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針灸7大流派及擅長針法,看看你屬於哪一派?

通過梳理我國幾千年來的針灸學術成就,提煉綜述了現代幾大針灸流派的學術思想和特色技術,供大家了解。

澄江針灸學派

澄江針灸學派是上世紀30年代以來,在中西醫衝突、匯通與交流的社會背景下,由著名中醫學家、針灸教育家、南京中醫藥大學首任校長承淡安先生所倡引,以蘇南地區為中心,異塵餘生全國乃至歐美的中醫流派,江陰古稱「澄江」,因而海內外弟子門生共同將本學派名之曰「澄江針灸學派」。

澄江針灸學派是現代針灸學科體系、針灸高等教育體系與現代針灸科研體系的奠基力量。澄江針灸學派的學術力量仍然活躍在海內外醫療與教育機構,致力於進一步拓展針灸學術影響,推動針灸學教育與科研的進步。

承淡安主要學術觀點與貢獻

1、強調針灸的科學與臨床價值

針對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思潮,承淡安基於自己臨床實踐中的觀察和體驗,並在比較中、西方醫學理論體系後,提出:「西洋科學,不是學術唯一之途徑;東方學術,自有其江河不可廢之故。何也?凡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即成一種學術。西洋科學,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東方學術亦能之。而針灸學術之神奧,卻有不能言之盡成理者,此由古書晦澀,後人不能通之,非其本身不通也……即須將古書晦澀之理,細加考證……自己明白,使人皆明白,此即謂之科學。」

在針灸研究、教學實踐中,承淡安一方面強調首先要弄清中醫學理,並從臨床上去摸索和證實陰陽、五行、營衛、氣血,以及解剖學上難以理解和認識的經絡,才能提示針灸治病機理。另一方面,在學習研究的基礎上,積極將日本對針灸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吸納到自己的著作中,並試圖運用巴甫洛夫神經反射理論,闡述針灸作用機理。

對於針灸的臨床價值,承淡安用「便利、速效、經濟」三個詞進行了總結,認為針灸治病,簡便易行,收效倍速,利國利民,是普通百姓降低醫療費用之首選。面對缺醫少葯的抗戰後方,他還曾發出「針灸也能救國」的吶喊。

2、將現代解剖學引入腧穴理論,闡明腧穴內涵

承淡安認為,作為針灸施術的刺激點,醫者必須明晰腧穴的定位結構。1931年,承淡安在《中國針灸治療學》中,詳細考察每個腧穴的定位和解剖結構,掀開了腧穴發展史上新篇章。在書中,他還引入人體骨骼圖、人體肌肉圖、人體血管分布圖、人體神經分布圖,並按照解剖部位標記各腧穴所處位置,使讀者一目了然。在《經穴圖解》一書中,承淡安按頭、軀乾、手、肘、膝、足等部位,繪製17幅經穴骨骼圖,將腧穴與骨骼的關係描述得清楚明了,十分便於學習。有感於經外奇穴頗多特效的臨床經驗,承淡安對經外奇穴也極為重視, 1954年出版的《中國針灸學講義》,共收錄他收集整理的經外奇穴132個,且分別記述了各穴名稱、位置、針灸方法和主治病症,供臨床醫家採用。

3、肯定經絡的客觀存在,闡明經絡理論的重要作用

受西方實證醫學以及日本新派針灸理論的影響,承淡安一度對解剖學上無跡可循的經絡理論不以為然。但反覆的臨床實踐,讓他感悟到經絡理論之可貴,發出了「針灸界應該首先學習研究經絡學說」的呼籲,並從人類認知的局限性、針灸臨床現象與療效等方面,論證了經絡的客觀存在。對經絡實質的探索,他主張不能簡單地用傳統文獻按圖索驥地尋找人體對應點,因為十二經絡理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和特徵,因而也就有時代的局限性。承淡安十分肯定經絡的臨床診斷與治療價值,認為只有仔細辨別病變經脈之所在,才能在治療時更具針對性。

