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一遍秒懂丨如何準確判斷寶寶脾虛?

在育兒過程中,寶媽們聽到最多的話莫過於「脾是後天之本,氣血生之源」。

為了不輸在養娃的起跑線上,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孩子的脾胃如果孩子的脾胃受傷,會有哪些表現?又該如何調理呢?

01 愛流口水

小兒多涎,由脾氣不足

中醫認為五臟化五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其中脾對應的涎就是指口水

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提到:「小兒多涎,由脾氣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一般,脾氣不足,脾虛的孩子,總會流口水,尤其是入睡時。

同時,有些小兒在睡覺時,竟然半睜著眼睛,這其實也是脾虛的表現,因為脾對應我們上下眼瞼的緣故。

02 嗜睡

小兒時時好睡,乃脾虛睏倦也

嗜睡是脾虛的一種表現。《明醫雜著》:小兒時時好睡,乃脾虛睏倦也。

那為什麼半夜哭鬧也是脾虛呢?中醫有句話叫:胃不和則臥不安。脾胃乃一家,脾虛了,意味著給身體負責運輸營養的功能變差了,這會直接導致負責貯藏食物的胃,隻進不出了,胃就會被脹滿,小孩自然無法安然入睡。

如果你家孩子最近突然趴著睡或者半夜哭鬧,很有可能吃多了,不消化,脹得難受。

03 厭食

脾胃屬土,乃倉廩之官

如果說胃是貯藏食物的倉庫,脾就是相當於身體運輸營養的快遞員,脾虛了,等同於快遞員罷工,輸送自然會受到影響。

如果脾臟不能充分把胃消化了的營養運輸出去,倉庫隻進不出,胃脹脹的,倉庫胃爆滿,小兒當然會厭食,胃口不好。

所以,小孩不想吃飯時,不要逼他,應該想想辦法給他開開胃,增加脾胃動力。

04 抵抗力差

脾土生金,脾旺肺氣足

中醫認為鼻塞,流涕,噴嚏等都是外邪襲肺的表現,那怎麼才能保護肺不受外邪侵襲呢?

中醫有:脾土生金。也就是說,只有脾胃功能正常了,吃下去的食物營養都能被吸收了,才能增強肺的抗邪能力,也就是平日裡我們說的免疫力,抵抗能力都會大大增強。

05 易出汗

培土生金,體質好

有些孩子天熱了,稍微一動,就會出汗,為什麼呢?肺氣虛了,皮膚腠理不夠緊湊,抵禦外邪侵襲的能力低下,就出現多汗和易於感冒。

這種類型還是由於脾虛導致的肺氣虛引起的,中醫也有「培土生金」的調養方法。

06 面色萎黃

脾以升為健

中醫認為「脾以升為健。」脾負責運載營養物質上輸於心肺,通過心肺化生氣血來濡養我們的頭目。所以,脾虛上升無力,氣血不足以濡養頭目面色,臉色自然是蠟黃的。

07 腹瀉便秘

脾虛大便有問題

脾不虛,能充分對食物進行運化,那一定能生產出合格的便便,它不乾不濕,光滑,成型。要是脾胃不健,就容易出現腹瀉或者便秘

除此之外,脾虛的娃還容易出現山根青筋、黑眼圈、前額頭髮細軟偏黃稀疏、個子比同齡瘦小等。

下期預告:

《怎樣幫助寶寶健脾和胃、強身健體?》

請見下回分解!

—END—

註:本文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盡請告知,我們及時處理,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