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傳承創新中醫文化 助力「長壽梅州」建設

梅州市第二中醫醫院是梅州市第一家三甲中醫醫院。

市民在接受中醫理療。

梅州市第二中醫醫院裡,隨處可見的中醫藥文化介紹營造濃鬱的中醫氛圍。

蕉嶺縣三圳鎮九嶺村衛生站中醫閣,村醫生羅平正在為病患做中醫理療,此時健康一體機突然響起來,傳來村民的聲音。「我的腿有點不舒服,你能過來一趟嗎?」羅平一邊進行著手頭的工作,一邊回復:「一會兒過去。」

這是梅州中醫藥工作中常見的一幕。利用「互聯網+」建立終端到村入戶的一體化資訊系統,基層醫療機構高效快捷地收集和處理村民健康資訊。

傳承、創新、發展,這是梅州推動中醫藥事業的關鍵詞。通過不斷挖掘和利用自身特有的資源稟賦,梅州緊緊抓住全省生態功能區的發展定位,把中醫藥事業作為「保民生、促發展」的一項重要推手,推動基層中醫藥工作向好、向深發展,助力「健康梅州」和「長壽梅州」建設。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張柳青

通訊員 徐曉丹 廖媛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關鍵詞 優勢

群眾基礎深厚

中醫藥多項數據高於全省平均水準

每天,位於五華縣安流鎮東禮村西坑的衛生站裡熱鬧非凡,「粵M」「粵D」「粵E」甚至「閩F」「贛B」等車牌的車輛停滿了鄉間小道。診所內,眾多病患圍繞著鄉村醫生劉奇蘭。「劉醫生,我把我媽帶過來了。」彭國產從汕尾陸河而來,他母親半年前因年齡過大,骨髓造血功能下降,腿腳不受控制。「上次我帶朋友過來看病,吃了幾服藥後,他身體明顯好轉。」

從全國各地甚至海外來到梅州看中醫並非個例。省名中醫、梅州市第二中醫醫院副院長、針灸科主任醫師溫乃元的門診裡,時常有華僑打「飛的」前來看病。印尼華僑黃耀先就是其中之一。黃耀先因2015年患上面癱,在當地接受治療癥狀改善不明顯,經親戚介紹,來溫乃元處求醫,並逐漸康復。此後,黃耀先每次回到梅州都要到溫乃元的診室裡接受針灸治療。「中醫『治未病』,預防疾病發生,對身體有好處。」黃耀先說。

梅州是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全市森林覆蓋率、空氣品質優良率居全省第一,水質達標率穩居全省前列。物種資源非常豐富,到處都有中藥材種植的絕佳基地。優良生態環境、良好中醫藥氛圍,鑄就了梅州「長壽客都」的美譽。

在梅州,百姓素有「愛中醫、信中醫、服中藥」的傳統。客家人從中原遷徙而來,也將中原古風及中原民間醫藥和保健的精華帶到了南方地區,千百年來一直保存著中醫養生的習慣。不僅對中醫藥治療接受程度較高,飲食上,客家人也有將一些中藥材用作食材的習慣。

而今,曾經良莠不齊的中醫診所日漸規範,民間中醫師需通過考試持證上崗,市級、縣級、鄉鎮級、村級四級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均設有專門的中醫科、中醫館等。2017年,全市中醫藥門診量897萬人次,佔總數的42%。中醫藥門診量、中醫院門診和住院人數的佔比分別高於全省平均水準,均居全省前列。全市醫療衛生機構3198個,中醫類佔60%。每萬人口擁有中醫執業(助理)醫師4人,超過省平均水準0.9人,居全省前列。

「梅州發展中醫藥事業的優勢明顯,這裡中醫藥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群眾基礎深厚。」梅州市衛計局相關負責人說,中醫藥經過幾千年生生不息,至今仍然在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服務需求,將為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關鍵詞 傳承

成立醫學科學院

聘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為首批專家

走進梅州市第二中醫醫院,「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振興祖國中醫藥事業」的橫幅掛在最顯眼的地方。環顧院區環境,在高大綠樹之間,長亭、水池、古色古香的建築裝飾、遍布四處的中醫藥文化介紹裝點著醫院。

今年3月,梅州市第二中醫醫院經過3年的不懈努力,成為梅州市首個獲得「三甲」稱號的中醫醫院。五華縣、平遠縣也在去年成功創建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縣。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梅州各級政府對於梅州中醫藥事業的支持。2017年,梅州市印發了《梅州市加快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實施方案(2016—2020年)》,同時頒布了《梅州市「十三五」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梅州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服務能力再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等。

