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黎瑞剛的“內容引擎”失速,華人文化減持B站過冬?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文/楊靜。

6月10日,華爾街見聞官方微博發文稱,依據有關部門要求,華爾街見聞網站和APP已在 6 月 10 日下午下線整改,恢復時間未定。

類似“華人文化1億元投資媒體遭下線”標題的報導見諸各媒體渠道,早在2016年2月,華人文化(CMC)C輪1億元入資華爾街見聞。

這家被認為娛樂行業內最有實力和資源的文化產業及投資集團,正在低調的發生變化,表現方式之一是比起前幾年高調的投資,減持、退出、所投企業債務危機等動向更多被行業知曉。

“華人文化這兩年確實賣的比投的多,感覺目前的策略是和主業相關的都留著,不相關且又是小股東的都賣了。”一位娛樂產業投資人說。

低調退出B站

華人文化明星投資案例裡,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算是一個。2014年和2015年,華人文化產業基金先後兩次投資B站,B站上市前,另一主體華人文化控股集團又對B站追加了投資。華人文化的掌門人黎瑞剛也曾對媒體表示,B站所代表的年輕文化,是華人文化不可或缺的領域,對華人文化的娛樂布局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但僅僅在B站上市一年後,華人文化卻低調的減持到不再出現在B站的股東結構裡。

4月份,在美上市的嗶哩嗶哩發布財報,細心的分析師從相關公布的資料裡發現,截至2019年3月28日,B站股權結構是:正心谷創新資本(Loyal Valley Capital)持有6.2%股權,及1.8%的投票權;騰訊持有11.9%股權,及3.4%的投票權,為第二大股東,阿里持有B站7.6%股權,及2.2%的投票權,為次於陳睿、徐逸、騰訊的B站第四大股東。啟明創投還持有2.1%股權,及0.6%的投票權。

對比2018年B站上市前股權,曾經持股高達10.8%CMC不見了。B站上市前的股權結構為:CMC持股10.8%,IDG資本持股6.5%,騰訊持股4.4%。很顯然,在騰訊增持B站的同時,CMC、IDG資本過去一年大筆減持了B站。

2018年以來,CMC 資本的投資活躍度逐漸減少,但減持和退出的活躍度卻在增加。IT 桔子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3月底, CMC 資本共有 9 起有公開記錄的退出事件,其中並購退出 3 起,上市退出 6 起。

其中,2018 年是華人文化退出頻率最高的一年,英語流利說、嗶哩嗶哩、趣頭條以上市的方式退出:2018 年 9 月 27 日英語流利說登錄紐交所;9 月 14 日趣頭條在納斯達克掛牌;3 月 28 日,嗶哩嗶哩也成功在納斯達克敲鍾。餓了麽以被並購的方式退出,被阿里巴巴以 9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這些案例看上去都很美好,但翻看資本市場的數據即可看出,趣頭條、英語流利說的市值在上市當日都有不同程度的縮水,2018年嚴酷的市場環境更讓很多上市公司遭遇了破發,上市當日的股價甚至低於上市前的融資價格。這些退出能否為CMC帶來收益,可能還是疑問。

受娛樂寒冬拖累?

到底什麽原因導致華人文化要如此大規模的減持對其產業布局有戰略性意義的B站?

“娛樂內容產業一日入冬讓華人文化感受到了資金的壓力。”上述投資人說,“UME、正午陽光等公司都是高價進入。”黎瑞剛也曾公開表示過,他投資的邏輯之一,就是讓內容成為整個系統的引擎。

於是行業內很多看起來光鮮亮麗又昂貴的公司,都在華人文化的“娛樂大航母”艦隊裡。

電影製作、發行領域有引力影視、東方夢工廠、華人影業三個主體,引力影視的項目主要是中外合拍真人電影,比如2018年暑期上映的合拍片《巨齒鯊》。東方夢工廠主打的則是中外合拍動畫電影,包括《功夫熊貓3》、《Abominable》(中文暫名“珠穆朗瑪”)。華人影業的主營業務是負責一些國產電影的海外發行,經手項目有《戰狼2》、《唐人街探案2》、《羞羞的鐵拳》、《動物世界》等。

影投領域有UME影院。華人文化在2017年9月完成收購UME影院,該影院主打高價高端路線,在北京、上海、重慶等一二線城市的優勢商圈擁有近60家影院,補全了華人文化在電影發行、製作、終端放映的完整產業鏈

影視劇製作領域有正午陽光、邵氏兄弟、無線電視廣播TVB、深藍影業;其中正午陽光作為國產劇質量擔當,推出了《琅琊榜》、《偽裝者》等爆款劇。邵氏兄弟和TVB則一起推動了《使徒行者》、《盲俠大律師》等新港劇的回歸。

綜藝領域有笑果文化和日月星光兩家公司,其中笑果文化的主要作品有《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冒犯家族》等語言類綜藝節目,旗下聚集了李誕、池子、卡姆等脫口秀藝人,內容比較垂直。日月星光的主要作品有《這!就是灌籃》、《24小時》等。

