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05歲文學泰鬥徐中玉去世:主編了大學語文教材

本文4020字,閱讀完需要13分鐘

逝者/徐中玉

1915年出生於江陰,著名文藝理論家,作家,語文教育家,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終身教授、名譽主任。著有《魯迅遺產探索》《古代文藝創作論》《激流中的探索》《徐中玉自選集》《美國印象》等,主編文學研究叢書7套、大學教材《大學語文》5種及《大學寫作》《古代文學作品選》等。1981年,由徐中玉擔任主編的全國第一本《大學語文》教材出版。近40年,僅全日製本科《大學語文》教材,累計發行3000多萬冊。

今天凌晨3時35分,文學界泰鬥、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終身教授徐中玉先生逝世,享年105歲。

1915年,徐中玉生於江蘇江陰一個清貧的中醫之家。在省立無錫中學高中師范科畢業後,徐中玉當了兩年小學教師,1934年憑服務證考入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七七事變後隨校內遷,轉入重慶的國立中央大學讀完大學,後入國立中山大學研究院文科研究所當研究生兩年,畢業後留校任教。從此輾轉教書,始終沒有脫離校門。

在讀書期間,徐中玉師從老舍、葉石蓀、台靜農、遊國恩、羅玉君等名師。葉石蓀啟迪了徐中玉從古代文論漸及現代的研究計劃,運用卡片搜集資料並不斷分類整理。從大學三年級起,徐中玉形成做卡片習慣,受難中也不間斷:“二十年間孤立監改,掃地除草之餘,新讀七百多種書,積下數萬張卡片,約計手寫遠逾一千萬字。”

1978年至1984年,徐中玉擔任了兩屆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主任,系裡出現了富有活力的新天氣。徐中玉作出一項史無前例的規定:凡是在創作上已經取得成績的學生,畢業論文可以用文學作品代替。趙麗宏的畢業論文是一本詩集。孫顒在學時創作的長篇小說《冬》1979年出版,徐中玉當即發表文章給予熱情支持。華東師范中文系出現了全國知名的“華東師大作家群”。

鑒於中國大學教育照搬蘇聯模式,“大一國文”整整中斷30年,徐中玉和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聯合發起倡議,1980年在上海召開全國高校大學語文教學研討會,組成中徐中玉任主編的《大學語文》教材編審委員會。徐中玉主編的五類《大學語文》教材至今發行量累計超過3000萬冊,受惠者遍及全國。

大學語文教育領域的靈魂人物

上世紀70年代末,時任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主任的徐中玉和南京大學校長匡亞明等共同倡議,恢復開設因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大調整而中斷的大學語文課程,發起組織部分全國高校專家、學者,一起共同編寫新的《大學語文》教材。1981年,教材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是為新中國第一本《大學語文》教材。

《大學語文》出版後,一直堅持與時俱進、不斷修訂,過三至五年便會推出新的修訂版,由教育部高教司組編,是教育部“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並作為全日製高校開設大學語文課程的重點教材,被列入高教司21世紀高校教材推薦書目,聲名遠揚,屢獲殊榮。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徐中玉先生一直躬行於大學語文教育領域,是該領域的靈魂人物,在他看來,語文本身傳承著民族文化,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新版《大學語文》的序言中,他寫道:“從語文的’人文性’角度考慮,大學語文課程的開設,有利於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有利於陶冶情操、淨化心靈、涵養性情;從語文的‘工具性’角度考慮,開設大學語文課程,旨在完成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以後,使語文的學習不致中斷,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談到《大學語文》的編寫理念時,徐中玉曾說,在《大學語文》問世的這些年來,我國思想、政治、經濟、文化、學術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發展變化,但編者一直堅持以精選我國豐富優秀的文化、文學遺產為主,擇優選入教材,作為感悟、熏陶、啟發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基本材料,這樣做的信念從來沒有動搖過。

徐中玉認為,大學語文學科性質的定位,必須把重點放在講好文學精品本身上,經過教師引導和課堂討論,把作品講活、講透,使學生把握到其中所蘊涵著的人文精神實質,不是一味講字、詞、句、篇,而忽視了整體把握,“一種教材可以原封不動用上幾十年的日子早已過去……如果‘凝固’‘保守’也可算作‘穩定’,那麽,這種‘穩定’其實是很不足取的,因為它實際上乃是‘停滯’的飾詞。優秀的文學作品是終古常新的。我們對本國優秀的文學作品的研究和審美鑒賞也永遠不會窮盡。”

在徐中玉先生的引領下,《大學語文》(第11版)的編寫和修訂始終堅守“人文性”和“工具性”這兩個維度,教材呈現出來的指導思想、編寫思路和基本格局,已經構成了《大學語文》教材的特色,也得到了廣大師生的首肯。

對於徐中玉先生主編的《大學語文》,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譚帆認為:“大學之需要‘語文’,一方面受傳統的影響,20世紀50年代以前,‘大一國文’是中國大學的必修課程,在高等教育中曾產生過積極影響;另一方面則來自於現實的需要,‘語文’自小學到中學均為必讀課程,學生修讀‘語文’的時間不可謂不長,對學生的影響不可謂不大,但長期的應試教育所產生的弊端已日益明顯,以考試為目的以成績為標杆,已深深影響了本來應為素質養成和能力培養的語文教育。而大學開設‘語文’正避開了語文的‘應試性’,讓語文在很大程度上回歸到語文的本然特性,大學之需要‘語文’正是由於這種相對的‘無功利性’,它對國民素質的培養、母語水準的提升必將產生越來越大的作用。”

