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何宋朝歷代不缺明君名將,卻不能扭轉戰局?

在我看來,這應該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這不僅僅是長官者或者將士的因素。這涉及到宋朝的體制問題,宋朝也有像狄青一樣的名將,但是宋朝歷來重文抑武。太祖創業時期手下也是猛將如雲,武將也有實權的,東征西討,滅了其他割據政權。大體上統一了一些,其中趙光義(太宗)也有超強的能力。

但是後來,太宗即位以後,也曾北伐,企圖收回燕雲十六州,但是最終失敗了。而且宋金訂立海上之盟,聯手滅遼的時候,金軍勢如破竹,宋軍偷襲燕雲十六州,結果還是被遼軍打的大敗。

因為環境和制度會塑造人和他的思想。以宋朝而言中國大一統中央集權正式確立,配合重文輕武,造成了有中國特色的強乾弱枝,地方再很少見豪族和封建武士。

而眾所周知,中央官僚集團極容易腐敗,禁軍到後期基本是難民收容所和養老院,還經常被克扣軍餉,又沒有地方新鮮血液補充,這樣的軍隊打不了仗。

所以就此看來,即使是唐太宗和李靖面對宋朝的困境也是是無可奈何,沒有辦法扭轉乾坤的。

宋朝有明君有猛將,但是體制是重文抑武的體質,文明是漢人農耕文明,這兩點決定了宋朝的版圖就不會很大。其實明朝中後期的版圖和北宋的版圖差不多大,也就只有200-300萬平方公里。其實從古至今,漢族政權控制的實際領土一直也就這麽多,如果不是因為清朝入關和西征葛爾丹,我們繼承的領土會比現在小的太多。

宋朝是後周政權的延續,但實際上又和後周政權有很大的不同,後周所處的環境,依然是藩政割據最動蕩的一段時間,後周東征西討,南征北戰,甚至收復幽雲十六州中的二州,這充分證明了後周的強悍。但是北宋從趙光義開始,對契丹就很難佔到便宜了。是喪失了養馬地區造成的嗎?可能是一部分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大宋得天下不是名正言順獲得的,柴榮並沒有將皇位讓給趙匡胤,趙匡胤自己用計發動了陳橋兵變,害怕天下人覬覦宋朝的皇位,杯酒釋兵權革了武將的官職;但問題是,趙匡胤時期並沒有實現大一統,幽雲十六州更是遙不可及,太原還在北漢手裡。

這個時候杯酒釋兵權,等於打架的時候已經收招了,所以大的基調一旦確定,這個朝代的武將就不會太有實權,因為皇帝不允許再出現安祿山史思明之流起兵造反,更不允許藩政割據再次出現。所以縱觀宋三百多年的歷史,沒有大型的農民起義和耗盡國力的對外戰爭,百姓生活相對比較富庶。這已經是很好的朝代了,有開明的君主和好的武將,也許不會發生靖康之恥,北宋的領土不太會減少,但這種國家體質使得宋軍戰鬥力不會很強,最終,對於蒙古的入侵,或許會僵持很長的時間,但最終還是有可能被蒙古滅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