4.強調針刺手法的重要性,改進針刺操作方法

針刺手法,既是理論之運用,又是療效之基礎。承淡安一直重視學員針刺手法的練習,認為手法是否熟練以及指力之強弱是臨床收效的重要基礎,不僅創建了針灸界沿用至今的指力練習方法,而且發明了無痛的押手進針法。在對傳統針法進行改進的基礎上,對於針灸界長期莫衷一是的針刺補瀉,他提出針刺無補瀉之別,而只有刺激強弱不同的觀點,主張對於刺激強弱與疾病虛實之間的關係,應由醫者在治療過程中,根據病人體質情況、耐受程度、病之新久、得氣難易和氣感強弱而隨機應變,並認為單純依據病之虛實來決定針刺補瀉或針刺輕重之說,只是一種說教而已。

5.闡明艾灸治療的現代機理,量化艾灸操作

承淡安十分重視灸法的運用,綜合中西醫學理論與研究成果,認為灸法可以活躍臟腑機能,促進新陳代謝,調整人體各系統之功能,不僅可以治病,亦可防病保健,使人延年益壽。為便於準確把握灸治量,他制定了強、中、弱刺激的臨床灸治操作標準,並對施灸部位的選擇和灸治現象進行了總結分析,較好地推動了灸治操作的規範化。晚年著有《灸法草稿》。

6.改進和研製針灸器具,規範針灸器具的規格

鑒於我國一直沒有專門的針灸針具生產部門,針具製作規範缺如的實際,20世紀30年代,承淡安在《中國針灸治療學》中,對毫針的製式標準和質量要求作了嚴格的規定,並於1951年嘗試以不鏽鋼製作針灸針,從而奠定了現代毫針的製作標準。

同時,受日本赤羽幸兵衛皮內針療法的啟發,承淡安不僅仿製了皮內針,更在此基礎上創製和發明了使用更加方便的撳針。目前,皮內針和撳針都已經成為針灸臨床的常用針具。此外,他還對溫灸器、皮膚針、針灸經穴模型等進行了改進和創新。

鄭氏(鄭魁山)針法針灸學術流派

著名針灸學家鄭魁山是當代針刺手法領域的傑出代表,被譽為西北針王。針灸學科繼承和發展了鄭氏「熱補」「涼瀉」等針法,不斷創新發展,歷經四代傳承,形成了鄭氏針灸學術流派。

鄭老認為,針灸是通過經絡穴位,從外治內的醫療方法,做為一名針灸醫生,必須掌握理、法、方、穴、術5種基本要領,而其中之「術」尤為奧妙精深,臨床上採用何種針刺手法是療效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常強調:「針刺手法,十分重要,沒有辨證配穴,抓不住病機;沒有熟練手法,也不能針到病除」。「難不在穴,在手法耳」。只有正確地操作針法,才能有好的療效出硬。有時操作方法的正確與否,還起決定性作用。尤其對一些急性病症,合適的針刺方法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反之則會無效,甚至導致不良後果。

茲就鄭老的針刺手法模式作一初探。

1、揣穴

《難經》雲:「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必先以左手壓按所針之處。」鄭老在臨證時注重進針前以左手揣、按、循、摸以確定穴位的準確位置,常用方法有:指切法、分撥法、按壓法、旋轉法、滾搖法、升降法等。其目的是:揣摸肌肉的厚薄、孔隙之大小,指感的位置;分撥穴位結構層的肌腱、血管;確定進針方向和深淺;輔助刺手進針;令氣血宣散,下針不傷營衛。

2、順序

臨床上鄭老非常重視針刺穴位的順序。一般是自上而下,若處方中有頭部、胸腹部、四肢部穴位時,則先針頭部,次上肢,中胸腹,後下肢的順序進行操作。若為同經穴位,則採用通經接氣法,即從上至下,使氣感按節傳遞。而特殊情況又特殊對待。如治療崩漏,則先取脾經隱白穴益氣統血,配肝經行間穴理氣和血,再針人中穴提氣攝血。若病原在下,則先針下後針上,病原在上則先針上後針下。四肢取穴,有時也用擔截法。

3、進針

主要採取右手快速進針法,左手輔助,如指切速刺法,刺入撚進法,但有時也根據不同部位、不同穴位採用緩慢撚進法、指壓切入法、壓針緩進法等。進針後,即根據辨證需要或採取徐緩推進毫針,或採取分段分部進針。但進針關鍵是針向病所。

