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拾起未被重視的灸法

熒熒焰火起膏肓——用針莫忘灸

作者/裘沛然

在秋涼季節的一個雨夜,我為了看《針灸學辭典》的稿子而查閱一些醫學文獻。當看到了書中有「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這兩句話時,驀地使我想起灸法在中醫治病的重要性,此中蘊藏著科學的奧秘,必須加以重視,切莫把它忘了。

一、艾灸能起沉痾

在前年盛夏之夜,邀請一位羅醫生納涼漫談,抒發對醫學的見解。羅醫生是搞針灸的專科醫生,特別對運用灸法有較深體會。我知道他擅長此道,要求他講講艾灸的經驗。他提到最近治療的一位女青年,患痛經病已有四五年之久。每逢經期,痛不可忍,直至床上翻滾,且四肢厥冷,往往需趕赴醫院診治,才能暫時緩解。雖經醫生檢查診斷,遍服中西藥物和針刺治療,但病情始終不見減輕。後到羅醫生處診治,亦只是企圖僥倖一試而已。羅醫生為之採用葯餅灸法,艾炷中等偏大,灸關元、水道二穴七八壯,隔天灸一次,僅灸十餘次,共計一個多月,這個頑固的痛經病居然痊癒了,隨訪半年,皆未見疼痛複發。

我聽了以後,既加深認識了灸法奏效之奇,又欽佩羅醫生用灸之妙。這又不禁使我回憶起自己曾遇到一個重症痢疾的病人,歷經數醫治療,湯藥頻進,症情加劇,已經出現神志昏迷、脈象微細等危象,我應邀診視,初投湯藥無效。後轉用太乙神針灸法,持續熨灸天樞、關元二穴數小時。施灸後次日,病人神志頓見清爽,痢止而脈轉和,不三日而痊癒。像這樣用藥物、針刺等治療無效而最後以灸奏功的例子並不少見,宋代王執中《針灸資生經》一書中記錄了很多用灸法起沉痾的病案,我們若仔細閱讀,必能開卷有益。

二、較廣泛的適應證

灸法是經歷幾千年臨床實踐驗證有效的一種醫療方法。遠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說。所謂「七年之病」,是指一些疑難頑固的慢性疾患;「三年之艾」,則表示用艾以陳者效力較好的意思。在唐宋以前,將灸法與湯藥、針刺並列,為治病的三大法之一。古代著名醫學家如扁鵲、倉公、仲景、華佗等都熟諳灸法,隨時運用。孫思邈也是以這三種方法作為治病的重要手段,故在其著作中有「湯藥攻其內,針灸攻其外」的記載,三法各有特點,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有關古代論述灸法的專著,現尚存有《明堂灸經》《備急灸法》《扁鵲心書》等書,其中記述灸法的適應證很廣,有內、外、婦、兒、傷科的一些疾病,不勝枚舉。

試舉幾種病證為例,看看這些疾病的灸治療效如何,以資參考。頭風疼痛,有的病情頑固,雖在醫學很發達的今天,也往往難以除根。宋代《針灸資生經》載:「有士人患腦熱疼,甚則自床投下,以腦拄地,或得冷水粗得,而疼終不已,服諸葯不效,人教灸囟會而愈。熱疼且可灸,況冷疼乎!」另如金元醫家張潔古,他自己「病頭痛,每發時兩顴青黃,眩暈,目不欲開,懶言,身體沉重,兀兀欲吐」,這個嚴重的頭風痛,最後也是以灸俠溪穴痊癒。又如久病突然出現呃逆,一般多屬危象,《針灸資生經》載:「族中有霍亂吐利垂困,忽發咳逆,遂至危殆;與鄜延陳中裕病傷寒,咳逆甚,氣已不屬,皆一灸而愈。」又認為傷寒咳為惡證,載有「施秘監尊人患傷寒咳甚,醫告技窮,施檢灸經,於喉結下灸三壯即愈,蓋天突穴也,神哉神哉!」王執中以驚異和嘆賞的語氣記述了灸法奏效的神奇。近來雖也有人用灸法治療胃腸疾患、哮喘、風濕病、高血壓等,但它與針刺相比,其應用範圍的廣度與重視程度相去何啻天壤!

