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自然醫學:傳統中醫,針灸學的發展!

針灸學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運用針刺和艾灸等方法防治疾病的學科,內容包括經絡、腧穴、針灸方法、臨床治療。

針灸的萌芽

針灸起源於中國遠古時代,最早用手或石頭去擊人體疼痛部位,使疼痛減輕。針刺早期工具是石針,稱為砭石,大約出現在新石器時代。艾灸治療病痛,源起於人們感覺病痛時,採取火烘烤病痛部位,烘燒後感覺病痛部位有舒適感,從而啟發用艾灸治療病痛的方法。

針灸的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秦越人扁鵲給虢國太子治屍時,取三陽五會穴,使太子復甦。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包括《靈樞》、《素問》,系統講述了經絡、腧六、針法、灸法以及臨床治療。對針灸宜忌病症做了詳細的論述。漢代出現針灸腧穴經典《黃帝明堂經》;三國時期出現了針灸治療專書《灸方》;至此構成針灸學的基本要素,理論、腧穴、針刺法、灸法、形成了針灸學。

漢代以外科聞名於世的華佗精於針灸,創立了著名的華佗夾脊穴治療疾病。

兩晉時期針灸家黃甫謐著《針灸甲乙經》,確定了349個穴位。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創立了阿是穴。

宋代政府組織修訂並頒布了針灸腧穴的法典《銅人穴針灸圖經》,確定了354穴的定位、主治病症,並將穴按十四經分類。

通過對人體特定區域的穴位與全身特定部位與臉穴關係的觀察,形成了多種行針手法,如耳針療法、頭針療法、和手針療法等。

1972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資助對針灸療法的研究。

1987年11月在北京成立了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

1997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H)舉行了針灸聽證會。

針灸的傳布

公元6世紀傳到朝鮮、日本以及東南亞各國,公元16世紀末17世紀初傳到歐洲,目前廣泛被人們應用。

針灸應用範圍

針灸在緩解疼痛、抑鬱、緊張、功能恢復、癥狀改善、保健、康復方面得到廣泛應用,針灸治療的趨向是平衡調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是治療疾病和提高生命品質的一門學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