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豐子愷:這車廂社會就是一部活的好書

假期出門,擠火車大概是躲不開的事。

在擁擠的車廂裡,人難免心煩意亂,要是再碰到一兩個佔座的,爭吵的,估計就要爆炸了。

小車廂,大社會。眾生百態,盡在其中。

豐子愷老爺子很早就寫過這其中的煩惱。假日旅途中,讓這篇文章博你一笑,伴你度過一路艱辛。

旅途要愉快哦~

車廂社會

文 | 豐子愷

1.

我第一次乘火車,是在十六七歲時,即距今二十餘年前。

雖然火車在其前早已通行,但吾鄉離車站有三十裡之遙,平時我但聞其名,卻沒有機會去看火車或乘火車。十六七歲時,我畢業於本鄉小學,到杭州去投考中等學校,方才第一次看到又乘到火車。

以前聽人說:“火車厲害得很,走在鐵路上的人,一不小心,身體就被碾做兩段。”又聽人說:“火車快得邪氣,坐在車中,望見窗外的電線木如同柵欄一樣。”

我聽了這些話而想象火車,以為這大概是炮彈流星似的凶猛唐突的東西,覺得可怕。但後來看到了,乘到了,原來不過爾爾。天下事往往如此。

自從這一回乘了火車之後,二十餘年中,我對火車不斷地發生關係。至少每年乘三四次,有時每月乘三四次,至多每日乘三四次。(不過這是從江灣到上海的小火車)一直到現在,乘火車的次數已經不可勝計了。

每乘一次火車,總有種種感想。倘得每次下車後就把乘車時的感想記錄出來,記到現在恐怕不止數百萬言,可以出一大部乘火車全集了。

然而我哪有工夫和能力來記錄這種感想呢?只是回想過去乘火車時的心境,覺得可分三個時期。現在記錄出來,半為自娛,半為世間有乘火車的經驗的讀者談談,不知他們在火車中是否乍如是想的?

2.

第一個時期,是初乘火車的時期。那時候乘火車這件事在我覺得非常新奇而有趣。自己的身體被裝在一個大木箱中,而用機械拖了這大木箱狂奔,這種經驗是我向來所沒有的,怎不教我感到新奇而有趣呢?

那時我買了車票,熱烈地盼望車子快到。上了車,總要揀個靠窗的好位置坐。因此可以眺望窗外旋轉不息的遠景,瞬息萬變的近景,和大大小小的車站。

一年四季住在看慣了的屋中,一旦看到這廣大而變化無窮的世間,覺得興味無窮。我巴不得乘火車的時間延長,常常嫌它到得太快,下車時覺得可惜。

我歡喜乘長途火車,可以長久享樂。最好是乘慢車,在車中的時間最長,而且各站都停,可以讓我盡情觀賞。我看見同車的旅客個個同我一樣地愉快,仿佛個個是無目的地在那裡享受乘火車的新生活的。我看見各車站都美麗,仿佛個個是桃源仙境的入口。

其中汗流滿背地扛行李的人,喘息狂奔的趕火車的人,急急忙忙地背著箱籠下車的人,拿著紅綠旗子指揮開車的人,在我看來仿佛都乾著有興味的遊戲,或者在那裡演劇。

世間真是一大歡樂場,乘火車真是一件愉快不過的樂事!

可惜這時期很短促,不久樂事就變為苦事。

第二個時期,是老乘火車的時期。一切都看厭了,乘火車在我就變成了一樁討嫌的事。

以前買了車票熱烈地盼望車子快到。現在也盼望車子快到,但不是熱烈地而是焦灼地。意思是要它快些來載我赴目的地。

以前上車總要揀個靠窗的好位置,現在不拘,但求有得坐。

以前在車中不絕地觀賞窗內窗外的人物景色,現在都不要看了,一上車就拿出一冊書來,不顧環境的動靜,隻管埋頭在書中,直到目的地的達到。為的是老乘火車,一切都已見慣,覺得這些千篇一律的狀態沒有甚麽看頭。不如利用這冗長無聊的時間來用些功。但並非歡喜用功,而是無可奈何似的用功。

每當看書疲倦起來,就埋怨火車行得太慢,看了許多書才走得兩站!這時候似覺一切乘車的人都同我一樣,大家焦灼地坐在車廂中等候到達。

看到憑在車窗上指點談笑的小孩子,我鄙視他們,覺得這班初出茅廬的人少見多怪,其淺薄可笑。

有時窗外有飛機駛過,同車的人大家立起來觀望,我也不屑從眾,回頭一看立刻埋頭在書中。

總之,那時我在形式上乘火車,而在精神上仿佛遺世獨立,依舊籠閉在自己的書齋中。

那時候我覺得世間一切枯燥無味,無可享樂,只有沉悶、疲倦、和苦痛,正同乘火車一樣。這時期相當地延長,直到我深入中年時候而截止。

第三個時期,可說是慣乘火車的時期。乘得太多了,討嫌不得許多,還是逆來順受罷。

心境一變,以前看厭了的東西也會從新有起意義來,仿佛“溫故而知新”似的。最初乘火車是樂事,後來變成苦事,最後又變成樂事,仿佛“返老還童”似的。

最初乘火車歡喜看景物,後來埋頭看書,最後又不看書而歡喜看景物了。不過這會的歡喜與最初的歡喜性狀不同:前者所見都是可喜的,後者所見卻大多數是可驚的,可笑的,可悲的。不過在可驚可笑可悲的發見上,感到一種比埋頭看書更多的興味而已。

