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正確運用心肺復甦救助有需要的人

我們今天聊一個恐怖的話題,和一個充滿希望的話題——猝死和心肺復甦。

猝死,也許聽這個詞很恐怖,而且離自己挺遠的,但是如果你打開新聞,時不時的跳出來某一個名人突然間死亡,比如高秀敏,古月,梁左,侯耀文,遼寧艦的總設計師羅陽,兩會期間的杭州市市長,包括上海市高院的副院長鄒碧華,都是突然在24小時內或者幾分鐘之內死亡。猝死的原因90%是心源性的,主要是心臟病,特別是心肌梗死引起的。我國幾年前的數據是每年有54.4萬人猝死,換算成365天除一下,每天有將近1500個人猝死。如果你身邊有一個人突然倒下去,你有沒有辦法來做心肺復甦把他救活,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

其實有關如何把人「喚醒」,自古以來人們都一直在探索。以前所謂的「救命術」,是嘶叫,推搡,甚至鞭子抽,掐人中等等的方法。我看過一個最極端的例子是在18世紀,用往人的直腸裡面灌煙草的方法,希望能把病人喚醒。其實所有的這些方法並不能改變猝死的結局,只是希望通過神經、氣味、疼痛等各種刺激把這個突然倒下的人叫醒。而能叫醒的人往往不是心源性猝死,可能只是暈厥。所以現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之中廣泛的傳說,用拍打的方法就可以把人弄醒,可以救人一命,這些都是沒用的,反而會耽誤病情。

真正的現代心肺復甦術,比如口對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壓,一直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才成形,並且開始推廣。50年代時,心肺復甦(CPR)之父PeterSafar推廣口對口人工呼吸。到了60年代,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三位美國教授發表了一篇論文,說胸外按壓可以起到心肺復甦的作用,然後共同進行推廣。標準的心肺復甦流程,叫A-B-C。A就是airway——開放氣道;B是breathing——人工呼吸;C是circulation——胸外按壓,建立循環。以此才有現代的心肺復甦技術。

那麼有了「A-B-C」,

是不是很多人都能救活了呢?

還不行,因為很多人的心臟驟停,猝死,都是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律失常就是心臟「亂跳」,其中有一種很嚴重的心律失常叫室顫,直接危及生命。如何才能解除室顫?要電除顫(Defibrillation)。我們經常在電視、電影裡能看到的「電擊」,「嘣」的一聲,人會跳起來的那種。第一次電除顫是在1788年,在英國有個醫生叫Kite,他在英國皇家救援溺水協會的年鑒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報導了他給一個從樓上摔下來突發心臟驟停的三歲孩子做電除顫,最終把他救活了的事。這是200多年之前的事,隨著電除顫技術的逐漸發展,有了各種電除顫的機器。現在去國外旅遊,可以看到很多機場、大型的商店、公共場合、包括學校,都會在牆上掛一種機器叫AED,就是體外自動除顫儀。有了AED以後,我們可以在第一時間對病人的心律失常進行治療,通過除顫的方法喚醒他自己的心跳。在公共場合配備AED已經是一個社會文明的一個標誌。

有了這樣的東西,當時就有一個標準的流程叫A-B-C-D方案。電除顫在心肺復甦流程當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實有時候D-C-A-B更好。當你目睹一個人突然倒下,出現心臟驟停,這時候馬上電除顫,他復甦的成功率,也就是能被你救活的幾率更高。如果你發現時病人已經倒在地上了,那麼先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然後再電除顫。

心肺復甦在國際上有「指南」進行規範與指導,它每五年更新一次,每次更新都會進行調整。比如說按壓的次數,以前認為是15:2,也就是按壓15次,吹2口氣。後來發現按壓次數不夠,所以最新的指南規定是30:2,按壓30次,吹2口氣。頻率是多少呢?以前說心臟1分鐘跳60次就夠了,所以建議按壓60次。後來發現按壓的頻率也不夠,因為按壓在外面的胸廓,通過胸廓來擠壓心臟,其實每一次按壓心臟不能像正常跳動那樣泵出足夠的血,而是只能泵出1/3的血,所以一分鐘按60次肯定不夠,最新的指南規定要超過100-120次每分鐘。還有按壓的幅度,一個有效的、標準的胸外按壓要讓病人的胸骨下降5-6厘米,只有到達這個幅度才能達到通過胸腔的壓力擠壓心臟,所以做心肺復甦是很累的。你想,一個人按壓30次,然後吹2口氣,還要開放氣道,分身乏術。一般來說,國際上規定,如果有兩個人替換的話,2分鐘就要換一次,要不然會非常非常累,不能持續做,那復甦也成功不了。

有沒有看到過「砸心臟」來把人救回來?這雖然也是電影、電視裡面的橋段,但也有一定的作用,如果看到一個人突然倒下去,身邊又沒有除顫儀,可以在心臟的位置打一拳、兩拳,最多兩拳,能起到一個除顫的作用。因為砸下去的時候會產生30焦耳的電能,有可能一「砸」心臟就恢復跳動來。但是如果砸兩下沒有用就不要再砸了,再砸就是浪費時間,還是得馬上做標準的CPR流程。

標準的流程也在不停的變化。如果現在碰到一個人在你面前倒下去,口吐白沫,你會先想他會不會有愛滋病或者別的傳染病?要不要救他呢?一猶豫,時間就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而一個人從倒下到大腦全部死亡只要四分鐘,一旦你猶豫不決,他就沒救了。所以為了打消顧慮,現在國際心肺復甦指南提出:你不想吹氣也可以不吹,hand only——只要按壓就是對的。所以國際心肺復甦指南把以前的A-B-C換成了C-A-B,也就說按壓比吹氣更重要,而D(除顫)還是最優先的。

其實每一次指南的修訂或者理念的更新,都伴隨著很多人的不幸,這個不幸不一定都是發生在病人身上的,有時候也會在醫生身上發生。心肺復甦之父PeterSafar教授的女兒有一次急性哮喘發作,送到醫院後,由於搶救時間過長,腦缺氧嚴重,變成了植物人。所以他又提出來一個新的概念叫「心肺腦復甦」,就是在心肺復甦的同時盡量保護好大腦,不要讓它缺氧,不然你把人救活,而大腦死亡了,也是沒有用的。

講了關於猝死和心肺復甦這個沉重的話題,我要告訴大家,如果你積極地去救助,我們目前能夠獲得的最好結果是:有40%的人能被救回來。但是非常不幸地告訴你另外一個消息,那就是我們現在成功率可能還不到2%,非常小,所以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

部分圖片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