4、候氣行針

鄭老常告誡學生,每次進針後,必先候氣至。氣至感應醫患兩者均可察知,然後根據氣至再使用手法。若針已至所定部位仍無氣至,就應採用催氣方法以使氣至,常用方法是:退針至皮下,改變針刺方向或前或後,或左或右地反覆搜尋針感,以得氣為止,或採用循按穴位附近,或彈振針柄,如法仍無氣至,則可重新移動針刺部位或調整針刺方向,一般即可得氣。

行針時,左手在針穴上下、左右配合,一者可候氣催氣,另外還可關閉以使氣至病所,刺手一側指、腕、肩、腰協同用力於針,同時根據病位表裡深淺來決定針刺和行氣之部位,如病在淺表,就在天部產生感應;病在肌肉半表半裡,就在人部產生針惑傳導;病在臟腑等深層部位,就應在地部候到感應使之傳導;另外,根據病情之虛實,而決定針法之補瀉。

鄭老常採用複式補瀉程式,虛證及針下空虛者,採用彈、撚、提、按、推等補法促使針下稍澀,產生熱感傳導以補其虛;實證及針下緊澀者,採用搓、搖、循、攝、飛等瀉法,使針下松滑,產生涼感以瀉其實。

他常強調,針刺操作的關鍵在於力達針尖,而不在針柄。補法常在得氣後「推而內之」,針尖頂住惑覺,使針下有沉緊感;瀉法常在得氣後「動而伸之」,針尖拉住感覺,使針下由沉緊變松滑。燒山火補法是鄭老常用的一種針刺補法,通過三進一退的運針過程融合提插、撚轉、九六、呼吸、迎隨、開合等手法中的補法於一體,以產生熱感為目的;而透天涼手法則是在一進三退運針過程中各種瀉法的綜合運用,以產生涼感為目的。

在運針過程中,鄭老強調要主輔有序,有的放矢,對於處方中的主穴,常施以較重的手法,力求氣至病所的效果,對輔穴則不追求過強的刺激,只求得氣為度。同時鄭老非常重視守氣,認為守氣是補瀉手法的關鍵,補法守氣即在施行補法後,左手配合,右手握針,使針尖持續頂著感覺向前向下用力撚1~3分鐘,使針尖沉緊感加強,當達到一定程度後(患者能忍受),即可產生熱補的效應;瀉法守氣即在施行瀉法後,右手握針使針尖拉著感覺向外向後撚轉,手不鬆開,持續拉著感覺守氣1~3分鐘,使針下空虛感達到一定程度後,即可產生涼瀉效應。

5、時間

每穴行針1分鐘左右,但主穴一般要守氣1~3分鐘,以保持針感感覺時間延長,加強針法的持續作用,使針感存在於整個留針過程中,所以鄭老在留針期間很少復行針,而留針時問長短則依病情、穴位而定,一般情況下,手法得氣後即出針,如風池穴、背俞穴;初病、年老體應患者或可留針10~15分鐘,而一些頑症、痛症、痙孿、寒症等。須留針時間較長,一般在30分鐘左右,甚者可達1小時以上,面部痙攣及長期胃痛等頑症還可採取局部埋針1~3天不止。留針完畢即可撚轉出針。

鄭老強調在針刺操作過程中必全神貫注,心手合一,左右協調,並要求病人情緒穩定,若病人匆匆趕來,則讓其休息片刻以緩解緊張。在行針時,設法引導病人注意力,使其意念與針感同時作用,並不斷詢問病人感覺如何,不忽視病人痛苦。鄭老針刺手法功深精妙,不論緊提慢按,緊按慢提,左右撚轉等都包含著多個變化程式,撚轉中融合了提插,提播中也包含了撚轉。

尤其在針體用力方法上,更體現了他的獨到之處,看似操作針柄,但真正用力卻在針尖,無論青龍擺尾,還是白虎搖頭,都是在針尖產生補瀉作用,並能隨機調節針尖的力度、速度、幅度及針感的強度和傳導,且隨著每一操作環節的進行,病人都有特定的感覺表現。幾十年的臨床實踐,鄭老在充分繼承家傳手法的基礎上,吸收了歷代諸家針刺術式的精華,創立了自成一體之針刺手法,其特點是:術式靈活豐富,臨床應用得氣快、感應強、傳導快、刺激量可靈活調節,療效顯著,是一般針刺手法不可比擬的。

