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病夏治,夏季養生正當時!名中醫告訴你該如何調養

夏至,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

夏至日是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 天,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直射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氣象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

俗話說「熱在三伏」, 真正的暑熱氣象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度左右。

但真正的炎熱氣象是從夏至開始的,正如人們常說的「不過夏至不熱」。

三伏天悶熱難耐,不過對於一些患者而言,卻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而三伏貼就是大家最熱衷的一種方式。

三伏貼是利用夏季的炎熱氣候及人體陽氣最旺盛的客觀條件,在相應穴位上貼敷特定的藥物,以達到治療某些疾病的目的。當然,三伏貼不是人人適用。

三伏貼其實屬於中醫裡冬病夏治的一種療法,所以,如果你的病並不屬於冬病的範疇,那就不太適合在夏天貼三伏貼了。

冬病有什麼特點?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做一個粗略的判斷。

第一、 病情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多在冬季病情變重,或者容易反覆發作。到了夏天病情就比較平穩,或者處於緩解期。

第二、 受寒常作為一個誘發因素,會令舊病發作,或令已有病情加重。像老慢支,一些慢性哮喘,小兒反覆性呼吸道感染,還有頑固性的老寒腿等都屬於冬病。

一定要具備上面這兩個要求,才能夠判斷疾病是否屬於冬病的範疇。

所以,想要貼三伏貼的朋友最好提前去醫院就診,看看自己是否適合。

夏至養生要點

這一時節,夏季陽氣最是旺盛,卻是旺盛於身體外。俗話說「夏至陰生」,從夏至開始,陽極陰生,陰氣會在身體內滋長。

陰陽交替,人體容易患各種疾病。所以在此時節,合理的養生保健非常重要。

1、精神調攝

嵇康在《養生論》中說炎夏「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 「心靜自然涼」,也是夏季養生法中的精神調養法,所以夏至節氣要做到心寬喜樂,氣和神悅。

2、起居運動養生

夏季炎熱,高溫氣象會耗散人的精氣神 ,如果出汗過多,會讓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噁心甚至昏迷。所以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該避開烈日暴曬,加強防護,防止中暑。

另外,夏日炎熱,不可避免出汗,汗孔打開,容易受到風寒濕邪的入侵,所以睡眠時不要將風扇直吹身體,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3、飲食養生

夏三月,陽氣浮越在身體外部,而陰寒潛伏於身體內部,形成夏季人體內寒外熱的體質特點,正如水井的水為什麼夏涼冬暖的道理一樣,此時人的脾胃處於相對虛寒的狀態,其消化功能相對較弱。

所以不能誤用寒涼以傷中,即飲食不可過寒,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會造成寒傷脾胃,出現吐瀉等癥狀。

飲食宜清淡,不宜吃非常油膩、甜膩的精細食物,夏季瓜果應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西瓜、綠豆湯,雖然是解渴消暑的佳品,但不宜冰鎮後才吃。

夏天可適當進食些偏溫熱的食物,這也是「冬吃蘿蔔夏吃薑」的原因。

同時,夏三月也可選擇做艾灸,都可起到春夏養陽的作用,艾灸可選擇關元、氣海、中脘、足三裡等穴位,尤其是陽虛體質的人群,更適合於夏至前後施灸,能改善體質,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夏季宜養生,養生之廣,不止於此文。為此,我們特地邀請名中醫甘麗萍醫生,為我們直播更多夏季養生知識。

名中醫甘麗萍醫生認為:

  • 「春夏養陽」,我們應該順應自然。

什麼方式最好養陽氣呢?

  • 熱在三伏,對於慢性虛寒症的人來說,卻是難得的調養治療的機會。

應該怎麼調養?

  • 人體自有陰陽,保證平衡最關鍵。飲食調和陰陽,補益氣血為主!

如何進行飲食調和?

  • 春困夏乏胃火旺,你以為沒睡好?其實是濕氣在作祟!

如何有效祛濕?

  • 養生有宜,自然也有忌!

該忌什麼?

  • 夏季食慾大減,很多小孩喜歡吃冰冷食物,但是會大大加劇對小孩脾胃的傷害,小孩會更加厭食。

寶寶吃什麼能食慾大增?

  • 滋補養生,可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不分男女老少!

想要了解更多的夏季養生知識

歡迎關注《夏季養生正當時》直播

6月27日8:00-9:30,我們不見不散!

更多直播問題及直播入口,可私信我們進行諮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