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太生講故事:古代的奉橘與送梨

東晉時,有個人,在橘子成熟時,選了三百枚,送給遠方的朋友,並附了一封簡短的信:奉橘三百枚。由於還未到霜降,未能多采摘。寫信人是大名鼎鼎的東晉書法家王羲之。

世事真是如此巧合,王獻之亦有《送梨帖》:“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他將三百隻梨送與好友,說冬天雪來得遲,氣象情況不是很好。

這兩人說的都是客氣話。家鄉產橘和梨,橘子和梨壓彎樹枝,摘一些送給朋友,聊表一點心意。

傳統農耕時代的豐收季節,不但文人間相互饋贈,普通人之間也很慷慨大方。

一個即便是住在城裡的人,也或多或少會感受到鄉村豐收的訊息。

小時候,水稻收割季,忙過農活,鄉下親戚上門來了,送來一袋剛剛碾軋的新米。農人不會寫送米帖,那些心意和誠意都寫在臉上。一袋米,沉甸甸,新米煮粥,吃起來真香。

話題再回到兩位書法大家的“奉橘帖”與“送梨帖”上。

“奉橘帖”所說“奉橘三百枚”,是送給親友的。雖然“奉橘”二字已損,但可依稀辨識,主人的情誼猶存,千年不破。

梨樹南北皆有,主人從樹上摘下,望著遠處的山和天空,與朋友說些送梨之外的家常話,談及氣象,說今年雨雪姍姍來遲。

“奉橘帖”與“送梨帖”,都有普通人的情懷,將自己的水果拿出來與人分享,隻不過他們寫得一手好字,就有了好帖,從此在民間流傳。

一千五百年前的橘與梨,老早被吃掉或爛掉了,果核又回到泥土爆芽長成樹,花與果,生生輪回。那些宣紙上的字,從此留下。

兩幅帖真是絕妙,一個奉橘,一個送梨,奉與送二字,凸現出來,如水退石出。

帖子的背後似乎還有些話,要對朋友表達:我們的家鄉有橘和梨,都是很好的品種,一夏天風調雨順,陽光充足,到了秋天送一些給你品嚐。

奉的是家鄉的特產,送的是情誼,這在今天,是很好的農產品推介形式,通過奉與送,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個地方和它的物產。

秋天是收獲與饋贈的季節。普通人給親友送一件東西,會托人順路捎去,不會寫便條。留帖,是文人之間的雅情。

在我的家鄉,沒有成片的橘林。所能見到的橘樹,長在庭院一隅,秋天結果,不算大觀,隻做觀賞。雖奉橘不堪出手,但可送大米、銀杏、蕃薯、魚與螃蟹,我如果學古人,可寫純樸厚道的“奉薯帖”,逸趣橫生的“送蟹帖”。

這個世界的人情之美,拳拳心意,應該還有很好的“送魚帖”“送豆帖”“送瓜帖”……這些純美的心意書帖,寫在過往的時空,或在路上,即將抵達,將一個季節的耕種與生長,寫在純美的宣紙上。

“奉橘帖”與“送梨帖”,幾個字,輕輕念,三百枚橘子和梨,揮之不去。主人的情誼,留在帖上,歷經千百年,墨跡未乾。

本文刊發於11月1日北京日報廣場版

(圖片來自網絡)

新媒體制作人員 陳戎

北京日報副刊

本公眾號發布或推送的所有內容,

除注明來源外,版權均屬北京日報社所有。

北京日報副刊部出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