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與文學展開跨學科對話的藝術、宗教、哲學和當代技術

新時期中國比較文學“複興”四十年,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方法論建構方面則略顯滯後。如何借助新論域的開拓來推動方法論的探索和提升,是當下比較文學學科建設面臨的重大問題。於2018年12月15-16日,由國家重點學科上海師范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點暨《國際比較文學(中英文)》編輯部聯合主辦的“跨學科對話與平行研究”首屆論壇舉行。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六十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聚焦於比較文學平行研究和人文科學內的跨界問題,深入探討學科發展的方法論建設。

論壇開幕式由上海師范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紀建勳副教授主持。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前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院長楊慧林教授首先致辭,楊教授高度評價上海師范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點所取得的優異成績,並對論壇以跨學科和平行研究為著眼點來尋求比較文學方法論新路徑的做法深表讚賞。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點負責人暨本次論壇的總召集人劉耘華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辭,劉教授指出,新時期中國比較文學“複興”四十年,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方法論建構方面則略顯滯後,而本次論壇的舉辦,主要是期冀借助新論域的開拓來推動方法論的探索和提升,從而為上海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一流學科建設貢獻綿薄力量。本屆論壇共設“文學與藝術”、“文學與宗教”、“文學與哲學”和“文學與當代技術”四個分論壇,在兩天的時間內共進行了32個相關領域的主題報告,展示了文學與哲學、宗教、繪畫、電影、生態、科技、法律等學科交流碰撞所激發的火花。

“跨學科對話與平行研究”首屆論壇

一、“文學與藝術”分論壇

荒野審美與藝術鑒賞

來自廈門大學的代迅教授在《荒野審美意識的邏輯發展》發言中追溯了中國古代以荒野為主體的自然景觀審美,並和西方視域下的自然審美及荒野審美進行了比較的歷史分析,並結合卡爾松的“肯定美學”等激進的美學觀念,指出荒野審美對“無功利性”感知方式和“距離說”等審美慣例的打破,將有可能發展出不同於藝術美學的荒野美學,對中國當代主流的實踐派美學形成實質性的挑戰。上海大學劉旭光教授的報告則以《論析藝術作品的方法與經驗藝術作品的過程》為題,分析歸納了自古希臘柏拉圖與亞裡士多德以來,左右人們解讀藝術作品的三種主要經驗方式,並歸納其各自缺陷。進而在英伽登“四層次說”的基礎上,引申出了經驗藝術作品的物質媒介層、形式語言層、意象客體層和形上意蘊層,建構了一個具有創見性的五步經驗藝術作品基本模式。楊乃喬教授的報告《從“Kassel Documenta”到“藝術文獻展”——在中國漢語語境下誤讀與誤譯生成的新藝術觀念》梳理了“Documenta”作為拉丁文源語及其所攜帶的文化觀念,並從語源學與翻譯研究的角度就 “藝術文獻展”這個術語的翻譯及創造性詮釋的現象進行了精彩的闡述。 他指出,中國美術界在漢語語境下對“文獻”的誤讀與誤譯,豐富性地擴大了“Kassel Documenta”的策展藝術觀念,推動了中國當代藝術在困境中開辟新路。

後人類與電影哲學

華東師范大學薑宇輝教授的報告題為《後人類,加速與幽靈時間》,回顧了“加速主義”(accelerationism)及其理論基本脈絡:“機器作為異化的力量——機器作為欲望之生產——機器作為整合/轉化之平台”,繼而介紹並強調具有啟發性的“幽靈時間”概念。同樣來自華東師范大學的吳冠軍教授則以《後人類主義和電影哲學》為題展開了討論,他運用麥茨的理論提出電影成為了社會生活內部被合法打開的一個“漏洞”——“現實”中所不被允許的各種“更瘋狂”的東西。而電影在晚年的拉康與德勒茲的推動之下,從後人類主義角度重鑄了電影的哲學基礎:“電影是真的:一個故事是一個謊言”,“電影對於講故事的藝術而言,就像真理對於說謊”等。

