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社會冷對“安倍獨大” “一強政治”引民眾詬病

安倍晉三再次當選自民黨總裁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蔣豐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王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周前連續第三次贏得自民黨總裁選舉,隨後外交內政連軸轉——抵達紐約見美國總統、出席聯大會議,並在9月27日宣布將於10月2日實施內閣改組和自民黨人事調整。順利“晉三”的安倍首相如果不出意外,將在2019年11月打破日本第11、13、15任首相桂太郎2886天的最長執政紀錄,有望成為日本近代以來自內閣製建立後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但“安倍獨大”也飽受詬病,對此次選舉“巧妙安排”,日本民眾有質疑,對安倍今後的“一強政治”,人們也心態複雜。共同社的一項最新民調顯示,有57.4%的人認為“安倍獨大”將是個問題。日本民眾對安倍第三次連任自民黨總裁反應比較冷淡,在他們心目中,經濟是優於安保、外交的最重要課題,而不是安倍執意要搞的修憲,更不想看到他借長期執政“傲慢暴走”。

“連續當選,更要敬畏國民”

安倍晉三於2006年首次當選日本首相,2007年宣布“因個人健康原因”辭職。2012年,安倍再次當選首相,後又於2014年和2017年兩次當選。有報導說,如果安倍乾滿新的任期、執政到2021年,將創造3567天的執政紀錄。對此次選舉結果,安倍老家山口縣的一些人很興奮,當電視上出現安倍當選自民黨總裁的消息時,聚集在山口縣下關市安倍選舉事務所的支持者甚至三呼“萬歲”,還向安倍夫人獻上鮮花。

實際上,日本民眾對選舉結果並不感到意外。這場執政的自民黨“內部選舉”,日本老百姓更多扮演的是旁觀者角色。但安倍最終能否打破首相執政紀錄,日本民眾的態度仍將是決定性因素。儘管安倍在總裁選舉中贏得八成以上的國會議員票,但隻贏得55%的地方黨員及黨友票,投給安倍對手石破茂的那些選票可以看成是安倍的“反對票”。東京都的老自民黨員西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自民黨高層通過“巧妙安排”,讓少數人掌握的國會議員票權重與廣大地方黨員及黨友票一樣,實際上形成國會議員主導總裁選舉的局面。自民黨高層各個派閥通過“水面下的交易”,已提前確定結果,而廣大基層黨員的心聲卻被漠視。

很多日本民眾認為,即使是地方黨員及黨友票中,國會議員也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打招呼,並未真實反映出基層自民黨黨員的意願。這種選舉體制,讓自民黨籍國會議員將自身政治利益凌駕於黨的利益之上,黨內民主遭到嚴重破壞,將給自民黨的前途蒙上巨大陰影。“安倍獨大”的局面就是這種畸形體制的產物。如果他打破執政紀錄,將給自民黨開一個很壞的頭,讓後來人效仿,畸形體制會繼續惡化。

在神奈川縣的自民黨員田中看來,所謂的“民主選舉”更像走過場,安倍首相運用手中的權力,能輕易破壞民主程式,“獨大”的危害可見一斑。所以,安倍首相打破執政紀錄雖然對他而言是極大的政治成就,但是對自民黨、對國民而言不一定是好事。

對安倍能否打破執政紀錄,日本媒體的態度偏向於“謹慎樂觀”。《朝日新聞》一篇題為“雖然連續3次當選自民黨總裁,但安倍一強局面已難以走下去”的社論稱,森友學園及加計學園等醜聞纏身的安倍首相,能一次次有驚無險過關,主要是因為傲慢與畸形的“一強獨大”。讓人擔心的是,安倍首相似乎缺少自我反省,他提出的“安倍經濟學”如何惠及地方及中小企業,如何擺脫通貨緊縮、如何重建財政、如何完善社保制度,都是迫在眉睫的難題。而安倍首相更熱衷於修改憲法。9月的民調顯示,自民黨總裁選舉中,關心修憲的受訪者比例只有8%,在六個議題中排名倒數第一。不難看出,成為長期政權的基礎是解決老齡化、經濟民生等問題,安倍首相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在明年的地方選舉及參議院選舉中,將接受國民的“大審判”。《東京新聞》的社論也提醒安倍,“連續三次當選,更要敬畏國民”,如果他執意秋季向國會提交修憲法案,將毀掉民眾的信任。

右傾政策,迎合“失落群體”

自上世紀80年代起,日本首相頻繁更替,以至出現“十年九相”的說法。2001年小泉純一郎擔任首相後,政權比較穩定,執政1980天,是1972年中日建交以來日本執政時間第二長的首相,僅次於目前的安倍。小泉上任後推出一些改革目標,包括郵政民營化改革、強化保險機能、推動地方自立和改革財政等。2001年至2006年,小泉執政的5年間,日本GDP實際增長率(排除物價因素)達到7.12%,失業率從5.04%下降到4.12%。

