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世界第四大灣區來了!

2月18日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這一紙文件,將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的合作發展藍圖勾勒清晰。

綱要提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區域內生發展動力進一步提升,發展活力充沛、創新能力突出、產業結構優化、要素流動順暢、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大灣區內市場高水準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區域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對周邊地區的引領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

在這張藍圖下,國家從城市發展、科技創新、金融資本,營商環境等多個重要領域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發展勾畫出具體方向。新頒布的規劃有哪些亮點?與世界其他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又有何優勢?

開放程度更大,科創意義更突出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主要有三大亮點:

第一,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中國全面開放背景下的重要舉措,此次規劃進一步體現了中國擴大開放的意圖和決心;

第二,作為“一國兩制”的新實踐,綱要中所強調的融合發展,將使港澳地區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

第三,與長江經濟帶等其他區域發展規劃相比,此次規劃更加強調科技創新在區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未來的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科技創新資源的聚集地。

根據綱要,未來粵港澳大灣區要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並大力推進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在接受採訪時亦表示,這樣一種設計將使粵港澳大灣區在未來形成一系列高端產業集聚,為其成為全球創新高地打下基礎。

張建平認為,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經濟發展十分活躍,互聯互通也保持高度國際化水準。在此次綱要的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異塵餘生和帶動作用將進一步加強。

此外,綱要提出,未來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綠色低碳、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張建平表示,在此戰略目標的指引下,未來的粵港澳大灣區將對全球高端人才具有強大吸引力。

發展優勢明顯,但差距仍存

除了粵港澳大灣區,世界著名灣區有三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

舊金山灣區的主導產業是信息產業和生物醫藥,最有代表性的是矽谷。紐約灣區的核心產業是金融,文化藝術產業也很發達。東京灣區的代表產業是高端製造,造船、鋼鐵、汽車、精密儀器等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

那麽,與上述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在何處?

陳耀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制度優勢和綜合優勢。

具體來說,在“一國兩制”制度引導下,粵港澳大灣區將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活力相結合,兩種制度“雙輪”驅動共同發力,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灣區提供制度優勢。

另一方面,粵港澳大灣區結合粵港澳三地各自的比較優勢形成綜合產業聚集區,綜合優勢明顯。

在張建平看來,與世界其他三大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的規模優勢十分突出。無論人口規模,還是貿易、物流、經濟總量規模,粵港澳大灣區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

除了規模優勢和系統性綜合優勢,張建平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後發優勢也很明顯。

“此次規劃更加強調科技創新的作用,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將在上述兩大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目前中國在5G、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通訊裝備等領域已達到與發達國家匹配或競爭的水準,在新規劃的指導下,粵港澳大灣區的後發優勢會進一步凸顯。”張建平說。

同時,張建平也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均GDP、服務業水準以及世界五百強企業數量等指標與世界三大灣區相比仍存在差距,整體水準依然不夠高,但通過此次規劃的頒布,這些差距將逐步縮小。

來自:中國新聞網

作者:馮玲玲

編輯:郭凌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