影像與意義

江蘇師范大學馬凱臻教授的發言名為《比較視域下漢畫像石藝術的視覺方式分析》從視覺文化的基因庫中提取“拆半表現”、“物象倒置表現”兩類經典的視覺方式,並追尋由此形成的視覺方式與解碼方式,從而實現了對漢畫像石這一個人類視覺方式的比較研究。上海師范大學牟春副教授的報告題為《影像帶來的兩重視覺的發現——談左拉的》,她從影像內涵的不穩定性與恆常性的兩重視覺發現的角度及塞尚對統一意義的追求來重看左拉的小說《傑作》,詮解其何以導致左拉與塞尚友情決裂的這一“公案”。上海戲劇學院施錡副教授的報告題為《‘雙樹’何托:元代畫家群體的一類獨特語匯》,她指出在藝術史中一般認為“李郭”傳統中的“寒林”“蟹爪樹”“雙松”在日後的繪畫中被一再地複製與呈現無非是“李郭”傳統在後世的延續,但是事實上其在不同階段有著充滿活力的演變,並進一步結合曹知白等人的相關畫作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二、“文學與宗教”分論壇

中西跨文本互釋

山東大學李熾昌教授的報告為《黑暗之災與光的創造:以中國視角下的災異概念——閱讀105:26-36》。李教授基於漢代把自然災害和異常天象視作對統治權力的警戒與對暴政之懲罰的的兩級災異觀,提出一種跨文本詮釋希伯來《聖經》的方式。他由漢儒天人感應觀念來重新審視《出埃及記》,指出“黑暗”之災的降臨不僅是為了彰顯上帝無上的權柄與天威,更具有審判埃及和拯救以色列流亡困境的雙重意義。這種宗教和世界秩序之間的關聯的顯露指向了《聖經》文本核心的社會政治維度。南京大學成祖明教授的報告題目為《家國同構:一個祖源神話的母題比較》。成教授用德國聖經學家赫爾曼·袞克爾(Hermann Gunkel)的形式批評理論對《詩經》中《玄鳥》和《生民》作了文本內容與敘事結構上的分析,展現了古老神話在文明發展的社會變遷中,出於統序建構和敘事合理化的需要,存在一個不斷層累演進的過程。並將殷周祖源傳說在流變與整合中逐步投射出的天下一統的國家秩序觀念,與希伯來聖經中祖源敘述中體現出民族宗教秩序觀作對比,揭示二者建構轉變的可能歷程。武漢大學張思齊教授作了題為《理雅各的道學研究與易學貢獻》的報告,梳理介紹了 19世紀英國傳教士理雅各對中國典籍的翻譯成果,指出他對中國道教文獻和《周易》文本所作的譯介工作天然具有一種跨文化、跨宗教的比較視野,體現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中跨文化比較研究的優越性。

宗教信仰與文學敘事

複旦大學劉平教授在其《在跨文本對話中打開兩個‘摩西’——莫言新作〈等待摩西〉研究》的發言中,將莫言的短篇小說《等待摩西》與古代近東經典《希伯來聖經》進行跨文本的對讀,把作為小說主人公的東北鄉人柳摩西與以色列人摩西在各自時空中起伏跌宕的生命行跡歸納比較,由此建構起兩種不同敘事中人物靈魂歷程上的對稱關係。並更進一步地發掘出小說借助對女摩西馬秀美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作者自身在歷史的轉折點上面對時代困境對如何安頓個體靈魂的思考。蘭州大學文學院的張同勝教授的報告題目為《水滸人與摩尼教》,他以文學敘事和宗教教義的關係為闡釋框架,通過對摩尼教、彌勒教、白蓮教等民間宗教源流的考鏡,透視水滸好漢行跡和摩尼教義之間密切的邏輯關聯。濟南大學文學院的劉麗霞教授在其《中國現代基督教文學的本色化探索》的發言中,以趙紫宸的《民眾冒險聖歌集》、山東泰安馬莊的耶穌家庭詩歌、趙紫宸與廉建中寫作的基督教舊體詩、以及許地山的小說《玉官》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技藝或思想為例,考察近代一批知識分子以教徒身份提倡並實踐基督教文學所做出的本色化努力,深化了當代對中國基督教文學自身建設的思考。

