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寒冬、裁員、失業……職場人如何找到出路?

無論你是哪個行業的,今年以來,感受最深的一個狀態,可能就是:難熬。

隨手列舉幾個近期聽到、看到的消息。

遊戲行業,因為政策原因,多個項目被砍,多家工作室被解散。

有些上海的遊戲公司,裁員比例鋼彈15%~20%;不少小公司倒閉。

滴滴高管年終獎取消,員工年終獎腰斬。(澎湃新聞)

美團點評集團年底裁員30%。

魅族、美圖、拉勾、知乎……均被爆裁員。阿里、京東、華為等大企業被傳“縮招”“人員調整”。

根據《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來自中國就業研究所和智聯招聘),互聯網行業的CIER指數(就業景氣指數),連續三季度出現下滑;全行業CIER指數也同比降低了18.93%。

……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無論如何,這種現象很可能還會延續到2019年。但更重要的是,它又揭示了一點:過度地依賴公司,一直為公司打工、當一顆螺絲釘,很可能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所以,我一直在強調:未來的趨勢是什麽?

每個人一定會變得更獨立,一定會更加“T型化”,更全面、跨界、自給自足;未來的公司,也會更加傾向於用外包、眾包、合作的形式開展業務,而不是雇傭。像現在已經有一種趨勢:員工成立個人獨資公司,跟公司形成生產合作關係,用合作的形式代替雇傭,讓資源更加高效運轉起來。

那麽,我們該如何更好地面對這個並不遙遠的時代?

無論你是否足夠幸運,幸運到沒有被經濟寒冬波及,這一點或許都是應該去思考的:

如果我不再以“打工”的形式為一家公司工作,我可以如何養活我自己?

我如何不再依賴於一個“系統”,活下去?

依靠自己生存

我是從2016年開始意識到這一點的:當你在一家公司裡擔任一個職位,無論你能力多麽出色,你所能達到的上限是什麽呢?就是你職位的上限。

更不用說,你有大把大把的時間精力,需要耗費在:跟老闆的溝通,跟同事的關係,各種不想做的瑣事,一個個開不完的會議,其他部門的掣肘和約束,不間斷的干擾和打斷……

而且,請誠實地告訴我:有多少人,是真正“喜歡”自己的工作,而非只是為了謀一份生,下了班就再也不想考慮工作的事,把每天這8個小時(也可能是10~11個小時)過成一種煎熬?

為自己工作,依靠自己生存,跟為公司工作,依賴系統生存,心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你的視野和眼界會被無休止地放大,你會看到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你會發現,自己的思維和能力仿佛沒有了任何限制,可以延伸生長到各種角落。你會觸碰到無限的可能性,一切機會仿佛都可以去嘗試。

但是,當然,我絕不是鼓吹你出來“創業”。

從我辭職出來,到今天,差不多剛好是兩年。這兩年來的路線,怎麽說呢,並不特別容易。如果是上班是 Normal 難度,偶爾 Hard 一下,那麽自由職業就是自始至終、從頭到尾 Hell 模式。

為什麽?很簡單。上班的時候,你每天可能只需要操心工作 8~10 小時;但創業和自由職業,你需要操心的時間就是 24 小時,包括醒著和睡著。哪怕有片刻浪費了、虛度了,你都會有負罪感。

如同我一個朋友所說:自由職業者,因為其不穩定性,收入除非達到在職工作的2~3倍,才能擁有同等的安全感。

所以,我對你的建議是什麽呢?

你未必要急著“出來”,但是,可以趁這個時候,一方面先在公司裡繼續積累、成長;另一方面,先做一些準備工作,培養自己的敏感度、意識和心態,讓自己慢慢適應“獨立工作”的模式,提高應對各種情形的靈活性,減少對外部系統的依賴性。

這樣,才不至於在機會來臨時,坐視它白白溜走。

那麽,有哪些準備工作,可以從現在開始提上日程,在在職的時候儲備呢?

思考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的本質是什麽?

就是資源的有效配置。

每個人都有一些需求,而其他人則擁有相匹配的供給,那麽,如何把這種“供給”和“需求”有效地對接起來?—— 這就是商業需要做的事情,也是這個社會的運轉方式。

簡而言之,它可以被簡化成這麽一個模型:

需求是什麽?(客戶)

提供什麽來滿足這個需求?(產品)

如何提供給這些人?(管道)

你要思考的是:如何搭建一個系統,去把產品和需求對接起來,並從中獲取收益,支撐這個系統繼續運轉下去?

