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春天孩子臉,一天變三變,快快接收春季寶寶「洋蔥穿衣法」

母嬰育兒新知,新手媽媽的貼身育兒手冊

有句俗話:「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意思是勸人們春天不要急於脫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對於身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

近來呢,氣溫逐步回升,很多家長紛紛在評論裡問:


氣象熱了,能不能給孩子脫一兩件衣服?孩子出汗是穿得多還是缺鈣啊?

家裡長輩就老說:「春捂秋凍」,春天就要多捂。結果孩子一跑跳後背就是汗,稍微玩瘋了一點,頭髮就都濕了,這個季節真心不知道該給孩子穿啥好......

所謂「春天孩子臉,一天變三變」。言外之意是講,春氣象候多變,雖然逐步回暖,但早晚還是比較寒冷,偶爾還會再來個倒春寒。

而且寶寶的神經系統、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成熟,春季萬物復甦,病菌也一樣在大量繁殖,所以是很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節傳染病的。

(當然也不能像上圖一樣這麼誇張)

那麼問題來了,捂多捂少都容易讓寶寶生病,到底該如何捂呢?

一、「春捂」有講究

1、判斷孩子是冷是熱很關鍵

一個月以內的新生兒:室溫低於 24~26 ℃,就要多穿點,一個簡單的做法:厚度比大人多 1 件。

因為新生兒體內的脂肪比較薄,抗寒能力差,同時睡眠較多,活動產熱較少,因此需要比大人多1件衣服。

一個月以上的健康寶寶,靠兩個字——摸汗。

小寶寶(一般指 1 歲以下)的末梢神經發育不完全,所以手腳冰涼是很正常的,通過摸後背來判斷最佳;

大寶寶的話,大人用溫暖的手,摸摸孩子的手心和後背;如果手心和後背都是暖和的(不是發燙),也不出汗,就說明衣服穿得比較合適。

2、 不同溫度,搭配不同衣服

二、根據氣溫高低及時加減衣服

面對時而春風和煦,時而冷風陰雨的氣象變化,媽媽應及時為孩子加減衣服。

當晝夜溫差大於8℃時就需要「捂」,為孩子添加衣服,以免受寒。隨著氣溫的回升,不能減衣太快,待氣溫持續回升後,也要再多捂7天左右,體弱的孩子應持續14天為妥當,讓孩子的身體逐漸得到調節,以適應氣候的變化。

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1、試試「洋蔥式穿衣法」,穿脫更方便

什麼是「洋蔥式穿衣法」?簡單來說就是:多幾層、薄一點、易穿脫。

內層以輕薄透氣為主,保證貼身衣服的舒適度;中層以保暖為主,最外層根據氣溫的高低選擇不同厚度的外套,也可以兼具防風防水功能。

這樣就可以根據氣象、場合和寶寶活動情況,隨時增減衣物了。

2、把握好時機

春季氣候多變,時有寒潮過境,在冷空氣來臨前的一到兩天,媽媽要適當給孩子增添衣物。

恰到好處的「捂」,可將感冒、消化不良等拒之門外。

3、做到「三暖二涼」

三暖:

一是背暖。背部保持適度溫暖利於孩子體內陽氣生髮,可預防疾病,減少受涼感冒的機會。

二是肚暖。腹部保暖,最好給孩子戴個棉肚兜,既能維護孩子胃腸道的功能,促進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防止肚子因受涼而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癥狀。

三是腳暖腳部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又遠離心臟,血液循環較差。足底的神經末梢非常豐富,對外界寒冷最為敏感。雙腳受寒後,就會通過神經反射,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抗病能力下降,易患感染性疾病。

因此,注意腳的保暖,孩子的小腳暖和了,才能保證一身溫暖,抵禦寒冷,防病保健康。

二涼是指頭部和心胸要涼。孩子經由體表散發的熱量,有1/3是由頭部發散的,如果頭部捂的過熱,容易引起頭暈頭昏、煩躁不安。所以,在室內、風和日麗的氣象,要保持頭涼,才能使孩子神清氣爽。

心胸涼,是指給孩子上身穿的衣服不要過於厚重臃腫,以免胸部受壓,影響正常的呼吸與心臟功能。

4、脫穿衣服看情況

春季早晨氣象比較冷,到中午溫度升高時,不能馬上將孩子的衣服脫掉。

當孩子玩得滿身出汗時,也不要立刻脫衣服,應該用毛巾把胸背上的汗擦乾,或者用吸汗巾,讓孩子安靜下來,待汗水完全下去時再脫外衣。

5、居住環境保持濕潤

空調可以開啟加濕功能,還可以在牆角放盆水以保持房間的濕潤,另外一定要記得經常開窗通風換氣,降低房間溫度。

有家長問「可以用加濕器嗎?」可以用,但是長時間開著加濕器也會導致呼吸道不舒服,所以建議大家固定一個時間每天開一會,比如睡前開兩小時就行,加濕器注意清洗。

?6、補水、護膚少不得

春季乾燥,除了保持室內居住環境的濕潤,六個月以上寶寶也要多喝水,防止上火。還在哺乳期的媽媽更要多喝水,一方面可以防止自己上火,另一方面媽媽水潤潤,寶寶吃了母乳也同樣可以補水呦。

另外春季風較大,所以出門前可以在寶寶裸露的皮膚上塗抹一些性質較溫和的具有保濕補水功效的兒童專用潤膚霜,也可以塗凡士林或其他油脂類護膚霜以防止肌膚水分的蒸發。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和收藏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小果君將及時為您回復解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