管氏特殊針法學術流派

管氏針灸五代相傳。管氏針灸第三代傳人管正齋,主任醫師,教授,雲南省名中醫,著名針灸學家。正齋先生出身於中醫世家。建國後,先後擔任雲南中醫進修學校、雲南省「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雲南省中醫研究班教師。受聘於雲南中醫學院,擔任《內經》、《針灸學》教學。對經絡辨證、針刺手法、舌針、耳針、過梁針、子午流注、靈龜八法等均有創新和發展,奠定了管氏針灸學術流派的理論基礎。

管氏針灸學術特點

(一)管氏舌針療法

舌針療法是管正齋老中醫根據《內經》舌與臟腑經絡關係的理論,結合祖傳針法和自己數十年的臨床經驗,創立的一種特殊針法。管老的學術繼承人,嫡系傳人管遵惠教授,繼承和發展了舌針理論,通過針灸臨床的實踐與推廣,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管氏舌針灸學術體系。

管氏舌針,依據《易經》「陰陽之道」的哲理,和「陰昇陽降」的中醫理論,確定了24個基礎舌穴;制定了管氏舌針補瀉手法;確立了管氏舌針配穴法;規範了管氏舌針的適應症和禁忌症。

管氏舌針為主治療小兒腦癱150例,總有效率為93.04%,臨床病例分析表明,舌針能有效改善患兒智力、語言功能、驚厥等精神神經癥狀;對恢復中樞性運動功能障礙,有顯著治療作用。

管氏舌針為主治療中風190例,總有效率為95.8%,對治療前後血液流變學和甲襞微循環的變化進行觀察證實:舌針治療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血流動力學;改善微循環,增加腦供血,增強腦代謝,有助於語言及肢體功能的恢復。

(二)管氏過梁針療法

管正齋老先生在刺法上汲取了《內經》「短刺」法中的深針,「輸刺」法的取穴精而深刺,以及《內經》「經刺」法的直刺病變不通的結聚部位等針法特點,結合家傳針刺方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管氏過梁針法。管遵惠教授學習繼承了家父的學術經驗,在針灸臨床應用中,有所創見和發展,傳承了管氏過梁針法。

管氏過梁針刺法特點概況為:深、透、動、應。

「深」:管氏過梁針選用的奇穴和經穴,較常規刺法進針深。「透」管氏過梁針四肢部奇穴,要求透刺到對側皮下。「動」:過梁針在進針或行針時,患者肢體會出現不自主抽動或顫動。

「應」:部分過梁針奇穴,須在針刺時出現感應,方能獲效。

管氏過梁針常用特定奇穴有24個。過梁針補法:行「鳳凰理羽」手法9次,三九27次,或九九81次。過梁針瀉法:行「鳳凰展翅」手法6次,六六36次,或八八64次。留針30分鐘。起針時,應緩慢退針,出針後休息20分鐘。

管氏過梁針治療癔症性癱瘓者68例;配合電針、心理治療及功能鍛煉。1~5次治癒者26例,6~10次治癒者18例,10~20次治癒者15例,21~30次治癒者6例。治療3個月至2年,好轉者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8.53%,治癒率95.59%。

管氏過梁針治療35例經精神病專科醫院確診為精神分裂病患者。男性26例,女性9例。35例患者,經過梁針治療1~3個月,臨床痊癒2例,顯效6例,有效21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2.86%。

管氏過梁針治療急性脊髓炎恢復期19例,經治療3-4個療程後,治癒11例,顯效4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4.7%。

(三)管氏耳針療法

耳針是以耳體上的穴位為主的一種針刺治療方法。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以前就有關於刺激耳廓治療疾病的記載。《內經》對耳與十二經脈、五臟六腑的關係,有著詳明的論述。耳針學在四、五世紀以前就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在實踐中不斷積累了理論知識和經驗。由於歷史原因,耳針學幾乎瀕於消亡。解放後,黨的中醫政策使耳針學在全國學習和運用形成了群眾性熱潮。管氏幾十年從事耳針學的研究,發前人之未發,耳穴的數目發展到200餘個,耳針穴位注射、耳針麻醉等法,把耳針的理論及實踐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他的第一部《耳針學講義》在雲南問世。正齋先生的嫡系傳人管遵信在針灸臨床中繼承和發展了管氏耳針的學術思想,在《耳針學講義》的基礎上,編著出版了《中國耳針學》一書,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管氏耳針學術體系。

