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血壓不能吃膏方?專家說,請乾了這碗調補之膏

核心提示: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膏方有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傳言」:有高血壓的人忌服膏方;本來就頭痛、眩暈等陽亢的癥狀,再服滋補藥,豈不是火上澆油?更壞的是,補多了會腦出血。 今天,安徽省針灸醫院老年病二科汪瑛主任來給你們解除心中的疑惑。首先汪瑛主任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只是傳言,不是真的!

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膏方有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傳言」:有高血壓的人忌服膏方;本來就頭痛、眩暈等陽亢的癥狀,再服滋補藥,豈不是火上澆油?更壞的是,補多了會腦出血。

今天,安徽省針灸醫院老年病二科汪瑛主任來給你們解除心中的疑惑。首先汪瑛主任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這只是傳言,不是真的!

汪瑛主任指出:膏方屬於中醫傳統的一種劑型,分為外用膏劑與內服膏劑,內服膏劑又稱膏滋。膏方主要應用在傳統冬令進補時,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明察患者陰陽氣血之偏勝,利用中藥材藥性之偏以糾正其陰陽氣血之虛衰,而製成滋補、強身、抗衰、延年的中藥膏劑,以求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膏方不只是進補,兼有補虛和療疾的作用。膏方最早還是用來調治疾病的,即便是到清代宮廷的膏方,還是以調疾為主。膏方選材根據患者的病證而靈活組合,可多可少,葯多的膏方可達四五十味中藥材,少則只有三四味藥物。膏方還具有口感好、服用方便等優點,對於病情複雜而且相對穩定需要鞏固治療的患者,最適宜不過了。

高血壓病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壓增高為主要特點,以頭痛、頭暈、耳鳴、心悸、疲勞為主要癥狀的臨床綜合征,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動脈壓的持續升高可導致靶器官如心、腦、腎和視網膜等臟器的損害,可引起嚴重的心、腦、腎併發症,是腦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高血壓病歸屬於中醫「頭痛」、「眩暈」等範疇。中醫辨證有虛實之分,如頭痛以實證者為多,而頭暈則以虛證為主,亦有頭痛伴頭暈者,多為本虛標實之證。《靈樞海論》曰:「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明代張景嶽特彆強調因虛致眩,認為「無虛不作眩」。

高血壓病患者如何選用膏方?

汪主任強調,針對高血壓病虛實夾雜的病機特點,選用膏方時當分清虛實緩急,需以辨證施方為本,切合病機為要,「虛則補之,實則泄之」,同時需要注意顧護脾胃,病證結合。其次,膏方選材當以調理為主,以補為輔,調理則將重點放在肝與心,一方面要疏肝柔肝,另一方面要養心寧神;滋補的重點在腎陰,腎陰充足,可以養肝血滋肝陰,能預防肝氣過旺而致血壓升高。與此同時要兼顧血液運行,適當選用活血行血之類的藥物,有助於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速度,預防血瘀證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或加重。如此選用膏方,對改善頭暈頭痛癥狀,控制血壓、防治併發症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膏方該怎麼吃?

服用膏方也是有講究的,多從冬至開始,至「九九」結束,服用膏方的具體時間分為空腹服、飯前服、飯後服、睡前服四種。空腹服多適用於以滋補強身為主的膏方,此時胃腸空虛,吸收力強,且不受食物干擾,藥物易發揮作用;針對胃腸道疾病的或脾胃功能欠佳的,宜在飯前1小時左右服;針對心、肺等病的,一般在飯後半小時服;養心安神的宜睡前服。服法分為沖服、調服、噙化三種。沖服,指取適量藥膏,沖入溫水攪勻使之溶化後服下;調服,即用碗、杯隔水燉熱,調勻後服下;噙化,也稱「含化」,即將藥膏含在口中,溶化後慢慢下咽。

服用膏方一般是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一匙。

此外,值得強調的是,服用膏方,要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不易消化以及有較強刺激性的食物,不宜飲濃茶,飲茶、咖啡、可樂等,以免妨礙脾胃的消化功能,影響膏劑的吸收。

汪主任最後提醒大家,膏方並非適用於所有人,主要適宜人群如下:

一、亞健康狀態者,平素無慢性疾病,卻容易感冒,抗病能力下降,或壓力過重而致身體虛弱的人;中老年人;失眠健忘、氣短懶言、易感疲乏、精力不充者。

二、慢性疾病人群。慢性疾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風濕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婦科慢性疾病、小兒肺系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的患者,,以及「三高」人群。通過膏方調治可以防治或減少複發,同時調攝體質,達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康復患者。外科手術後、腫瘤放化療後、大病重病後、產後等身體極度虛弱的人,營養調攝非常重要。服用膏方對改善癥狀、提高生活品質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總之,人體虛耗並非一日所成,不可能服用一季膏方便能徹底解決病況,需要療程服用。要想充分發揮膏方的效果,還是要先經過醫生的辨證論治,不能僅憑個人主觀感受亂吃膏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