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淡飲食,有益健康!

生活中,我們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多吃點清淡的食物,少吃油膩的。特別是醫生會和腸胃不好的病人以及手術後的患者囑咐這句話。那麼清淡的食物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醫生眼中的清淡飲食

清淡飲食是相對於「肥甘厚味」而言,醫生眼中真正的「清淡飲食」是建立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合理搭配營養,將動物性食物、食用油和鹽限制在合理範圍內,避免過多地使用辛辣調味品。

清淡飲食五個原則

清淡飲食的特點是盡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味道清淡平和,營養豐富,容易消化。什麼樣的飲食才算清淡飲食呢?來看下面這五個原則。

1.調味少鹽少辣:建議成人每日攝入鹽的量不超過6克。日常炒菜時,可以在菜肴快出鍋時再加鹽,既保證味道又減少食鹽用量。除鹽之外,味精、雞精等增鮮產品,以及醬油、豆醬等所有鹹味調味品也都含有大量鈉,應少吃。

適當吃辣可以增加食慾,但過辣容易刺激消化系統,讓人遭受上火、口腔潰瘍、便秘等問題,影響身體的代謝。

2.用油少量多種:清淡飲食要少油,更要保證多種。花生油、米糠油、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精鍊橄欖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最好經常換著吃。

建議每日烹調用油以25~30克為宜。

3.烹調常用蒸煮:多採用快炒、清燉、清蒸、白灼等方式。要最大限度保留食物的原味和營養,還要學會多種食材搭配,例如肉類最好和低脂、高纖維的菌藻類食材共同烹調,可減少脂肪和膽固醇在體內的吸收。

4.肉要「挑」著吃:吃肉以「白」「瘦」為主。

肥肉脂肪含量較高,容易影響心腦血管健康,應以瘦肉為主,少選五花肉。與畜肉相比,魚、禽類等白肉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

特別是魚類,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腦血管疾病等有重要作用,因此有這類疾病的人吃肉應首選魚肉和禽肉。

需要提醒的是,吃雞、鴨肉時要去皮,否則會增加脂肪攝入。

5.控制糖的攝入:從廣義上講,清淡飲食還包括少吃高糖食品。建議添加糖的每日攝入量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過25克。添加糖包括白砂糖、冰糖、紅糖等,以及甜點、甜果汁中的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漿等,它們會刺激胰島素水準上升,加快脂肪合成,危害健康。

一份清淡飲食方案

要做到清淡飲食,就得從選購食材到烹飪菜肴的過程全程把控。

飲食均衡 營養多樣

葷:素=1:4

建議全天菜品有個葷素比,大致為1∶3或1∶4。每天應吃300~500克蔬菜,120~250克動物性食物,其中畜禽肉類50~75克、魚蝦類50~75克、蛋類25~50克。

主食粗糧:細糧=1:3

一天的主食中,有大約1/4~1/3的粗糧為好,也可以每周吃兩次粗糧。粗糧含有較多膳食纖維素,對肥胖、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薯類如蕃薯、土豆,可以適量代替部分糧食。

烹飪方式 合適就好

蒸煮∶爆炒=2∶1

建議蒸煮和爆炒的比例控制在2∶1,煎炸則應盡量避免,如果吃的話,每周別超過3次,且最好在中午吃。每頓飯最好做一個涼拌菜,因為涼拌菜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蔬菜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多種活性保健因子。

少油少鹽 避免重口

調料多樣

清淡飲食要充分利用豐富多樣的調味品,不僅能提高食慾,還能減少油鹽的攝入量。比如多用醋、番茄、檸檬汁,也可以用香芹、香菜、香菇、洋蔥等有特殊香味的食物做搭配。

控制油溫

日常烹調時,油溫應控制在150℃~180℃,鍋中放油的同時,可以把一根筷子插入油中,或放一小條蔥絲,當筷子、蔥絲四周冒出較多小氣泡時,就可以下菜了。炸過東西的油,不要用來二次或多次油炸,反覆的高溫加熱會使食用油產生反式脂肪酸和致癌物。

調節鹽量

湯快好時再放一點鹽,利於減少鈉的攝入;若放了雞精、味精、醬油等調味品,盡量不要再放鹽,以免鹹味疊加。在湯的選擇上,建議優先喝蘑菇湯、冬瓜湯等蔬菜湯,這類湯比肉湯更易做到清淡,湯中若多放些新鮮蔬菜,利於補鉀,有助於身體對鈉的代謝。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飲食清淡有益身體健康哦!

審核:單長虹 王小寧

責編:王文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