三、危急重症可收奇功

記得從前有位青年針灸醫生,頗為得意地同我談起一個驗案:他治療一休克病人,已出現四肢逆冷和無脈癥狀,在急迫情況下施用了一次灸法,艾灸太溪穴十壯以後,竟得脈回身溫,把重症搶救過來。他向我請教,為什麼灸法會有這樣大的作用?我聽完了他講話從書架上拿出《傷寒論》將其中相關內容給他一閱:「少陰病,吐利……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書中注釋指出灸少陰應是太溪穴。這位醫生看完以後,有些吃驚,他原先認為這是一次重大的發現,卻沒有料到張仲景在近兩千年以前就已經把這個好經驗載入書冊。從此,他倍加珍惜《傷寒論》這部著作,同時更加重視對灸法的應用。

晉代葛洪對於艾灸在治療危急重症方面的作用也是甚為了解的。他說:「猶施灸者,術雖殊而救疾均焉,況起死回生,孰若灸法之神且速耶!」在他所撰《肘備份急方》中載述很多應用灸法治療危急病證者,僅就霍亂一證而言,書中載:「卒得霍亂,先腹痛者,灸臍上二十四壯,甚者至三十、四十壯;先吐者,灸心下巨闕十四壯,並治下利上氣;先手足逆冷者,灸三陰交;轉筋者,灸湧泉穴六七壯」。葛氏並強調說:「灸霍亂艾丸苦不大,壯數亦不多,本方言七壯為可,四五十無不便,火下得活。」並形象地記載華佗治霍亂垂死灸背脊穴及肘椎,「已試數百人,皆灸畢即起坐」的生動描述。雖然古代所稱的霍亂,其中可能包括急性胃腸炎等疾患,但據其所載,都已瀕臨危重階段,而皆恃灸法以回春。

四、保健與長壽

灸法之妙,不僅在於能夠治療疾病,在預防醫學中也有很大價值。古代醫籍中有不少用艾灸預防疾病的記載。如唐代《千金要方》中曾說:「凡入吳蜀地遊宦,身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入也,故吳蜀人多行灸法。」說明艾灸對於預防感染性疾患起一定作用。近時對腦出血、高血壓一類疾病,幾乎都畏灸如虎,而在《神灸經綸》中則載列了預防中風的9個施灸穴位。明代楊繼洲也竭力提倡預防中風施灸法。至於常灸足三裡,可以防止多種疾病的發生,正如宋代張杲《醫說》中有「若要安,三裡常不乾」之說。

灸法還特別適用於老年醫學,它能使人健康長壽。《明堂灸經》和《銅人針灸經》均有膏肓穴「灸訖後令人陽氣康強」之說。《靈光賦》載灸「膏肓豈止治百病」,其意正好相同。《針灸資生經》還引載了灸神闕穴的一段實踐:「鄭糾曰,有一親卒中風,醫者為灸五百壯而蘇,後年逾八十……不惟愈疾,又能延年。」至於常灸氣海、關元而達到健康長壽,則前人記錄更多。明代俞弁《續醫說》載:「柳公度年八十餘,步履輕健。或求其術,曰:吾無他術,但未嘗以元氣佐喜怒,氣海常溫耳。」這是常灸氣海穴而得長壽的有力佐證。《扁鵲心書》明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竇材還介紹他自己常灸關元的親身體驗「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

記得我少年念書時,曾閱讀過莊生譏笑孔丘有「無病而自灸」這句話,從上面列舉這些經常施灸的人來看,其結果達到了「自灸而無病」的目的!當然灸法也不是萬能的靈藥,「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存在著一個辨證施灸的問題,還有待於我們做進一步驗證和研討。然而無可非議的是灸法用途廣泛而有效,它確實不失為中醫學寶庫中的一份重要財富。