故前者的歡喜是真的“歡喜”,若譯英語可用happy或merry。後者卻只是like或fond of,不是真心的歡樂。

實際,這原是比較而來的;因為看書實在沒有許多好書可以使我集中興味而忘卻乘火車的沉悶。而這車廂社會裡的種種人間相倒是一部活的好書,會時時向我展出新穎的page來。慣乘火車的人,大概對我這話多少有些兒同感的吧!

3.

不說車廂社會裡的瑣碎的事,但看各人的坐位,已夠使人驚歎了。

同是買一張票的,有的人老實不客氣地躺著,一人佔有了五六個人的位置。看見找尋坐位的人來了,把頭向著裡,故作鼾聲,或者裝作病了,或者舉手指點那邊,對他們說“前面很空,前面很空”。

和平謙虛的鄉下人大概會聽信他的話,讓他安睡,背著行李向他所指點的前面去另找“很空”的位置。有的人教行李分佔了自己左右的兩個位置,當作自己的衛隊。若是方皮箱,又可當作自己的茶几。看見找坐位的人來了,拚命埋頭看報。對方倘不客氣地向他提出:

“對不起,先生,請把你的箱子放在上面了,大家坐坐!”他會指著遠處打官話拒絕他:“那邊也好坐,你為甚麽一定要坐在這裡?”說過管自看報了。和平謙讓的鄉下人大概不再請求,讓他坐在行李的護衛中看報,抱著孩子向他指點的那邊去另找“好坐”的地方了。

有的人沒有行李,把身子扭轉來,教一個屁股和一支大腿佔據了兩個人的坐位,而悠閑地憑在窗中吸煙。他把大烏龜殼似的一個背部向著他的右鄰,而用一支橫置的左大腿來拒遠他的左鄰。這大腿上面的太空完全歸他所有,可在其中從容地抽煙,看報。逢到找尋坐位的人來了,把報紙堆在大腿上,把頭攢出窗外,隻作不聞不見。

還有一種人,不取大腿的策略,而用一冊書和一個帽子放在自己身旁的坐位上。找坐位的人倘來請他拿開,就回答他說“這裡有人”。

和平謙虛的鄉下人大概會聽信他,留這空位給他那“人”坐,扶著老人向別處去另找坐位了。

找不到坐位時,他們就把行李放在門口,自己坐在行李上,或者抱了小孩,扶了老人站在WC的門口。

查票的來了,不干涉躺著的人,以及用大腿或帽子佔坐位的人,卻埋怨坐在行李上的人和抱了小孩扶了老人站在WC門口的人阻礙了走路,把他們罵脫幾聲。

我看到這種車廂社會裡的狀態,覺得可驚,又覺得可笑、可悲。

可驚者,大家出同樣的錢,購同樣的票,明明是一律平等的乘客,為甚麽會演出這般不平等的狀態?

可笑者,那些強佔坐位的人,不惜裝腔、撒謊,以圖一己的苟安,而後來終得舍去他的好位置。

可悲者,在這乘火車的期間中,苦了那些和平謙虛的乘客,他們始終只得坐在門口的行李上,或者抱了小孩,扶了老人站在WC的門口,還要被查票者罵脫幾聲。

在車廂社會裡,但看坐位這一點,已足使我驚歎了。何況其他種種的花樣。總之,凡人間社會裡所有的現狀,在車廂社會中都有其縮圖。故我們乘火車不必看書,但把車廂看作人間世的模型,足夠消遣了。

4.

回想自己乘火車的三時期的心境,也覺得可驚,可笑,又可悲。可驚者,從初乘火車經過老乘火車,而至於慣乘火車,時序的遞變太快!可笑者,乘火車原來也是一件平常的事。

幼時認為“電線同木柵欄一樣”,車站同桃源一樣固然可笑,後來那樣地厭惡它而埋頭於書中,也一樣地可笑。可悲者,我對於乘火車不複感到昔日的歡喜,而以觀察車廂社會裡的怪狀為消遣,實在不是我所願為之事。

於是我憧憬於過去在外國時所乘的火車。記得那車廂中很有秩序,全無現今所見的怪狀。那時我們在車廂中不解眾苦,隻覺旅行之樂。但這原是過去已久的事,在現今的世間恐怕不會再見這種車廂社會了。

前天同一位朋友從火車上下來,出車站後他對我說了幾句新詩似的東西,我記憶著。現在抄在這裡當做結尾:

有的早上早下,

有的遲上遲下,

有的早上遲下,

有的遲上早下。

上了車紛爭坐位,

下了車各自回家。

在車廂中留心保管你的車票,

下車時把車票原物還他。

1935年3月26日

選自《豐子愷散文精品集·車廂社會》

圖片 Pexles

編輯 | MN

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歡 迎 關 注

楚塵文化

楚塵讀書微信號:ccreaders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