可以說,若不是娛樂行業實屬罕見的低氣壓,華人文化的這些布局配得上黎瑞剛“中國默多克”的稱號,但崔永元大鬧娛樂圈之後,整個行業從2018年6月份開始集體下滑,相關政策及市場變化幾乎堵住了娛樂產業基金退出變現的所有路徑,華人文化重倉持有的娛樂及內容業務板塊可以說都暫時處於凍結狀態,何時以何種方式解凍,尚無明顯時間表。

讓華人文化比較頭疼的應該還有黎瑞剛親自擔任法人和董事長的微鯨科技。

2018年3月,連續有供應商爆料,微鯨科技拖欠款項長期不還。儘管微鯨方面很快就否認了這一說法,稱目前仍舊在還款時間內,並沒有拖欠款項一說。但互聯網電視行業的現狀就在那裡,熟悉行業的人都知道這種通過“低價銷售硬體+內容補貼”的模式問題頻出,隨著樂視TV的崩盤,市場對這種模式的信心更是一落千丈。

微鯨開始以身陷債務危機,遭遇渠道商家投訴,遭遇大額虧損等關鍵詞出現在公眾視野,2018年3月完成公司重組之後,微鯨科技CEO李懷宇辭職轉崗至大股東華人文化控股集團,CEO一職由原微鯨科技COO鄧禮帆接任。微鯨電視與當前的樂視超級電視業務一樣,開始進入盤整期。

“產業+投資”模式考驗整合能力

華人文化在娛樂產業內聲名鵲起的,還有其長期堅持的“實業+投資”模式。這一模式被稱為黎瑞剛的“左右手”。

2018年7月3日消息,華人文化集團公司(CMC Inc.)宣布完成近100億人民幣A輪融資,投後估值近400億人民幣。本輪融資由新股東萬科集團與兩家創始股東阿里巴巴集團、騰訊集團領投,招銀國際資本及其他國際知名金融集團跟投。同時,公司宣布,即日起原“華人文化控股集團(英文名:CMC Holdings)”正式更名為“華人文化集團公司 (英文名:CMC Inc.)”。

有媒體指出,黎瑞剛試圖通過這種“產業+投資”的設置為華人文化大規模的產業鏈布局增加雙保險,基金投資的公司除了上市和並購,還可以讓華人文化集團收購華人文化產業基金長期投資項目,在實現華人文化產業基金背後LP順利退出的同時,也可以完善華人文化集團的產業鏈布局。

黎瑞剛沒有否認:“我覺得上述可能性在未來都還是有的,無非就是看近期回報還是遠期回報,還有就是以財務回報為重還是戰略考慮為重。”

事實上,“實業+投資”模式並非華人文化獨創,聯想、複星、中信、小米以及BAT等大型企業都在實業基礎上,孵化出了一支甚至多支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專業投資部隊。

但這一模式並非沒有風險,實業和投資二者的股東不同,代表的利益訴求不同,基金管理人首要目標是追求財務回報,產業運營者則追求產業戰略發展,二者要遵循的規律不同,因而評判事物價值的邏輯和結果也可能會有很大差異。因此二者之間必須在統一品牌文化和資源互動的同時,在決策、運作、管理等層面保持相互獨立性,一旦破壞了獨立性,這種協同模式可能會產生利益衝突。

黎瑞剛也已經意識到這些。他曾對騰訊《棱鏡》稱,雖然華人文化產業基金和華人文化控股集團兩個團隊在同一棟樓辦公,信息相通,有時也會共同投資同一個項目,但除了他自己作為共同的掌舵者外,兩邊團隊並不重疊,相互之間也沒有任何股權上的關係,“各自根據自身的訴求完全獨立判斷,獨立運行。”

除了在決策環節的磨合,更重要和棘手的當屬投後的整合。華人文化在很多明星項目的投資環節佔據的優勢之一就是黎瑞剛反覆強調的資源統籌和行業互補,一旦這些整合環節的配置沒有落實到位,華人文化對被投企業的吸引力也會大打折扣。

黎瑞剛也曾經表示過華人文化並非以價格取勝,他更想運用資本的力量把市場蛋糕做大,從產業投資的角度豐富整體布局,進而推動整個產業格局發生變化。華人文化想要的是以體系化的方式獲得回報,因此華人文化多投資戰略型項目,類似夢中心、東方夢工廠、微鯨電視等。問題在於,這種類型的項目並沒有那麽容易退出。

從產業鏈的布局者、組盤者變成孵化者、運營者,應該不是黎瑞剛和華人文化想要的變化趨勢。

2018年那場百億融資完成後,黎瑞剛表示:“伴隨技術顛覆驅動著內容消費形態的不斷演進,全球的媒體與娛樂行業正在發生著新一輪的調整和變革。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和消費市場之一,中國擁有充分的潛力催生和孕育具有廣泛影響和綜合實力的新一代大型媒體與娛樂產業機構。華人文化始終秉承對品質內容和創新技術的信仰,在內容與平台、線上與線下、境內與境外推進戰略布局和運營,在獲得新老股東的鼎力支持下,將繼續朝著戰略願景勉力邁進。”

為實現這一目標,黎瑞剛需要時間,華人文化的產業鏈協同也需要時間,只是市場瞬息萬變,黎瑞剛和他領導的華人文化能否及如何爭取到這些時間尚是未知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