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3歲男子就因一頓酒,而猝死街頭,醫生嘆氣:1件事害了自己!

酒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既能益人,卻也能害人。

近些年,喝酒導致死亡的事情還真不少,上到六七十歲的老漢,下到四五歲的娃娃,大量飲酒讓悲劇一次次的發生。

而有些時候,並不是因為喜歡喝酒而喝酒,而是迫不得已。

43歲的老梁殷勤老實了一輩子,娶妻生子,養兒育女,老梁前半生為了自己活,後半生則是為了兒女,要是兒女的事情沒有解決,老梁就總是放心不下。

老梁有兩個兒子,最大的一個今年就要上初中了,可是自家的老房子不是學區房,兒子就只能上不好的中學,老梁很發愁,跟妻子商量著換一個市中心的學區房。

可是市中心的房價真的太貴了,老梁一個月三千多的工資,即便是貸款,也是還不起的,眼看著兒子升學在即,老梁整日都愁眉不展。

碰巧的是,這階段趕上班裡的老同學聚會,老梁想著在聚會上問問同學,這樣好有個解決的辦法。

只是沒想到,這次竟成了老梁的最後一次聚會。

老梁來到聚會上,本想著和老同學敘敘舊,說說事,卻沒想到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老同學聚在一起不聊上學時候的事,張口閉口就是誰買了多大的房子、開了什麼車、一個月掙多少錢……這樣讓混的不好的老梁酒局全程鬱悶。

大家簡單聊了後也都知道老梁現在還是個小職員,一個月三千多,還著房貸、養著孩子,天天上班擠公交,有的同學給幾句安慰,有的同學就趁機吹起了牛,絲毫不顧忌老梁的感受。

本想著跟老同學說下自己的處境的老梁,可是此刻,卻尷尬的一句都說不出口,獨自鬱悶的喝了好幾斤的酒。

結果還沒等同學聚會完事,老梁就獨自出門了,可是剛出門沒幾步,老梁轟然倒在地上,嘴裡不斷地反出嘔吐物。等到聚會結束時,同學這才發現了老梁,打了120,將老梁拉去了醫院。

可醫生髮現,老梁口腔裡滿是從胃裡嘔吐出的食物,心電圖成一條直線,早已沒了生命體征!

醫生在了解之後,嘆氣的說:奪走老梁生命的原因是1件事害的,就是大量喝酒後造成的嘔吐,嘔吐的胃內容物進入氣管裡造成了他的窒息死亡。

因為可以說酒是最早的麻醉劑,只要是麻醉劑,它的麻醉效果就和服用劑量是相關的,剛開始攝入,頭會感覺暈飄飄的,之後再繼續喝多,之前已經進入血液循環的酒會讓人沉沉睡去或者不省人事,之後在胃裡留存的酒精會繼續進入血液循環,進一步加深麻醉;

當人躺下後,嘔吐中樞被逐漸抑製,胃裡的食物就會嘔到嘴裡,因為睡的太沉,人本能的嗆咳反射都沒有了,這些食物堵住呼吸道,甚至進到氣管裡,人就窒息死亡了。

喝酒者,要想健康,謹記「三宜、三不宜」!

三宜:

1、酒前吃菜

我們都知道,空腹飲酒的話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尤其會損傷胃腸粘膜,造成胃潰瘍,甚至是胃出血。

這時如果腹中有食,酒精就不會那麼快被分解,而消化蛋白質和脂肪則需要很長時間,所以事先可以多吃點富含蛋白質和脂肪類的食物,如豆腐、饅頭、甚至是一些青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2、酒後護肝

喝酒最傷的就是肝臟,平時最好在酒後多喝點茶水,加點護肝的小植物,有助於保護肝臟健康。

黃花苗葉紅茶,泡水喝,可護肝排毒,消炎降火,預防肝損傷,對於肝臟健康,十分有益。

黃花苗,十分常見,採挖一點葉子,洗凈後,將其發酵,炒製成茶,可大大降低寒性,泡水喝,可保護肝臟健康。

作為「葯食兩用」的黃花苗,入肝經,擅長排肝毒,降肝火,預防肝損傷,尤其是對酒精性肝損傷,效果更佳。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有效物質,可拮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 ,能增強肝臟的再生能力,提高肝臟解毒能力。

經常用其泡水,簡單方便,對於養護肝臟健康,身體排毒,都十分有益。

3、喝酒有量

播放GIF

都說喝酒上癮,一旦控制不住,就會持續對身體產生傷害。

因此,建議,成年男性一天攝入的酒精量不超過25g,相當於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或38度的白酒75g,或高度白酒50g。

三不宜:

1、不宜酒後房事

很多人都認為喝酒能助興,試圖通過飲酒來興奮自己的中樞神經系統,增強感受,但這卻是不可取的。

因為酒精本身會加快血流量,升高血壓,再加上受到了性興奮的刺激,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更易導致猝死。

2、不宜立刻洗澡

飲酒後最好不要洗澡,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後,會直接刺激血管,並且引起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合成,導致動脈硬化的發生。

洗澡時,水溫控制不當,刺激血管,是血管收縮痙攣,不僅會引起暈倒,眼花,嚴重者導致血管狹窄,導致腦梗的發生。

3、不宜服用藥物

就像生活中最常見的藥物,都會和酒精在身體中產生化學反應,從而產生有毒物質。

酒後吃退燒藥,會對肝臟帶來不可逆的傷害;酒後服用硝酸甘油,會誘發低血壓,甚至會引起死亡;若酒後亂服用鎮靜劑或者安眠藥,可能會導致昏迷或者嗜睡。

因此,喝酒不吃藥,吃藥不喝酒,一定要謹記。

文中所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謝謝!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