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人可以喝酒嗎?控制血糖,這件事要知道

喝酒是十分常見的交際活動,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遇到需要喝酒應酬的場景。但對於患有一些疾病的人來說,喝酒卻要謹慎。特別是糖尿病患者,飲食需有所限制。那麼,糖尿病患者究竟能不能喝酒?

糖友飲酒,危險在哪?

酒精最主要的成分為乙醇,進入人體之後,大多數會在小腸被吸收,並在肝臟進行代謝。

而肝臟作為糖代謝很重要的一個器官,可將體內多餘的葡萄糖轉換成甘糖儲存。當血糖下降時,還可以將甘糖轉化成葡萄糖,從而保證血糖的穩定。不過,如果長時間喝酒,就容易引起肝功能異常,進而對甘糖儲備造成影響,導致血糖控制出現問題。

同時,還需注意的是,如果飲酒不當,如大量喝酒等,就算僅有一次,也易威脅糖尿病人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危害生命。

喝酒如何影響血糖?

對糖尿病人而言,空腹血糖、餐後血糖控制都很重要,但酒精恰恰會影響這兩方面。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的維持主要依賴於肝甘糖的降解及甘糖異生。而如果空腹時大量喝酒,就會阻礙甘糖異生;加之人體處在空腹或飢餓狀態時,肝甘糖存儲不足,也容易導致肝甘糖衰竭,進而出現空腹低血糖的現象。

2、餐後血糖

在餐後喝酒,也會對胰島素分泌造成刺激,引起血糖下降,誘發餐後低血糖反應。此外,患上糖尿病的人,還經常患有高脂血症或高尿酸血症等疾病。這種情況下大量飲酒,如果再配以其他高脂、高熱量的食物,會使血脂越來越高,促使血管堵塞;而喝酒,特別是啤酒,更會干擾尿酸排泄,誘發痛風。

糖尿病人可喝酒,但要注意一點

喝酒雖有眾多弊端,但也並非所有糖尿病人都得禁止。

目前認為,早期、病情較輕、血糖控制平穩(空腹血糖在7.8毫摩爾/升以下)、不使用胰島素或胰島素促泌劑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在醫生指導下可以適量喝一些酒。少量喝酒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其中,葡萄酒抗氧化作用較強,可以作為糖尿病人喝酒的首選,而濃度高的白酒、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等烈性酒,以及熱量較高的啤酒,則要忌喝。另外,每次飲用不宜過量,控制在50毫升以內為佳,每周也最好不超過3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