2012年安倍第二次執政以來,5年間日本GDP實際增長率達到5.7%,失業率從4.33%下降到2.87%。不難看出,小泉與安倍能長期執政的根本原因,在於經濟、民生上的一些數據看上去尚可。當然,日本民眾也很在意房價變化。日本房地產經濟研究所的最新統計顯示,在安倍二次上台後的近6年間,日本首都圈的地價已上漲3%,全國地價增長1%左右。2017年以來,日本一些大中城市的房價更是增長迅速。從去年2月以來,東京和大阪的房價上漲約19%。

現在,安倍離創造執政紀錄只有一步之遙,他一定會繼續“爭取”支持群體。日本共同社今年上半年的一項調查顯示,60歲以上人群中安倍的支持率僅為31.3%,而30歲以下人群中安倍的支持率達到49.3%。《讀賣新聞》分析認為,原本對安倍政權就不太支持的高齡群體、女性群體、無黨派群體越發對首相感到失望。日本學者菊池認為,現在的日本正在產生巨大的貧富鴻溝,年輕勞動者中超過25%的人是非正式員工,在日本右翼勢力的渲染下,這些“失落群體”認為是中國等國的經濟發展搶走日本的就業機會,因此產生強烈的排外情緒。而安倍的右傾政策,滿足了這些人的情緒需要。

與此同時,安倍通過金融寬鬆、削減法人稅、實行日元貶值等政策,讓日本跨國企業短期內利潤暴漲,股市上漲,甚至出現16個交易日連漲的罕見局面。有利可圖的日本大企業與投資者因此也願意出錢、出力支持安倍。這種背景下,安倍可以說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連續三次當選自民黨總裁也就順理成章。

想破紀錄,要過三道難關

不過,安倍想打破執政紀錄,也要應對三道難關。首先是日美貿易問題。美國總統川普把日本看成“長期佔美國便宜的小夥伴”,並流露出很多不滿。如果安倍不能在短期內縮減日本出口美國汽車的規模或放開本國農業領域的貿易保護,必將遭到川普的無情“大棒”。而無論汽車領域還是農業領域,都是日本自民黨的執政支柱。此次總裁選舉中,因安倍表態不夠強硬,很多汽車產業和農業集中的都道府縣把票投給石破茂。日美兩國已就展開新貿易談判達成協定,但安倍仍將面對兩難局面:不對川普讓步,日美關係將急劇惡化,從以往的情況來看,二戰後沒有一位得罪了美國的日本首相能坐穩位子;而向美國讓步,來自國內的壓力同樣會讓安倍面臨黨內的“逼宮”危險。

其次,隨著地震、台風、暴雨等自然災害輪番襲擊日本,各種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迫在眉睫。安倍已表明今後3年進行大規模基建投資的態度,但從日本現在的財政狀況看,政府已經拿不出錢,需要實行更大規模的金融寬鬆政策,也就是繼續壓低利率,大量印錢。可是,長期的低利率政策不僅讓日本金融機構的經營狀況持續惡化,物價水準也沒有達到安倍的預期通脹目標。即使安倍加速開動印鈔機,日本經濟活力依然難以得到根本提升,民眾也很難真正受益。一旦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安倍調控經濟的能力將遭到質疑。安倍處理不好經濟問題,作為執政根基的民眾支持率將被動搖,各種反對勢力也會趁勢而起。到那時,安倍能否坐穩首相寶座將打上大大的問號。

最後,在改善日本與中國、韓國、俄羅斯等周邊國家關係的問題上,安倍的外交政策也將面臨考驗。韓國媒體關注安倍在日本的長期執政問題時,很多報導和評論都提到“日本右翼”“安倍修改和平憲法”“要讓日本成為能發動戰爭的國家”“歷史認識有問題”“在半島問題上攪局”等,並流露出對“安倍長期執政,日本右傾化加速”的警惕。韓國MBC電視台26日報導稱,隨著安倍執政基礎日漸穩固,其通過修憲推動日本成為所謂“正常國家”的步伐也將加快,日本內外的憂慮聲音正越來越大。

日本最新民調顯示,51%的人反對安倍首相今秋向國會提交自民黨修憲案。對此,《韓國經濟》社論稱,當今世界由於川普等強人政治已變得不太平,安倍的右傾化行徑只能進一步刺激本地區的進展和矛盾,希望安倍不要憑借自己長期執政“傲慢暴走”,而應該傾聽日本國內冷靜的聲音。

日本《每日新聞》也以“安倍首相不能再我行我素”為題發表社論說,日本現在最緊迫的不是修憲,如何進一步加速擺脫通貨緊縮、增加就業、改善財政狀況才是首相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同樣,這些才是獲得民眾信任的政治根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