不妨從“我能提供什麽產品”入手,再去尋找跟產品相對應的需求。

這裡,按照產品的來源,又可以分為三大類:自己的產品,合作的產品,別人的產品

下面分點詳談。

自己的產品

最直觀、最容易想到的方式,就是自己去創造產品,來滿足特定閱聽人的需求。

比如:我幫企業做培訓、谘詢,接策劃、行銷合作,就是如此。它的本質是:通過你的技能積累,出賣你的時間、腦力,來換取收益。

這一類人,現在越來越多了:理財規劃師,獨立保險經紀人,營養師,法律顧問,插畫師,企業外腦,增長專家,獨立編劇,腳本作者……

那麽,在職的你,如果已經具備了某個技能,或是有了某個奮鬥方向,可以如何將其變成“自己的產品”呢?

不妨問自己這四個問題:

我的門檻是什麽?

我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成果?

我的方法論和框架是什麽?

別人通過什麽方式知道我?

1. 門檻

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需要你的人越多,能達到你水準的人越少,你的技能就越值錢。

因此,要想把技能變成產品,最基本的一步,就是去思考:

我的技能裡面,有哪些元素,是別人所無法輕易複製的?

硬性的門檻,像考取一個證書,獲取某個認證,取得執業資格和準入資格,這個非常簡單,不贅述。

軟性的門檻是什麽呢?可以考慮,在你擅長的領域,通過一兩個切入點,去垂直深挖,來製造壁壘。

舉個例子:

我剛開始寫公眾號的時候,思考過很多種可能性,最終決定從寫“職場”開始切入。但寫職場的人非常多,如何才能跟他們競爭呢?我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剖析職場,這就可以篩掉絕大多數的自媒體。但是,寫心理學的人依然非常多,差異點是什麽?我可以閱讀英語文獻,有堅實的理論支撐,這就是我的“壁壘”。

經過這樣的思考,你就可以試著去找到自己的壁壘和競爭優勢,往這個方向去努力。

2. 成果

在茫茫人海之中,別人憑什麽要選擇你?

這時,能夠起到作用的,就是你的成果:你曾經有過什麽經歷,做出過什麽產品,能夠作為你的背書?

我曾經提到過這一點:許多人的工作,看似光鮮,能接觸、調動大量資源,但這背後,其實都是依托公司的平台和資源而已。說白了,在這個位置上,換一個人,做出來的東西不會差到哪裡去。

那麽,你的價值體現在哪裡?如果刨除了公司的因素,你還剩下什麽?

這裡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站在公司角度,一定是希望員工更加精細分工,最好每人每天就負責一個環節,雷打不動,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可控性,讓整個流程有條不紊地運轉,省心省力。

但站在個體的角度,這種做法,正在不知不覺地把你毀掉。

如何才能有“自己的成果”?最好要有一個獨立負責的項目,再不濟,也要有一個模塊。而不是專注於一兩項任務,去配合別人、對接別人,推動整個系統的運轉。

這是大公司常見的弊病。你可能只是負責系統中某個模塊,日複一日地維護、執行、優化,成為“流程”的一部分。

我非常慶幸的一點,就是職場的起步是在外資乙方。因此,我從一開始,就有機會參與到客戶的接觸,前期的溝通,方案的策劃和執行,以及後期的監控、維護上面,得以從“線”的視角去看待全局 —— 這種感覺跟單獨去做一項任務,是完全不一樣的。

一定要想辦法,把自己往項目的上遊和下遊延伸,從“點”到“面”,盡可能參與和涉足整個項目鏈條,這才是你價值的體現。

3. 框架

如果說“成果”,是對你實力和經歷的證明;那麽“框架”和“方法論”,就是你能夠不斷應對新場景、持續地去產出的支撐。

這一點,是你現在就可以開始落實的:

不斷向上去總結、歸納、思考,把你日常的工作,團隊的協作和產出,一起打包整合,輸出成一個整體的框架。

然後,再不斷將其抽象化、模型化,使之成為能適配不同場景、不同條件的方法論。

如果有機會,試著把它應用到實踐中,做出一些成果,對其進行檢驗。

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從國外回來後進了IBM,做了幾年,整理了一套戰略分析、體驗優化的框架之後,跳槽到了某大企業,負責某個部門的體驗優化。

他一個人帶著一支小團隊,沒日沒夜地忙了一年,然後就離職了。這一年裡他做了什麽呢?把在IBM總結出的一套框架,放到新公司的環境下,去實踐、嘗試,驗證了自己的方法論,走人。