(四)子午流注、靈龜八法

管正齋老先生在1943年由上海大中華書局出版的《子午流注詮釋》;1961年6月雲南中醫學院重印的管氏五環子午流注環周圖,在明代徐鳳《針灸大全》中「子午流注逐日按時定穴訣」的基礎上,增加了「同宗交錯」(又名「剛柔相濟」)開穴法,36個「夫妻穴」可以相互通用,增加了36個時辰的開穴。但仍有24個時辰屬「閉穴」,無穴可開。為此,管氏五環子午流注環周圖,特加繪「母子填充」一環,採用納子法的「母子穴」來填充閉穴,使子午流注環周圖,逐日逐時,均有穴可開。既豐富了子午流注理論,又拓寬了子午流注針法的臨床運用範圍。

桂派中醫大師黃瑾明壯醫針灸

壯醫針灸療法源遠流長,歷史非常悠久。從考古實物來看,壯醫針灸療法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起源於原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已較盛行,並傳到中原地區,取得過較高的成就,是壯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和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是壯醫最具特色、最實用的治療方法。

由黃瑾明教授主編的《中國壯醫針灸學》論著,書中詳細介紹了壯醫普通針刺術、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法和壯醫藥線點灸三種壯醫特色療法的定義、源流、作用機理、功能主治、特點、操作方法、適應症、禁忌症以及在臨床各科中的具體應用。

「壯醫針灸的特色就是不用中醫經絡學說為指導,而是以壯醫『三道兩路』為理論基礎,強調無痛苦,把治療當做一種享受,在享受中治癒疾病。」黃瑾明教授強調。

蒙醫五療溫針流派

蒙醫溫針療術是使用特製的銀針或金針在人體的固定穴位給予針刺加溫灸刺激,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這是一種蒙醫傳統的外治療法。

運用蒙醫溫針配合穴位注射玻璃酸鈉治療,能有效地抑製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症,增強膝關節穩定性和改善膝關節的功能,預防膝關節畸形,降低中老年人因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而致的殘疾率。蒙醫溫針具有促進氣血循環、消炎止痛、舒筋散寒、松解黏連,平衡「赫依、協日、巴達乾」乾涸「協日烏素」等功效。

湖湘針灸推拿學術流派

「經脈-臟腑相關」,湖湘針灸學術流派,像一枝奇葩屹立在湖湘大地,為推動湖湘針灸學術的向前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湖湘五經配伍針推流派學術思想是:「經脈-臟腑相關」是經絡理論研究的核心,是中醫針灸經絡理論現代語言表述的核心內容,體現了在中醫整體觀念指導下醫學模式的聯繫途徑,已經得到醫學界的公認,而指導針灸臨床實踐的「經穴臟腑相關」理論,是中醫經絡學說的核心內容。

靳三針療法流派

靳三針療法,是以靳瑞教授為創始人的「靳三針」組穴配方為主的一種臨床針灸處穴流派。它簡單、易學、而且實用有效。

靳三針是指每次取穴三處的針刺療法,發明人為靳瑞,故稱靳三針。經其弟子彭增福博士整理而成的《靳三針療法》刊出以後,在國內外的影響正在節節上升。靳三針療法也因此多年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學繼續教育項目。

靳三針,實際上就是廣州中醫藥大學著名的臨床針灸學家靳瑞教授及其弟子在臨床上常用的一些臨床針灸配方。

如"鼻三針"、"耳三針"、"胃三針"等。靳教授年輕時就名聞遐邇,臨床上十分忙碌,每天均要接待許多病人,最多每天達300多人。而靳教授臨床上又十分嚴謹、負責,在書寫病歷時,必須記錄每次針的具體穴位,為了簡明扼要,他便把臨床上最常用,配穴較為固定,而且臨床上確實是行之有效的幾個穴位,給予一個固定的處方名,如位於手上的曲池、合谷、外關,他就將之稱為「手三針」;位於足上的足三裡、三陰交、太沖,便成了「足三針」。

久而久之,處方慢慢多了,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的「靳三針」配方。此後,這些配方,經他的弟子彭增福博士(曾是周一謀的醫史研究生,主攻針灸史,發表了多篇有關針灸理論史的文章)的整理,並給予了詳盡的針灸經絡理論闡述,經靳教授審訂,著有《靳三針療法》一書,從此,「靳三針」便在國內外得到了迅速的傳播。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