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話題 | 索要4500元生活費被拒,大學生就該艱苦樸素?

特約作者| 李勤余

近日,一位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一時之間,網友在社交平台上吵翻了天。有人認為她鋪張浪費,應該被批評。也有人認為,只要用途正當,該女生索要生活費並無不妥。

一位大學生每月花費4500元生活費,到底過分嗎?這場爭論的背後,又潛藏著國人怎樣的心理和價值觀?

大學生該要多少生活費,不可能有統一的標準

一場關於大學生生活費的大討論,在輿論場裡炸開了鍋。但仔細觀察一下網友們的討論,便不難發現,許多人使用的論據,事實上是自己的生活經驗。比如,有網友表示,當年靠幾百元錢就能包打天下,因此鄙視新聞中那位奢侈的女生。

根據新聞披露的信息,這位女生身處某新一線城市。我們以成都為例,2018年成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6142元。來自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的數據顯示,2018年成都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312元。若以這位女生每月4500元(除去寒暑假,她的生活費將達40500元)的消費水準觀之,為她安上一個奢侈的“罪名”似乎並不過分。

但脫離了時代背景以及實際語境,類似批評難免有陷入言不及義的危險。且不論個人的消費習慣,生活費到底該有多少,恐怕更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首先,我們並不知道這位女生的家境究竟如何。如果她出身貧寒,那麽別說4500元,每月1000元生活費都有可能是奢侈的。如果她出身富貴,那麽別說4500元,每月10000元都有可能是九牛一毛。

選擇何種生活,無非是取決於其個人興趣。外人更是無從知曉其中內情。

其次,我們也不清楚這位女生會如何使用自己的生活費。到底她會有節製、有計劃地使用生活費,還是任性地買買買?兩者的性質,當然是大不相同的。

正如網友提出質疑,既然各大城市裡的家長都願意在子女的教育上一擲千金(正如新聞中的女孩說的那樣),為什麽多給一些生活費就不可以呢?

當然,此類問題注定不會有一個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都會依據自己的價值觀、財富觀以及生活經歷來作判斷。至於許多網友的憶苦思甜,終究只是對往昔歲月的懷念,不具有多少參考價值。

生活費之爭,與大學生的形象問題有關

既然生活費的多少,根本不可能爭出個所以然來,公眾討論的熱情為何還是如此高漲?究其原因,一個月花多少生活費只是表象,討論的背後事關公眾對中國大學生整體形象的期許。

大學生向世人呈現出的,應該是一個怎樣的精神面貌?就生活費事件而言,雖然很多評論文章選取的角度並不相同,但論調卻相對一致。那就是,即使大學生沒有獲得足夠的生活費,也不該為此抱怨。

正相反,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應該學會“吃苦”,唯有如此,才能在走向社會時經得起生活的磨練,成為合格的人才。

概括起來,我們或許可以下一個結論——在不少國人的眼中,一位大學生應該學會艱苦奮鬥,拋棄物質主義。其實,正是因為公眾樂於用這個理想中的模型對照那位女生,才會使她陷入輿論的漩渦。

上述價值判斷的出現,並不突兀。回顧歷史,著名作家路遙用他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人生》影響過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時至今日,他的作品仍然是各大圖書暢銷榜上的常客。在他的筆下,孫少平、高加林雖然未能如願成為大學生,但都是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才。這一點和當下大學生的角色定位一致。

路遙作品主人公們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吃苦耐勞的精神,更是激勵了無數青年人。顯然,路遙絕不會讚同一位大學生一個月花費4500元。

路遙的文學創作之所以能擁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還是因為他所倡導、宣揚的價值觀和部分中國傳統文化相契合。“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我們願意,還能輕而易舉地搜羅出更多相關名句。

由此觀之,新聞中的女生之所以招致非議,還是因為她討要大額生活費的姿態並不符合理想大學生的形象。或許,在不少網友看來,她所提到的“買護膚品”“買新衣服”等要求,不該成為生活中的主要追求。

不可否認,艱苦奮鬥精神在今天依然有用武之地,但這不意味著要讓每一位大學生都去做“苦行僧”。真正值得思考的是,在社會經濟、文化、科技水準都已今非昔比的當下,我們是否還應該用某種單一化的價值判斷標準去評價一位大學生?我們是否還應該用簡單的二元對立模式(浪費/節儉)去劃分大學生生活費的正確標準?

讓大學生自力更生,有可能嗎?

正如很多評論文章所言,如果新聞中的那位女生不是伸手向家長討要生活費,而是做到自力更生,恐怕非議早就煙消雲散了。有欲望沒有錯,但不要透支父母,自己能掙來才是本事,這個說法當然沒有錯。只是,當代大學生真能做到嗎?

首先,大學生該不該打工,本就沒有定論。是專心學業,還是提前接觸社會?不一樣的家庭會有不一樣的選擇,但大多數家長恐怕不會允許孩子因為打工影響到學習。

其次,勤工儉學看上去很美,但從經濟收益的角度來說,並不會讓人感到非常滿意。如在餐廳打工,時薪只能用低微來形容,一位大學生做家教所能得到的報酬,比起在學校上班的教師,也是不值一提。

由於沒有畢業,也沒有完備的勞動技能,大學生的勤工儉學充其量只能算作一種社會實踐。將要靠打工來維持生計,對中國大學生來說有多少現實性,恐怕得打上一個問號。

另一方面,中國大學的獎學金制度大多是為少部分成績特別優秀或家境特別貧困的學生而設,遠未達到普及的程度。很多碩士生、博士生在沒有就業的情況下,想要依靠獎學金維持日常開銷,恐怕也是天方夜譚。於是,伸手向父母討要生活費,就成了一種相對無奈的選擇。

鄰國日本的大學生生活來源雖然主要是也是父母自助,但獎學金收入和兼職收入所佔比例也不小——2016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日本大學生的收入來源看,父母資助為60%,獎學金為20%,兼職收入為18%。

這從側面說明,支撐大學生消費水準的,可能不只是父母的經濟狀況,還有社會方方面面所構成的整體環境。如何給中國大學生多一點支持和幫助,讓他們更容易自力更生?這也是這場大討論中不該被遺忘的一點。

節儉是傳統美德,這點毋庸置疑。只是,合理地消費也是中國大學生應該補上的一課。往大了說,這是為了適應刺激消費的社會需要。往小了說,這也是為了讓每一位年輕人樹立起健康的財富觀。既然大學生終將要走向社會,那麽我們大可不必談錢色變。如何讓他們學會理性消費,才是當務之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