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一方面,新公司的部門得以改組,更新、優化了工作模式;另一方面,這套框架和成果,就會成為他的財富。他憑借著這些經驗,無論是做谘詢、培訓,還是實踐操作,都可以拿得出手。

4. 品牌

解決了以上三點,下一個問題就是:別人通過什麽方式知道我?—— 這就是你的個人品牌。

一般來說,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通過拓展自己的圈子,向他們介紹你的業務和能力,以及通過朋友間的人際傳播、口碑傳播,把你的名氣打出去。這是面向圈子的品牌塑造。

第二種,就是面向大眾的品牌塑造。主要就是做內容輸出,比如寫知乎、做公眾號、做短影片、在各種平台開課……

這也是你在現階段,可以去考慮布局的。具體而言,有不少小技巧,以後的文章會再詳談。

合作的產品

對很多人來說,擁有自己的產品,未必是件容易的事情。那麽,你可以考慮另一個角度:能否通過合作的方式,跟別人“一起”做點東西出來?

我們的能力,大體上講,可以分成兩類:對事的能力,以及對人的能力。

前者很簡單,包括創作、執行、策劃……就是“從無到有做出一樣東西的能力”。而後者呢,則涉及管理、溝通、協調、拓展……亦即“結識和對接人的能力”。

許多人的能力圖譜是落在後者的。比如:

旺盛的好奇心,對各行各業都有興趣;

很強的共情能力,能體會到對方的情緒,選擇適當的反應;

時常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無論面對什麽人都能談得來;

……

那麽,這樣的人,其實就很適合做什麽呢?擔任商業鏈條和社交網絡的“節點”。

具體來說,可以考慮這麽幾種可能性:

1. 投資

我一向不談投資理財(因為涉及到錢,為了避嫌),這裡簡單提兩句:其實投資,並沒有大家想的門檻那麽高,有很多模式是我們普通人都可以去做的。

舉幾個常見的例子:

幾個朋友合夥,開一家門市,啟動資金需要50萬。那麽,成立一家項目公司,每人投入一部分資金,按所佔比例分得一部分股權。各自承擔一定風險,獲取分紅。再一起雇傭一個人來管理,配一隻團隊,分一點股權激勵 —— 這是很常見的合夥模式。

另一種模式,是做眾籌和共創。比如,需要50萬,那麽公開發起眾籌,承諾給予固定比例的分紅,封閉一定年限後歸還本金。只要事先做好財務測算,控制好風險,也是一種可行的模式。

比如有朋友之前做的項目,300萬啟動資金,5萬1份認購,三年後歸還本金,每年按投資額分紅8%~10%(相當高了)。一出來就被搶光。

當然,這相當於一個理財產品了,背後涉及比較複雜的法律、風險管理、財務管理知識,也需要一定的行銷推廣能力。具體不詳述,大家可以自行去研究。

2. 組局

這是最常見的做法。通過舉辦聚會,策劃活動,把不同的人整合起來,通過這種整合產生勢能,去創造和發揮價值。

像我幾位朋友,分別在做讀書沙龍、社群、行業聚會,都是一樣的思路:把生活中各種具備“創造性技能”的人才聚攏起來,彼此碰撞,產生火花,找到新的合作機會,產出新的內容、認知和行為 —— 這本身就是一個“產品”。

而你要做的,就是擔任舵手,建立起一個系統,維持這種整合和聚攏的持存,並把它跟商業鏈條對接起來。

我在智識營的課上,經常會鼓勵大家自己組織活動、拉小群,做一些讀書會、打卡群、辯論群,也是一樣的:

這些社群可能短時間內不會為你產生效益,但他們本質上是有益的 —— 它們會促進彼此間的交流,讓志同道合的人連接起來,提升彼此福利的總和。

久而久之,他們可能成為你的資源、財富和強大的助力。

不妨試一試:去做“連接”,讓自己位於連接的節點,慢慢的,日積月累,你會從零締造出一張網絡。

3. 對接

什麽是對接?簡而言之:找到商業鏈條中的“不對稱”,自己去抹平這種不對稱,把資源協調起來。

很多時候,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現一些環節:它們並非核心瓶頸,又確實影響著結果。處理吧,要花很多時間精力,但完全置之不理又不行。這裡,就存在資源調配的“不對稱”,也就是你可以去協調的地方。

有沒有什麽可能性,可以為這些環節鬆綁、緩解、消除,而又不需要耗費太多成本的?如果這裡有需求,你能不能再找到相應的供給?

