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期做好這3件事,就可以避免生下「唐氏兒」,準媽媽可以安心

好友雯雯懷孕4個多月了,周末時候我約她出來玩,感覺她有些情緒低落的樣子。一問才知道,她前幾天做唐氏檢查時測出高風險,醫生說她肚子裡的寶寶可能是個唐氏兒。雖然雯雯接著做了無創DNA檢查,但是結果還一直沒有出來,雯雯在等待中不免越來越擔心。她說有時候半夜醒來就睡不著覺了,儘管覺得自己身體沒問題,但是沒看到結果總是不放心。

我想很多孕媽咪此刻也可能在受這份煎熬,因為按出生率,我國平均每20分鐘就有一例唐氏兒出生,唐氏患兒具有嚴重的智力障礙,生活不能自理,並伴有複雜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家人的長期照顧,會給家庭造成極大的精神及經濟負擔。隨著環境汙染及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即使沒有任何異常家族史的正常孕婦仍有可能生出唐氏兒。因此所有孕媽咪在懷孕後要做好這3件事,就可以避免生下唐氏兒,準媽媽可以安心。

1、在適當年齡要孩子

近幾年的篩查結果表明,35歲以上孕婦生育的唐氏兒佔其總出生量的15﹪,父親年齡超過39歲,對生出唐氏兒的風險也有影響。據統計顯示,20歲左右的女性懷有唐氏症兒約佔幾千分之一,35歲左右則提高為1/300,到了40歲則可能達到1/30~1/40;當然如果丈夫的年齡超過45歲以上也會有影響,但其影響與女性懷孕時年齡比起來低了許多。

2、避免病毒感染、環境汙染、不良習慣

研究證明,唐氏兒的出現與孕婦妊娠前和妊娠早期病毒感染、父母飲酒、吸煙及環境汙染有密切關係。因此,健康夫婦也有生育「唐氏兒」的潛在危險。孕婦妊娠前患過流感、風疹或服用致畸藥物,如四環素等,受孕時夫婦一方染色體異常,或一方長期在放射性、汙染環境下工作,或孕婦有習慣性流產史,以及出現過早產或死胎現象,均是導致唐氏兒的危險因素。

!!!另外!注意腹部管理

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孩子就是我們的全部了,每天的中心就是孩子,沒有時間打理自己,每天照鏡子的時候都會問老公我是不是又胖了?每次看著櫥櫃中那麼多好看的衣服卻穿不了,心裡都會覺得很恐慌!所以我開始重視自己的形象,為了自己也為了這個家和孩子,我決定要減肥!當時覺得減肥就是管住嘴,邁開腿,沒有什麼竅門,這個想法讓我減肥過程中走了很多彎路。

在孕期無聊的時候就看到好多坐月子的禁忌中,都說到產後要及時束縛,由於女性生完寶寶後,腹部太過鬆弛,小肚子就會跑出來,腹部贅肉增多,不僅影響美觀,而且還可能因為脂肪堆積引起婦女病。一旦孕婦產下寶寶身體各個器官便會下移,也就出現了平常所見產婦有肚腩,婦女病,腸胃不適,未老先衰等相關癥狀。所以這時必須束縛,可以收縮腹部,防止內臟下垂,預防婦女病。

我最後用的瘦肚子的是我產科醫生給我推薦的,說是可以美體減肥。餵奶也很方便的,而且價格也不貴,但是效果蠻好的,很塑形我當時沒多想,只是擔心不用臟器容易下垂。生完10天就用了,沒想到穿了一個月腰部線條就出來了,後來繼續堅持用了兩個月竟然恢復孕前了,實在是太高興了。最重要的是惱人的大肚腩也沒有了!這種心情,也隻產後的媽媽能理解。

3、做好唐氏產前篩查

唐氏產前篩查是阻止唐氏兒出生的關鍵。「衛生部規定所有的準媽媽都應該在孕14周~19周之間做唐氏篩查。符合以下條件的準媽媽更要按時進行唐氏篩查:近親結婚的、35歲以上的高齡準媽媽、分娩過染色體異常孩子的準媽媽、多次自然流產或死產。

唐篩檢查可篩檢出60--70%的唐氏症患兒。需要明確的是,唐篩檢查只能幫助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症的機會有多大,但不能明確胎兒是否患上唐氏症。也就是說抽血化驗指數偏高時,懷有「唐」寶寶的機會較高,但並不代表胎兒一定有問題。如同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懷有「唐」寶寶的機會較高,但不代表她們的胎兒一定有問題。另一方面,即使化驗指數正常,也不能保證胎兒肯定不會患病。因此孕媽咪最好這屆做無創檢查。希望所有準媽媽都能通過唐氏篩查,生下健康聰明寶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