依照上述實施方案,梅州市積極推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的提升、中醫醫院提升改造、「中醫館」建設提檔更新等。目前,梅州市各級各類中醫醫療衛生機構近2000個。其中中醫醫院9間,實現了市、縣中醫醫院全覆蓋,「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實現縣(區)全覆蓋;中醫類別(含中西醫結合)村衛生室1705個;基層中醫館133個,實現了中醫館城鄉全覆蓋。

出生於中醫世家,長大後繼承了父母的事業的梁文勝是梅江區城北鎮楊文村衛生站的主治醫師,從前他只是村裡的一名「赤腳醫生」。這一身份的轉變,梁文勝花了20餘年。

雖然乾了一輩子中醫,積累了很多實用經驗,在當地也小有名氣,但梁文勝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處於無證行醫的尷尬局面。近年來,政府對鄉村醫生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在梅州市衛計局的統一組織下,梁文勝參與了培訓和考試,並順利拿到證書,獲得行醫資格。

與梁文勝一樣,參加培訓並通過從業合格證考試的民間中醫還有許多。

與西醫的學校教育培養不同,中醫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屬於民間拜師學藝的形式,民間散布著許多中醫藥大師。為了更好利用民間資源,挖掘民間中醫藥人才,梅州市積極組織中醫藥有一技之長、師承和傳統醫學確有專長人員參加資格考試,2015—2017年共有131人通過考試獲得資格證書。

此外,2017年,梅州市委市政府頒布《關於加快人才發展的意見》,把中醫人才培養納入「人才新政20條」範疇,成立了擁有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梅州市醫學科學院。連續舉辦了3屆全市中醫藥業務管理骨乾補習班。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梅州將成為中醫人才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大舞台。」梅州市衛計局相關負責人說。

關鍵詞 創新

研發中藥製劑

開創公立民營共建中醫館模式

今年9月底,梅州市人民醫院-廣東省葛洪中醫藥研究院中醫藥產學研合作基地正式啟動。該基地旨在聯合進行中醫藥領域的科學研究,「廣東省葛洪中醫藥研究院產學研合作基地的成立將有力推進中醫醫療保健、科研教育、文化產業『三大基地』建設。」梅州市人民醫院院長鍾志雄說。

該基地將在促進名老中醫經方驗方轉化為臨床協定處方、中藥院內製劑、中藥膏方等成果應用方面發揮作用,同時通過邀請專家指導、外派人員學習等多種方式開展中醫適宜技術項目。還將通過中醫藥現代化設備開展治未病體質辨識、連接基層醫療機構,實現梅州地區人群多發病、常見病數據收集,專家用藥分析等多項功能。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在春秋戰國時期已基本形成中醫理論。幾千年來,中醫在傳承中發展,以適應不同時期不同病種診治的需要。在創新中發展,這也是梅州中醫藥研究的方向。

「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重要的生態資源和優秀文化是中醫的五種資源優勢。」梅州市衛計局相關負責人說,中醫的五種優勢為它適應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需求打下了基礎。「在梅州,針對客家人常見多發病,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也有了新的方向。」

截至目前,梅州市研發醫院中藥製劑105種。其中梅州市中醫醫院產品結腸康片、鼻炎消炎片、疏絡片等療效確切;市第二中醫醫院濕滯片、通絡片、固腎壯骨片和小兒科系列藥水等深受群眾歡迎。

現代科技也被運用到中醫治療中。蕉嶺縣正在試點「互聯網+健康管理機」,一端在患者家,另一端則在基層醫療機構中,通過手機APP上傳數據到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和村民可以隨時了解健康資訊。目前,蕉嶺以縣中醫醫院為依託,在全縣8家鄉鎮衛生院、69個村衛生站配備具有中醫體質辨識、慢性病管理功能的「互聯網+健康管理機」,為老百姓免費提供血壓計、血糖儀、健康機器人檢測服務。

為了加強機構管理,梅州市還在中醫管理制度上創新。頒布了《梅州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分級管理方案》,每3年為一個周期,實行動態管理。目前梅州市確定了「五星級」中醫館15個,「四星級」38個,「三星級」74個。此外,民營資本與公立中醫院共建中醫館的模式,在梅州得以實現。梅州市中醫院與嘉祥同仁國醫館攜手共建中醫醫聯體,市第二中醫醫院與本草堂國醫館建立醫聯體協作體系。

關鍵詞 發展

制定「1+2+3」發展模式

打造百億元中醫藥健康服務產業

一邊旅遊,一邊養生並不是夢。位於梅縣區鬆口鎮的南壽峰健康產業園,除了擁有珍貴的藥材外,還劃分了兒童、女性、男性、老人等不同年齡層、不同性別的養生區,以及遠程診斷、預建的抗衰老養生基地等為人們健康「把脈」。