全新《大學語文》拓寬“選目”視野

2018年11月17日,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第十七屆年會在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舉行,會上由徐中玉、齊森華、譚帆主編的全新《大學語文》(第11版)首發,這是傳統經典老教材全新修訂後的首次亮相和全新起航。

教材分為十二單元,每單元有一個共同的人文主題,教材中所選多是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堪稱全人類創造的思想文化精粹,在總體上傳遞出對中國固有人文傳統與現代思想觀念相貫通的理解,這恰是“人文性”的體現。

另一方面,“學文例話”是本教材的一個顯著特色,有“說理”“抒情”“敘事”“寫人”四篇,主要從表達方式著眼來談閱讀與寫作問題,每篇設置在三個單元,也就是一個大的課文組合後面,其內容要點與這三個單元課文運用的主要表達方式形式一定呼應。以第一至第三單元為例,其中課文多選議論說理性文章,故其後的“學文例話”即安排為“說理”。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悉心體驗和揣摩這些經典篇目,在感悟和品味中發展自己的思維和情感,同時增強語言運用能力,可視為對“工具性”的有效實踐。

全新的《大學語文》(第11版)延續此前諸多版本基本編寫思路的同時,在選目的視野上有所拓寬,在內容設計和撰寫上不斷完善,封面設計呈現出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典雅、大氣,是對此前版本的一次提升。

/徐中玉故事/

90高齡還伏案寫論文,最愛吃椰子糖

一直到90多歲高齡,徐中玉還伏案主編刊物和教材、寫論文。在文學理論界人士看來,徐中玉很少耽於清談,耽於空疏,是少見的行動型且行動高效的學者。“勤勉做學問在徐老看來,並不是苦差事,何況徐老也常給自己的生活添一點糖———近幾年春節,弟子們一起上門拜年時,都不忘拎兩盒徐老最愛的椰子糖。

他曾宣布畢業論文可用文學作品代替

被人惦記著,是幸福的。徐中玉桃李滿天下,邁入期頤之年後,仍時常有學生後輩從各地及海外前來探望他。

在學界不時被提起的是,徐中玉在擔任華東師大中文系主任期間宣布,創作上取得成績的學生,畢業論文可用文學作品代替,一改以往硬性的單一考試要求,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激情。現任《上海文學》社長的作家趙麗宏曾以一本詩集交出了畢業論文,至今感恩老師。“除了我,作家孫顒、王小鷹當年分別拿出小說等作品。先生遵循傳統之道,也大膽創新,無門派之見。他告誡我,文學創作的同時也要重視文藝理論;多讀書,對創作有好處。”徐中玉一直反對裝腔作勢、無病呻吟的文章,在他看來,有些文學作品之所以顯得灰色而乏味,就是因為作者不是從活生生的現實中,而是從若乾生活的公式概念中汲取主題和形象。作家應當有一種對於人的靈敏的感覺,不僅要看到人物頭髮的顏色、皮膚、臉部線條、衣裳,一定還要窺見人的靈魂。

任華師中文系主任時,系裡出現一個作家群

徐中玉曾在接受採訪時介紹,“上海的孫顒、趙麗宏、王小鷹、陳丹燕,那批出了很多人才。系裡鼓勵他們努力學習、研究、創作,可能情況下做了些工作,主要是靠他們自己認真學習。文化環境寬鬆些了,得以獨立、自由發展,分配時充分考慮到了他們各自的發展前途。這批人並不是到了學校我們給他們多大的幫助,而是我們鼓勵他們去寫,這些人本來有點根底,上山下鄉沒有讀到大學,後來有機會到這裡讀大學,就把那種經歷寫過來。又如現在清華大學的格非,本科是在這裡讀的,他教書教得蠻好,寫小說也寫得蠻好,他到清華大學去,需要我證明,我就說他教書教得好。”

長壽和淡泊有關,總說“穿舊衣舒服”

2013年11月8日,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曾為徐中玉教授召開百歲誕辰慶賀會。來自全國各地的華師大校友、徐老的弟子及國內其他高校的知名教授等數百人歡聚一堂。老人雖然年事已高,但腰板依然筆直,精神矍鑠,談笑風生,表示“雖然年屆百歲,但在有生之年,我還要繼續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老人的高壽與他的淡泊人生、不斷學習、堅持散步等生活習慣有著一定的關係。徐老的女兒許平介紹:“父親說是穿舊衣服舒服,生活十分簡樸,飲食也是粗茶淡飯,保暖鞋已經打了好幾塊補丁。90多平米的老房子裡,書桌、五鬥櫥、沙發、茶几、床等,沒有一件新式家具,甚至有些櫃面和把手都已經斑駁或是脫落了。我們總想把房子裝修一下,家具也置換一下,可父親總不答應。”

平時,兒孫們為他買的新衣,他從不享用。就連他戴的那副老花眼鏡,也是地攤上花5塊錢買來的。然而徐中玉也有他的“寶貝”,那就是他珍藏多年的書籍。

大家都知道,書是徐中玉眼中的寶貝。但在百歲生日之年,徐中玉捐出生平積蓄100萬元和5萬多冊藏書,並在華東師大設立“中玉教育基金”,用於幫助中文系品學兼優的困難學生。100萬,每一分每一厘都是這位清貧簡樸的學者多年的積蓄和筆耕所得。

綜合江南晚報 澎湃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