五、善於繼承,敢於創新

灸法在現代中醫界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究其根源,在醫家仍是沒有深入了解它的重要作用。有人認為灸系火法,利少弊多,或害怕灸瘡易於感染,避免橫生枝節,也有認為不如施用針刺簡捷省事。病家則畏艾灸灼痛,灸後會遺留瘢痕。還有不少人則認為灸治隻適用於沉寒痼冷、無脈亡陽之證,而不適用於其他疾病。以上種種,恐怕都是導致今日習於用針而少於用灸的因素。我認為,針刺是有很大作用的,當然應該提倡,不過對於施用灸法所存在的錯誤思想,則必須加以澄清。灸法不僅適用於陰證、寒證,也可應用於陽證、熱證。歷代醫書中有關灸法治療急性炎症性和發熱性疾患的記載,是屢見不鮮的。問題在於施灸方法和取穴是否恰當。《神灸經綸》有一段話說得很中肯:「灸法要在明證審穴,證不明則無以知其病之在陰在陽,穴不審則多有誤於傷氣傷血,必精心體究,然後可收灸治之全功,而見愈病之神速也!」

灸法中有明灸(直接灸)和隔灸(間接灸)之分,隔灸又可分為薑灸、蒜灸、鹽灸、葯餅灸等多種。灸法中還有補法和瀉法。明代李梴對於灸法有頗為開拓性的論述:「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氣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而發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之復溫也;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他對於應用灸法的理論,是別開生面的。但是,灸法畢竟有它的適應範圍,究竟哪些疾病用艾灸可顯效、速效、高效,臨床上必須有所選擇。目前用灸法者一般多採用艾條灸或溫針灸,一不著皮膚,二覺燙即移,但與古代所用的灸法,其效果有些許差異。

至於灸瘡問題,也得全面考慮。曾記得早年有一位患者告訴我,他曾經患過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遇到一個「土郎中」,給他施用灸法,但所用的是大艾炷著膚灸背部穴位,皮膚潰爛達數月之久,嗣後,灸瘡結痂,而關節炎十餘年來未見再發。對於這個方法,我常默然以思,大艾炷燒灼肌膚穴位,還要使其潰爛,莫不是原始的醫療方法竟似「肉刑」一般,未免近酷而又兼蠻,時至今日,豈還值得使用?然而這位患者無可奈何地忍受一次「火攻」之苦,而竟然解決了他的痼疾,這是值得研究和深思的問題。

灸瘡原是一種無菌性炎症,只要我們保持創面清潔,一般不會引起感染。何況醫者施用艾灸,絕大多數並不要求發生灸瘡。不過在應用灸法時,艾炷以稍大一點效果較好。《針灸資生經》裡有「灸不三分,是謂徒冤(白吃痛苦),炷務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之」之論,說明應用艾炷應該較大一些,但究竟要用多大,還要根據病人體質強弱、年齡大小及疾病情況而定。艾炷較大,難免皮膚灼痛,確實影響臨床的應用,然而這也未必不可以克服。遠在宋代,就已經應用「睡醒散」的麻醉法結合施行大劑量艾灸,何況現代醫療器械和醫用技術迅速發展,有關創面的保護問題,疼痛的減輕問題,都將會被解決。

最後,再提一下,灸法的臨床應用固然十分重要,但灸法的機制問題也急需研究。灸法是否僅僅是一個溫熱刺激問題,恐怕其中還有很多奧秘沒被解開。個人希望,在開展灸治和肯定療效的同時,還要把科研工作緊跟上去,因為闡明機理和提高療效與改進方法,是相互為用而不可分割的。

繼續給大家推薦《藥性瑣談》,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購買

目前國內中藥類書籍均以介紹性味、功用、案例等形式為主。本書獨闢蹊徑,以獨特的陳述手法,夾敘夾議,通過對每味藥物的性味分析及藥性思考,深入探討藥物的性味和使用。全書敘述手法生動,讓讀者閱讀全無乏味之感,對百餘味藥物都做比較詳細的藥性分析,每味藥物都理出一條主線。本書內容廣博、生動、學術性強,將引領本草類圖書新風尚,適合廣大中醫藥界人士及中醫藥愛好者閱讀參考。

播放GIF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