經義詮解與神名考辯

中國人民大學張靖研究員的發言為《翻譯與基督教中國化:〈羅馬書〉3:21-26的兩個詞語翻譯為例》。以基督教發展過程中不同的歷史處境來考察《兩個希臘語詞“dikaiosune theou”和“pistis christou”的詞源和詮解歷史。她指出雖然通行本中文《聖經》一般把前者譯為“上帝的公義”,後者譯為“因信耶穌基督”,但簡單的翻譯下都蘊含著一個肇始自“保羅新觀”出現的“因信稱義”問題。上海師范大學紀建勳副教授的發言題目為《明末“天主”考》。他的報告通過對利瑪竇《天主實義》、羅明堅《新編西竺國天主實錄》、《葡漢辭典》、《中國詩集》與范禮安的《日本要理本》等原始文獻之間錯綜複雜關係的搜剔耙梳,追溯明末“天主”譯名的真正源頭。進而以“天主”譯名的考詮來認知與反思中西文化融合的一些基本規律,發掘這一經典案例對當今比較文學/比較宗教學的方法論的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院長楊慧林教授以《互為方法的比較文學與宗教學》所做的發言對本場分論壇從方法論意義上給出了最好的總結。楊教授首先以西方著名宗教學家麥克斯·繆勒(Max Müller)和中國中古史研究大家陳寅恪先生談宗教與思想的話語引入,指出比較是一種認識他者和了解自身的最好方法,跨學科的對話並非會導致互相淹沒或抵消,而是能夠批判自我中心的幻想,孕育出更具有建構性的理論方法。最後,楊教授通過對一個宗教學研究中“關聯性”(correlation)概念的介紹,呼籲人文學科研究打通現有界限,重視並激發在不同文化之間,不同學科之間,也在不同宗教之間相互闡釋的可能性。

三、“文學與哲學”研究

哲學思考與詩學解讀

華東師范大學范勁教授的《和中國詩學》認為中國的美的秩序是由《易經》奠基的,其核心就是美和生相關,而生命的核心特徵是“大和”。“中”的立場、“大和”的理想、陰陽剛柔的差異性結構、陰陽交替的生命節奏、交感的作用方式等,通向的是中國藝術的整體性理想。天地人和諧統一的中國詩學理想,既不是以客體、以外部環境為導向的模仿論,也不是以主體、以個體欲望衝動為導向的表現論。對中國藝術優劣的評價,關鍵在於其“整體性”有無剛健升進的生命力。中國人民大學趙倞老師的《書與褶——馬拉美釋讀》對馬拉美的一首無題十四行詩進行了逐字逐句的深入釋讀。作者從語文學和詩學的角度切入,反覆尋繹吟玩詩歌的音韻、意象、象徵和結構。通過文學史和思想史的考察,作者指出“ptyx”包括“褶子”和“書”這兩層含義。結合馬拉美在其他作品中透漏的關於“書”的創作理想,作者認為這首詩以一種鏡像的回紋結構,構成了“書”的縮微形式,在詩的最後人之書在鏡中回歸了天之書。

上海外國語路程老師的《從維柯與赫爾德看奧爾巴赫的時空觀》梳理分析了奧爾巴赫如何借用維柯和赫爾德的歷史哲學來構建自己的基於普遍人性的“世界文學”理想。在奧爾巴赫看來,雖然二人都重視人類的早期文明形式——“詩性智慧”和神話觀念,但在歷史哲學上有顯著差異。奧爾巴赫高揚維柯的“民族精神”,批評赫爾德的“民族主義”。他分析奧爾巴赫的歷史觀念中的矛盾之處,但認為其著作《摹仿論》以共時性下展開的“多元意識鏡像”之一寫作策略回應了自己理論可能存在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汪海老師的《“影像之罪”——列維納斯與布朗肖之間的文藝理論論爭》以哲學家列維納斯和文學家布朗肖之間圍繞影像(即藝術品)產生的論爭入題。列氏認為影像有兩種罪過,一是造成主體在影像面前迷醉,從而喪失現實行動的可能,二是影像的時間是失去了未來的瞬間,一直在延續,卻僵死在那裡,藝術因此無法走向他者。文學家布朗肖則將影像比作一種幽靈性的存在——屍體,認為影像中的時間並非僵死的時間,而是一種永恆輪回的時間,這使得藝術一直在召喚重新的開始。福建師范大學周雲龍老師的發言為《亞洲景框與“世界影像” 時代的來臨:中的“替補”邏輯》借用海德格爾、梅洛·龐蒂和德裡達等哲學家關於影像和視覺等的理論,分析前文本《鄂多立克東遊錄》與《曼德維爾遊記》的場景敘事和主體建構的差異,揭示《曼德維爾遊記》何以成為視覺隱喻意義上透視化的亞洲鏡框。但因為替補邏輯的存在,《曼德維爾遊記》所確立的歐洲現代主體意識也面臨著自我解構的困境。

