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當糖尿病遇上便秘,該如何是好?

糖尿病容易合併便秘,尤其多見於血糖控制不佳與老年糖尿病患者。便秘可能會導致糖尿病患者眼底出血、失明及心衰。糖尿病患者便秘的原因很多,應查清原因,在醫師指導下改善生活方式,合理用藥。

一、什麼是便秘?

根據羅馬IV診斷標準,當以下6條癥狀符合2條以上者,可以診斷為功能性便秘。

1.排便費力(≥25%);

2.排便為塊狀或硬便(≥25%);

3.有排便不盡感(≥25%);

4.肛門直腸梗阻和(或)阻塞感(≥25%);

5.需要用手法(如手指輔助、盆底支撐排便)以促進排便(≥25%);

6.自發性排便少於每周3次。

二、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便秘嗎?

糖尿病患者便秘的發生率高於非糖尿病者,75%有餐後腹脹、噁心、腹痛、腹瀉、便秘,影響生活品質。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便秘發生率更高。這主要是由於糖尿病腸道自主神經病變所致。

腸道自主神經病變導致結腸動力障礙,出現便秘;也有的表現為腹瀉;或者是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讓糖尿病患者痛苦不堪。

三、便秘會給糖尿病患者帶來哪些危害?

1.便秘可引起眼底出血與失明

用力排便時,血壓瞬間升高。如果合併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因此造成血管破裂,引起眼底出血,導致失明。

2.便秘可誘發心腦血管事件

已經合併有冠心病、心衰或者嚴重周圍血管病變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防止便秘!因為用力排便會加重心臟負荷,誘發各種心腦血管事件。

昨夜值班,一位71歲的住院患者在晚上12點如廁,用力排便後,隨即出現顯著氣促、胸悶、全身大汗淋漓,立刻進行各項檢查,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

經搶救後,目前情況相對平穩。該患者血糖、血壓均控制比較平穩,可是一次「用力便便」,就會釀成一次「事故」。

3.便秘帶來的其它危害

便秘會引起「糞石性」腸梗阻、誘發憩室病和憩室炎、誘發或加重痔瘡和直腸脫垂、增加結腸癌風險等。

四、糖尿病患者便秘,需要先評估再處理

糖尿病患者便秘,並不是馬上就要用藥處理,而是應該先行臨床評估,了解便秘的原因、嚴重程度與危險因素合併情況。

比如便秘的原因就有好多,有功能性便秘、器質性疾病相關性便秘、藥物相關性便秘,其治療方法都不一樣。

五、糖尿病患者便秘,如何改善?

1.最關鍵是要控制好血糖,並應用治療神經病變的藥物。

2.合理調整生活方式。

3.如果經上述處理仍無效者,可在醫師指導下予藥物或特殊治療。

第一點和第三點本章不多展開,重點講第二點,如何合理調整生活方式?

(1)適當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推薦每日攝入膳食纖維>25克。

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咀嚼功能減退。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常口感較差,難以下咽,建議可以通過烹調工藝(細切、粉碎、調味等)製作成細軟可口的食物。

(2)多飲水

這點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重要。因為老年人口渴感覺功能下降,即便體內缺水也不一定會感到口渴。

所以應養成定時和主動飲水的習慣,不要在感到口渴時才飲水。每天的飲水量以1500~1700ml為宜,每次50~100ml,推薦飲用溫開水或淡茶水。

(3)適當增加活動量

活動量減少增加便秘的風險,尤其常見於衰弱以及久病臥床的老年患者。缺乏運動時,腸道蠕動功能減退,糞便在腸道內滯留時間過長,過多的水分被吸收,導致大便乾結,誘發和加重便秘。

運動減少導致腹肌萎縮、肌力降低,屏氣乏力,也不利於排便。快走、慢跑、腹式呼吸、腹部自我按摩,都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緩解便秘。

(4)建議正確的排便習慣

制定按時排便表,利用生理規律建立排便條件反射,每天定時排便。結腸活動在晨醒、餐後最為活躍,建議患者在晨起或餐後2小時內嘗試排便。排便時集中注意力,減少外界因素的干擾(不要帶手機、書籍等進廁所)。

(5)不要濫用藥物

通便藥物有許多種,應該在醫師指導下用藥。有報導顯示應用益生菌對2型糖尿病便秘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來源:「林博講糖」微信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