把它們連接起來,這就是一種商業模式。

可以不斷去拓展圈子、擴大交際面,在這個過程中,多跟各行各業的人交流,找到他們的痛點和需求點,找到他們的工作模式中,那些不太順暢、空耗精力的環節。然後,想辦法把這些環節對接起來。

4. 分發

這是一種比較高端的模式了。

怎麽說呢?其實也很簡單。最基本的模式就是就是工作室。

我有不少朋友是做編劇的,都是寫了幾年稿子,開始收徒弟、帶新人,然後自己跑合作,接活,給徒弟們寫,自己就擔任指導和總監。

他們的時間和精力,不會再耗費在“創作”上,而是走向商務、銷售管道。一方面,把自己的能力產品化,分解,教給新人;另一方面,自己去跑新的合作機會,再交給新人去落實。

這也就是我所強調的:從個人到系統的轉變,不斷去推動它更加高效、有力地運轉。

5. 賣水

什麽叫賣水呢?

你一定聽過這個故事:美國淘金熱的時代,數十萬人蜂擁而至,前赴後繼來淘金。這裡面,掙到錢的是什麽人呢?不是淘金的人,而是在金礦邊賣水的人。

同樣,市面上可能有許多牛奶品牌,奮力爭搶市場,但這裡面活得最好的是什麽呢?紙盒生產商。

更典型的例子就是一戰的美國。為什麽美國戰後能夠發跡?靠出口軍事物資。雙方打得越慘烈,美國的生意越好。

這種“輔助性”的產業,就叫做“賣水生意”。它的好處是什麽呢?最明顯的一點,在於它跟市場是捆綁的,一榮俱榮。

什麽意思呢?簡單來說:一個市場上如果有10個品牌,它們首先會開拓市場,等開拓得差不多了,開始競爭,最終可能只有一兩個會存活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每多一個同類品牌,都是一個競爭對手。

但賣水不同。市場上無論是有10個品牌,還是100個品牌,對它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品牌打得越激烈,它的生意越好。甚至,市場上的品牌,在開拓市場、提升佔有率的同時,也是在幫它拓展了市場。

所以,這也是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在我熟悉的領域裡面,有沒有哪些輔助性、支撐性的東西,是我可以去彌補的?

舉個例子:我做知識服務,需要的是什麽呢?開課、做作業、互動、社群運營的工具。無論市場上有多少家相似的知識服務、教育產品,這些工具的生意只會越來越好。

比如,許多讀者會給我留言,說:L先生,能不能把您的文章做成音頻?但我自己肯定沒時間、沒精力去做。那麽這裡也是一個可能的空間。

再比如,很多平台的原創作者,都多少經歷過抄襲、剽竊、洗稿,十分麻煩,那能不能做一個維權的平台,幫助作者去處理這些瑣事?

諸如此類。

如果你發現一個市場很繁榮,那麽,更好的主意未必是跳進去,而是想辦法去幫助裡面的人,讓這個市場更好地成長。

別人的產品

最後,簡單聊聊:如果是對於別人的產品,你可以做些什麽,來更好地把它“賣出去”呢?

提一個我前陣子剛聽到的模式,很有意思:“破界”。

什麽意思呢?

有位朋友精通此道。他告訴我:許多人其實都有相當強的才能,也有很好的產品,但他們缺乏什麽呢?溝通能力。他們不懂得如何找到閱聽人,並把他們的東西“傳達”給閱聽人。

所以,他做的是什麽呢?就是幫助這些人去“破界”,打破領域與領域、行業與行業之間的壁壘,讓資訊更好地得到傳遞。

隨便列舉幾個類似的項目:

幫助手工業者策展、推廣、包裝,做美學文化普及;

把藝術家聚攏起來,做一個“線上博物館”的藝術傳播項目;

把不同行業的大咖集中起來,做訪談和對話,錄製成節目;

包括不少同行做科普,把最新的期刊、文獻內容翻譯成中文,也是類似的模式。

這也是一個思路:我能如何幫助別人“溝通”?打破橫亙在他們跟閱聽人之間那一堵無形的牆?

試一試,也許,你就會從中發現你的價值。

希望以上分享的這些內容,能幫你在這個寒冬裡,找到一些啟發和方向。畢竟,所有的外部系統,都可能因為某些原因停擺。而能夠為自己所完全掌控的,只有自己。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脫離系統”而存在。

更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系統”。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虎Cares

年輕人的底線不是在零下10度的日子裡

不穿秋衣褲

而是要又暖又酷又輕盈的

冬日內搭&禦寒神器—「小空翼」

雙面抓毛雙層保暖,不尷尬不怕外露

就像身披一套“薄的羽絨服”

“年輕人的第一套秋衣褲”

?188,立即搶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