思想對話與理論建構

山東大學馮偉老師的《從事件出發:西方戲劇研究中的現象學方法》指出傳統的西方戲劇研究存在以情節和文本為核心、忽視行動者和劇場的弊病;而劇場研究中的符號學方法也有著不能真正地言說和分析劇場中的交流和體驗的缺陷。因此,研究者需要從事件出發,以現象學方法作為一種補充性的視角來關照戲劇,使用有現象學背景的“具身化”概念和來自人類學的“臨界”概念幫助分析劇場、演員和觀眾的感知和體驗,消解僵化的意識形態,超越二元對立,為當代西方劇場與展演藝術提供爭論的框架。

北京外國語大學韓振華老師的《作為打開歐洲“未思”的手段——朱利安中國古典美學建構之解析》認為,朱利安以“中國”為方法和手段,瞄準的是歐洲的形而上學和本體論思想,卻總是繞道中國這塊“思想工地”,通過旁敲側擊地觸及歐洲的“未思”,來重新發動哲學、倫理學和美學領域的思考。在他看來,朱利安的“遮詮”式論述方法、對中國思想的後結構主義解讀、所遵循的中國思想“內在性”的迷思、以及不介入和非政治性的思想傾向,蘊含頗多問題;其為“間距”允諾的孕育力無法落實,“文化間談”亦停留於紙面之上。上海師范大學郭西安副教授的《變位與偏移:“經”的英譯及其海外研究境遇》考察“經”的英譯,指出將中文語境下的“經”與西方語境下的經典(classics)、正典(canon)和聖典(scripture)進行對譯時,在詞意上均不能完整和恰當地體現中文語境中“經”的內涵。對中國的“經”和“經學”的外譯涉及如何理解中西之間、古今之間在知識系統、政教意識形態和宗教思想等方面的巨大差異,牽連到對術語所在符碼系統的整體理解。

四、“文學與技術”分論壇

人工智能與科學幻想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程林老師的《早期機器人與“恐惑”美學——以霍夫曼〈沙人〉中的奧林匹婭為例》以霍夫曼《沙人》中的自動機械人奧林匹婭及其與主人公的關係為例,批判性地結合了延齊、弗洛伊德和森政弘等人的“恐惑”美學、心理學作品,解釋及分析早期機器人形象和人機互動給認知個體帶來“恐惑”審美和心理衝擊的內在機制。重慶師范大學的王坤宇老師從“何為人類?”“何為後人類?”“何為人工智能?”三個問題引入,在其《人工智能電影的主題類型》的報告中,通過分析後人類話語、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電影藝術三者之間的關係,並結合人工智能電影中關於末日核爆、人機戰爭、愛情、家庭倫理、生命、政治、資本和技術等不同主題,探討影像符號下的技術主宰與失控焦慮,從而引發今天的人類對於自身存在和身份的深度思考。

北京大學的王洪喆老師在題為《考古學、地外文明和克蘇魯世》的發言中詳細介紹了另類考古和宇宙考古。前者作為一種二十世紀的話語,認為外星人在史前時期來到地球,留下遺跡,創造了人類和文明,卻被傳說和宗教描繪成神;後者往往將第三世界的考古知識再現為地外文明或者史前文明遺跡,之後成為各種大眾媒介文本中反覆被在現的另類歷史想象。兩者在洛夫克拉夫特的新哥特文本中銜接在一起並產生了克蘇魯。通過追溯兩者的起源,將前人類世與克蘇魯世首尾相接,可以幫助辨識這種後人類範疇下的政治激進主義的限定性。

