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泡茶時的水溫及水質都有什麼講究

泡茶時,水溫高,苦澀味會加強,水溫低,苦澀味減弱。還有泡茶用的水也會影響到茶湯口感,所以泡茶的時候水溫以及水質都要注意選擇好。那麼,泡茶時的水溫及水質都有什麼講究?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看看。

1、泡茶水溫的講究

泡茶水溫分為:高溫、中溫和低溫三種。

(1)高溫

所謂高溫是指90℃以上的水溫,適合高溫沖泡的茶葉有:部分發酵茶的葉茶類,如:鐵觀音、岩茶、凍頂、清茶等。還有全發酵茶(如:紅茶),以及經渥堆的普洱黑茶類,都需要以高溫沖泡。其中鐵觀音和普洱茶甚至可以用95℃以上的溫度沖泡。

(2)中溫

中溫是指80~90℃的水溫,適合中溫沖泡的茶葉有:部分發酵茶之芽茶類,如白毫烏龍;以及白茶類,如白毫銀針、壽眉等。白毫烏龍適合水溫為85℃,白毫銀針適合以80℃沖泡。

此外,原本應以高溫沖泡的茶葉,如果因採製含部分芽葉而偏嫩時,或是茶葉因人為因素變得較為細碎時,則應將水溫降低,改用中溫的水來沖泡。例如凍頂、高山烏龍和包種茶有時因採製時間較早而變得較嫩,泡茶水溫不宜超過90℃。

(3)低溫

低溫是指70~80℃之間的水溫,適合低溫沖泡的茶葉有:所有的綠茶,如龍井、碧蘿春、煎茶、玉露、香片等;以及黃茶類,如君山銀針。而原本應以中溫沖泡的茶葉,如果因採製偏嫩或是茶葉變得較為細碎時,也應將水溫降低。

2、泡茶水質的講究

(1)清:就是要求無色透明,無沉澱物。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種常識。如果水質不清,古人也想方設法使之變清

(2)活:有了「清作」為前提,古人要求水「活」。所謂活是要用流動的水。蘇東坡《汲江水煎茶》,在月色朦朧中用大瓢將江水取來,當夜使用活火烹飲,方能煎得好茶,真是經驗之談。

(3)輕:這是古人的一條標準,現代科學中,運用化學分析的方法,將每毫升含有8毫克以上鈣鎂離子的水稱為硬水,不到8毫克的稱為軟水,硬水重於軟水。實驗證明,用軟水泡茶,色香味俱佳;用硬水泡茶,則茶湯變色,香味也大為遜色。

(4)甘:水是用來喝的,最終要求還是要有滋味,宋代詩人楊萬裡有「下山汲井得甘冷」之句,可謂一言知之。古人品水味,尢崇甘冷或曰甘冽。所謂甘就是水一入口,舌與兩頰之間會產生甜滋滋的感覺,凡水泉甘者能助茶味。

(5)冽:就是冷、寒。古人認為寒冷的水,尢其是冰水、雪水,滋味最佳。這個看法也自有依據,水在結晶過程中,雜質下沉,結晶的冰相對而言比較純凈。至於雪水,更為寶貴。現代科學證明,自然界中的水,只有雪水、雨水才是純輕水,宜於泡茶。

古人對泡茶用水十分講究,他們的選擇,主要有三個標準:一是水要甘而潔;二是水要活而清鮮;三是貯水要得法。

陸羽《茶經》明確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所指山水即是泉水。

因此古人品名茶,要用名泉之水,比如品西湖龍井就要用虎跑泉水。在古人的茶文化中,茶與泉是不可分的。

那如何選擇泡茶水?

(1)泉水:一般說來,在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較清爽的,雜質少,透明度高,汙染少,水質最好。

(2)江水:泡茶用水,雖以泉水為佳,但溪水、江水與河水等常年流動之水,用來沏茶也並不遜色。

(3)井水:井水屬地下水,是否適宜泡茶,不可一概而論。有些井水,水質甘美,是泡茶好水,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東傳心殿內的大庖井,曾經是皇宮裡的重要飲水來源。

(4)雨水、雪水:雨水和雪水被古人譽為「天泉」。用雪水泡茶,一向被人重視。秋季,天高氣爽,塵埃較少,雨水清潔,泡茶滋味爽口回甘;梅雨季節,和風細雨,有利於微生物滋長,泡茶品質較次,夏季雷陣雨,常伴飛砂走石,水質不凈,用於泡茶茶湯渾濁,不宜飲用。

(5)自來水:自來水一都是經過人工凈化、消毒處理過的江河水或湖水。凡達到我國衛生部製訂的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自來水,都適於泡茶。但有時自來水中用過量氧化物消毒,氣味很重,用之泡茶,嚴重影響品質。

以上內容就介紹到這裡,總的來說,泡茶的之後不僅沖泡手法要正確,對於器具選擇,投茶量,水溫控制以及水質都是要控制好的,那樣才能泡出一杯好喝的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