在梅州,像南壽峰健康產業園般將自然生態、中醫藥文化、旅遊等結合起來的新興產業還有許多。梅縣雁鳴湖旅遊度假村、豐順縣留隍鹿湖溫泉度假村等在中醫藥健康養生旅遊方面初具規模。廣東恆祥醫藥有限公司擬建設醫養結合中醫院旅遊示範區。

除此之外,梅片樹、仙草、崗梅等特色中藥材品種,以及金銀花、淮山、青蒿、佛手、菊花等傳統中藥材品種的種植也在梅州逐漸興起。目前梅州市中藥材種植面積10萬畝,產值19.7億元。種植面積較大的有平遠、梅縣、豐順。

「產業化是梅州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方向,也是『健康梅州』『長壽梅州』的必要手段。」梅州市衛計局相關負責人說,梅州市明確了中醫藥產業的發展目標,即打造一批中醫藥健康服務示範品牌,全市南葯種植總面積達到50萬畝,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建立以中醫醫療、養生保健和中醫藥健康服務協調發展的服務網路,成為梅州市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

為此,梅州將以提升中醫藥服務水準和發展具有中醫藥特色的健康產業為核心,通過制定實施一個全市性的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加強「中醫藥+平台」「中醫藥+產業」兩大支撐,創新建立頂層設計、產業融合、能力提升三大機制,加快構建政府主導的協調發展、中醫藥特色健康產業以及中醫醫療服務的三大體系。「通過這種『1+2+3』的發展模式,著力補齊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的短板,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大力發展中醫藥特色健康產業。」上述負責人說。

由發改局牽頭制定的《梅州市中醫藥健康發展規劃》,將「中醫藥+南葯種植」「中醫藥+健康養老」「中醫藥+健康旅遊」「中醫藥+健康養生」等健康產業融入社會經濟發展戰略,作為加快推進梅州市經濟轉型更新的重要力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

「我們將緊緊依託現有資源稟賦,充分利用生態資源和自然條件優勢、悠久的客家中醫藥傳統文化優勢、完善的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優勢以及豐富的中醫藥文化旅遊養生資源優勢,進一步推動我市中醫藥健康事業實現高品質發展。」梅州市衛計局相關負責人說。

■樣本

蕉嶺縣??

8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全覆蓋

「真方便,現在走路都不怎麼痛了。」68歲的陳秋香曾一度為自己的腰椎增生四處奔波做中醫理療,現在,她走出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中醫理療服務,理療效果也有保障。

近年來,蕉嶺縣8個鄉鎮衛生院有序進行中醫館全覆蓋建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優」的轉變,中醫館已成為群眾養生調理和康復治療的首選場所。

一直以來,中醫藥服務能力都是鄉鎮衛生院的短板。近年來,蕉嶺縣不斷推動「中醫服務基層化」的延伸工作,投入2000多萬元,實施全縣8個鎮衛生院中醫館服務能力再提升建設,整合中醫綜合服務功能,打造含中醫康復區、中醫診療區、中醫保健區的中醫綜合服務區。

目前,蕉嶺縣能夠運用6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項目數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達到100%,門診量比增15.5%,住院比增13.6%,中醫處方佔處方總數43.3%。能夠運用4種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項目的村衛生站達95%。

梅州市人民醫院??

大型綜合醫院內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

今年9月底,梅州市人民醫院-廣東省葛洪中醫藥研究院中醫藥產學研合作基地正式啟動。該院與廣東省葛洪中醫藥研究院合作,以科研創新和臨床需求為導向,以中醫藥學研究課題與成果轉化為紐帶,以產學研協同創新為路徑,整合各方優勢資源,打造中醫特色品牌,助力梅州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廣東省葛洪中醫藥研究院產學研合作基地的成立,將有力推進中醫醫療保健、科研教育、文化產業「三大基地」建設。合作基地計劃通過共建共享、牽手幫扶等多種方式,加強對下級醫療機構的指導,形成以梅州市人民醫院為龍頭,連接基層醫療機構,提升梅州地區中醫藥服務能力的醫聯體。

梅州市第二中醫醫院??

梅州首個三甲中醫醫院

今年初,梅州市第二中醫醫院順利晉陞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成為梅州市首個獲得「三甲」稱號的中醫醫院。該院創辦於1958年,是梅州中醫醫療、教學、科研的基礎和龍頭部門,被列為「全國示範中醫醫院」和「廣東省中醫名院」。近年來,醫院在發揮中醫藥優勢、中醫人才培養、特色專科建設等方面全面發力,將中醫精神融入診療實踐,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傳統中醫、現代診療、急診、科研、康復、養老於一體的現代化中醫醫院。

該院內共有編制病床620張,專業技術人員730多人,具有中、高級職稱的人數達199人,設有骨傷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20多個科室。其中骨傷科、針灸科兩個專科被確定為廣東省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部門,中醫內科被列入梅州市級重點專科建設部門。擁有省級名中醫2人,市級名中醫3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