姚止庵《素問經節解》釋雲:「三陰三陽上稟於六氣,是六氣者,所謂本也。本立於上,而陰陽與之相應者,見於一表一裡之中。惟所見者,為陰陽之表裡,乃人之臟腑,所謂六氣之標也。」例如:「少陽者,手經之三焦,人身之相火也。然人身之有相火,非即始之於人也,蓋由天有火氣治之於上矣。火氣治於上,少陽三焦應於下。三焦者,相火之表也,有表必有裡,厥陰心包中見焉。中見者,表裡之間之謂也。」余可類推。

02、本氣中出現與之相關或相反的中見之氣

對於「中氣」,方葯中《黃帝內經素問運氣七篇講解》進一步釋雲:「中氣為與本氣相關或相反的氣。少陽火的中氣為厥陰風,陽明燥的中氣為太陰濕,太陽寒的中氣為少陰熱。反之也是一樣,厥陰風的中氣為少陽火,少陰熱的中氣為太陽寒,太陰濕的中氣為陽明燥……為什麼本氣之中,又可出現與之相關或相反的中見之氣呢?

原因之一是:六氣變化到一定限度,常可向相反方面轉化。例如熱可以向寒的方面轉化,寒也可向熱的方面轉化……濕可以向燥的方面轉化,燥也可向濕的方面轉化……風可以轉化為熱,火借風威;火可以轉化為風,熱極生風……

原因之二是:六氣本身也有個盛衰和有餘不及的問題。熱氣有餘是熱,熱氣不及便是寒;寒氣有餘是寒,寒氣不及便是熱……燥氣有餘是燥,燥氣不及便是濕;濕氣有餘是濕,濕氣不及便是燥。」

03、六氣與三陰三陽

張氏《標本中氣歌》所論內容,還本於《素問?至真要大論》:「六氣標本,所從不同……氣有從本者,有從標者,有不從標本者也……少陽、太陰從本,少陰、太陽從本從標,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故從本者,化生於本;從標本者,有標本之化;從中者,以中氣為化也。」

六氣與三陰三陽,既有標本中氣的區別,又有相互從化的關係。對此,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主編的中醫學院試用教材重訂本《內經講義》釋雲:「寒、熱、燥、濕、風、火之間,標本不同,所以從化關係也不同。有從本者,有既從標又從本者,有既不從標又不從本而從乎中見之氣者。少陽、太陰所以從本者,因少陽本火而標陽,中氣為厥陰風木;太陰本濕而標陰,中氣為陽明燥金。二者都屬於標本同氣,故從本化,而中氣也就從本氣之化。少陰、少陽從本從標者,因少陰本熱標陰,而中氣為太陽寒水,太陽本寒標陽,而中氣為少陰君火。二者均為標本異氣,中氣和標本之氣有水火陰陽的懸殊,故本標中氣都不能同化,所以兩經病氣的變化有從標從本的不同。至於陽明、厥陰之所以從中氣者,因陽明之中氣為太陰濕,燥從濕化;厥陰之中氣為少陽火,木從火化。所以二者均不從標本而從乎中氣。」

04、「風從火化」與「風從火斷」

風從火化」,與張氏原話「風從火斷」,文字稍有出入。從字義看,「化」是變化,「斷」是判斷。從病機講,二者文義相同。風與火熱的關係,劉完素認為風屬木,木能生火,故「火本不燔,遇風冽乃焰」。反之,病理上的風,又每因熱甚而生。其雲:「風本生於熱,以熱為本,以風為標,凡言風者,熱也,熱則風動。」所以,風與火熱在病變過程中,多為兼化的關係。風邪為病,劉氏創防風通聖散,一以祛風,二以瀉火。標本兼顧,一舉兩得。張氏繼承其說,提出「風從火斷汗之宜」,並在《儒門事親?汗劑》把防風通聖散列為首方,是有理論根據的。後世民間流傳「有病沒病,防風通聖」之說,可見此方功效之大,影響之廣。

05、「濕與燥兼」與「燥與濕兼」

「濕與燥兼」,張氏的原話是「燥與濕兼」。「兼」,從字義看,指「同時具備或涉及」;從病機講,是「相兼同化」。濕與燥的關係,清代醫家周學海《讀醫隨筆?燥濕而形同病》釋雲:「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亢甚皆見火化,鬱甚皆見濕化,鬱極則由濕而轉見燥化。何者?亢甚則濁氣乾犯清道,有升無降,故見火化也;鬱則津液不得流通,而有所聚,聚則見濕矣;積久不能生新,則燥化見矣。」所以,他認為:「燥濕同形者,燥極似濕,濕極似燥也」;「燥濕同病者,燥中有濕,濕中有燥,二氣同為實病,不似同形者之互見虛象也」。劉完素認為燥病多由「風能勝濕,熱能耗液」而致,其性「同於風火熱」,易相兼為病,治法「宜開通路線,養陰退陽,涼葯調之」;濕病多因「火熱怫鬱,水液不得宣通」而致,反之「積濕成熱」,二者亦可相兼為病,治療主張用「辛苦寒葯為君」。張氏根據經旨,變通師意,結合臨證,提出了「燥與濕兼下之可」。他認為「凡下行者,皆下法也」。對燥熱內結,腑氣不通者,首選調胃承氣湯寒下;濕熱蘊結,二便不通者,首選八正散涼下;燥氣獨盛,胃腸乾涸者,首選神功丸潤下;濕氣有餘,煩渴腫滿者,首選五苓散利下。

06、「六氣標本,所從不同」

從「六氣標本,所從不同」看,火與濕病最多。少陽從本化火,厥陰從中化火,太陽、少陰亦能化火;太陰從本化濕,陽明從中化濕,燥氣不及與濕氣有餘,皆為濕病。所以,張氏認為:「萬病能將火濕分,徹開軒岐無縫鎖。」此說對後來的朱震亨影響很大。他在《格致餘論?序》中雲:「見河間、戴人、東垣、海藏諸書,始悟濕熱相火為病甚多。」於是提出了著名的「相火論」「陽有餘陰不足論」,創立丹溪學派,從而與劉完素、李東垣、張從正齊名,並稱金元四大家。

以上可見,「風從火斷汗之宜,燥與濕兼下之可」,言簡意賅地道出了張從正對六氣病機的認識和攻邪祛病的主要方法。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