西安交通大學的王瑤老師在其題為《〈中國2185〉到〈荒潮〉——技術時代的文化政治寓言》的發言中,以劉慈欣的《中國2185》和陳楸帆的《荒潮》為例,通過分析科幻形象背後存在的二元對立來探討技術時代的文化政治寓言,探究新的政治主體在這樣一個技術時代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而在小說裡出現的解決方法其本身即是嘗試對不可能性進行一些調和。反觀現實生活,我們需要反思的是是否可能出現這樣一種可能的調和性,以及這個調和的過程中主體該如何產生。

媒介技術與人機構系

中央美術學院的陳抱陽老師在其《作為作者的科技》中,指出技術的發展在潛移默化改變生活的同時,也為創作者們提供了各異的工具和手段,並成為創作的媒介和傳遞藝術理念的方式和載體。隨著創作者們不斷地引入數字技術到創作中, “作者”變得有些模棱兩可。由此提出了一個假設性的疑問“非人類的創作者可能成為藝術家嗎?”陳老師從數字理論和媒介理論出發,嘗試把藝術創作中的“技術”看作共同的作者。北京大學的車致新老師通過《浪漫主義作為媒介技術——基特勒論“話語網絡1800”》這篇論文,展示了基特勒對“技術”維度的突顯和對福柯式話語研究的批判。基特勒通過將“話語網絡1800”的歷史-理論圖繪劃分為“線性”的三個連續階段,即話語的生產、傳播與接收,認為其分別對應著在浪漫主義時代的三種最重要的話語-功能,即母親、詩歌和哲學。車老師根據這一話語生產的線性次序,展示了“浪漫主義”是如何在基特勒獨到的分析視域中被重構為一條對話語進行生產、傳播與存儲的“線性回路”。

南京大學的陳靜老師在《反思“媒介”:數字藝術中的文本性、物質性和虛擬性》中首先對數字藝術、新媒體藝術和互聯網藝術做出了區分,指出在數字藝術中,“媒介”更多地指向了實踐性的、涉及新技術但並不一定是與媒介相關的技術,這使得藝術理論中的“媒介”問題變得複雜化。因此陳老師提出一種媒介認識論——從“文本性”、“物質性”和“虛擬性”三個概念出發,從藝術與技術的角度,以技術邏輯和審美邏輯兩條線索對數字藝術作品中的構成機制進行探討,從而反思以“媒介”這一概念在數字藝術理論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上海交通大學張紹欣老師在《法律擬製、法律虛擬和人機構系——以“圖靈測試”為中心》的發言中從“笛卡爾測試-圖靈測試”和“圖靈機-圖靈測試”兩方面探討了“圖靈測試”不僅打破了前者構建起的人與機器相區別的理性智能標準,也解構了“圖靈機”構建起的“人-機”模型。因此,“圖靈測試”中的“模仿遊戲”是一種博弈論意義上的人機比較關係,所測“智能”乃是文本對話所擬製出的“智能”。實驗中身體在空間上的懸擱隱去說明身體是一個生物-社會意義上的事實,而主體-個體意義上的人的終極則是一種“幽靈”。

“跨學科對話與平行研究”首屆論壇合影

論壇總結及閉幕式

12月16日下午5點閉幕。江蘇師范大學藝術史專家馬凱臻教授、山東大學希伯來《聖經》研究專家李熾昌教授、華東師范大學中德文學關係研究專家范勁教授以及河海大學德勒茲研究專家吳靜教授對大會的四個分論壇作了精彩的總結。最後,劉耘華教授致閉幕詞,感謝從全國各地遠道而來的嘉賓學者和各方人士。論壇取得了圓滿成功,與會者對會議的純學術品味以及高水準、高品質的成果展示讚美有加,並強烈要求將論壇常態化,以進一步推進文學藝術與其他人類知識形式的跨界對話,為我國人文學科的學術創新做出新貢獻。

(本文原題為《改革開放新時期對比較文學學科方法論的探尋——“跨學科對話與平行研究” 首屆論壇綜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