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跟名中醫學習如何用葛根

葛根首載於《神農本草經》,言其「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為足陽明胃經葯,兼入脾經,功善升發脾胃清陽之氣而生津止渴、昇陽止泄。又陽明主肌肉,葛根甘平輕揚,可開發腠理而解肌退熱、發表透疹、舒筋解痙。

張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之葛根湯以葛根為主葯,治「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之太陽傷寒表證兼經舒不利證,「惡寒發熱、頭項強痛、面赤、鼻乾、額頭作痛、臥而不寧,下利」之太陽陽明合病下利證,以及「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之太陽痙病。後世多宗葛根湯中葛根的用法,治療表證、斑疹、痙病、泄瀉等。

近代藥理研究表明,葛根所含主要成分葛根素有擴張冠狀動脈和腦血管、降血壓、抗心律失常、降血糖等作用,對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糖尿病、突發性耳聾、偏頭痛與腦外傷後遺症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其運用日趨廣泛。

北京中醫藥大學尉中民教授行醫近50載,是國家級名老中醫、北京市名老中醫,她學驗俱豐,辨證精細,組方嚴謹,用藥靈活,尤對葛根的運用甚為獨到,現舉例說明。

病案舉例

患者喬某,女,68歲。

初診日期:2013年4月19日。患者自述有多年心臟病史、高血壓病史,近日稍走動則心慌、胸悶、氣短。2013年4月7日在北京某醫院行心臟CT示「冠狀動脈重度粥樣硬化」「左前降支近段中重度狹窄」「左迴旋支重度狹窄」等,醫生建議行心臟支架手術,患者因懼怕手術,故前來我處就診。

患者形體偏胖,刻下症:心慌,胸悶,胸前區時有蟻樣竄動感,走路多於20步則氣短,神疲倦怠,眩暈,口乾渴,伴口腔潰瘍,睡眠尚可,大便通暢,舌紅苔白膩,脈弦滑有力。血生化檢查總膽固醇8.91mmol/L,甘油三酯3.25 mmol/L(2013 年4 月3 日檢查)。

尉師據證辨為痰濕痹阻之胸痹病,立法:宣痹化濕、化瘀通絡。選用瓜蔞薤白半夏東加葛根30g等。

處方如下:全瓜蔞30 g,薤白10 g,法半夏9 g,葛根30 g,杏仁9 g,茯苓12 g,炙甘草10 g,陳皮12 g,柴胡10 g,當歸12 g,紅花6 g,紅景天10 g,旋覆花(包)20 g,茜草10 g。共7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2013年4月26日。服前葯7劑後,胸悶明顯減輕,心慌未作,精神好轉,胸前區蟻樣竄動感消失,口乾渴、口腔潰瘍、眩暈消失,血壓平穩,但仍有氣短、乏力。前方加黃芪20 g、黨參12 g。續服7劑。

三診:2013年5月3日。服前葯後氣短乏力改善,服藥期間心慌胸悶發作1次,約10 min後緩解。續守前方,略加減,共14劑。

四診:2013年5月17日。服前葯後,患者能步行1站地,從5月3日至17日心慌胸悶僅發作2次,每次約5 min自行緩解。續守前方14劑,鞏固療效。

按:患者多年心臟病、高血壓病史,近日出現心慌、胸悶、氣短,即《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並治》中「胸中氣塞、短氣」之謂。患者形體偏胖,神疲倦怠,眩暈,口乾渴,伴口腔潰瘍,舌紅苔白膩,脈弦滑有力,結合CT及膽固醇、甘油三酯偏高等結果,為痰濕痹阻胸陽、心臟失養所致。用瓜蔞薤白半夏東加葛根等宣痹化濕、化瘀通絡。其中葛根兼有通利血脈、生津止渴、止眩暈之功。此外,方中茯苓杏仁甘草湯和旋覆花湯亦為尉師治療胸痹病之常用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