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熱點聚焦丨端午節來臨,吃粽子需要注意這些營養知識!

播放GIF

端午將至,國家級營養保健專家、湖南省胸科醫院院長唐細良提醒,粽子雖然味道鮮美,但吃多了對腸胃不好。

端午將至

粽子又稱「角黍」、「筒粽」,是中華民族傳統美食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了端午節慶食物。每年農曆五月初,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繁多,且南北方各異。南方人習慣用豆沙、臘肉、八寶、火腿、蛋黃等作為餡料,因其味道鮮美,又寓意良好,備受老百姓的青睞。

粽子的營養成分:

粽子營養豐富,由於大小、口味不同,其營養成分也不相同,大體而言,每100g粽子中營養成分如下:

熱量215-287(千卡)

脂肪2-5(克)

蛋白質4-6(克)

碳水化合物30-50(克)

纖維0.1-5.0(毫克)

維生素E0.5-1.3(毫克)

煙鹼酸0.2-20(毫克)

尼克酸1.9-2.3(毫克)

鈉500-700(毫克)

鉀700-800(納克)

鈣13-26(毫克)

鋅1.5-2.0(毫克)

硒2.0-2.7(微克)

鐵2-5(納克)

鎂34-49(毫克)

健康提示:

1.粽子的主料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有一定緩解作用。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自汗也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2.粽葉中含有多酚類物質和鉀元素,通過蒸製時可滲入米內,有利於提高人體的抗熱機能。近年來有研究表明,粽葉的提取物還具有抗癌作用。

3.由於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癥狀,若主料能以部分的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藥等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含量,減少腸胃負擔,還更有益於健康。

4.粽子蒸或煮熟後,能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進食後會增加消化酶負荷,兼之其性溫滯氣,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所以,心血管病患者、老人和兒童、胃病、腸道病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最好不食或少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