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慢」中脫規矩 悟太極「神明」

《周易 繫辭上》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可知神為莫大之功用。然非易筋轉氣以後,不能臻此境也。太極拳是內家拳,是一種融技擊、文化、健身、養生於一體的優秀傳統拳種和運動方式,它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以中國傳統哲學易理為理論指導思想,所以它又可稱之為「文化拳」。在修鍊中,需要有很好的文化底蘊作為基礎,才能感悟到太極的內涵和精髓。因文化層次不同,各人的領悟也有差異,能達「神明」者鳳毛麟角。

「神明」之境,不可言傳、只可神領,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是太極拳修鍊者夢寐以求的性命雙修高級殿堂。有人窮其一生而求索,然不知結果。慢慢太極路,需要一顆靜如止水的心,去想、去練、去悟,循規蹈矩,練一層悟一層。在「懂勁」的基礎上,遵循「慢練為養,快練為傷」的原則,練習過程中要慢練、柔練、靜練,要練意、練氣、練神。

陳鑫拳論雲:「由起至止,須慢慢運行,能慢則儘管慢,慢到十分功夫,即能靈到十分,惟能靈到十分火候,斯敵人跟不上我,返以我術為奇異,是人之恆情也,殊不知是先難之功效也。處處要虛靈,極虛極靈,反應才能迅速,意念才能充沛。在「重意不重形」的情況下,「以意行氣、以氣運身」,配合逆腹式呼吸,引動丹田內力的運動,使內氣細、慢、深、勻地和動作協調統一地開合,以達「意、氣、神」合一。

在練拳的過程中,不要以氣為指導,要以意為指導,不在氣,在氣則滯。意到、氣到、勁到,始終用意去行功盤架,達到鬆柔、圓活、連綿不斷。

「十年練功,十年養氣;氣以直養而無害,久久養之即為浩然正氣。」(馮志強語)闡述了練拳的整個過程,實際就是修身養性的過程,練拳時以養氣為主,行拳盤架為輔,以柔化為主,剛發為輔,就能內氣充盈,開則鼓盪氣達四梢,合則內斂氣歸丹田。

如內不知修,外不知養,則陰陽不和,內外不一,又怎能達後天返先天,柔化本身之固有勁力氣血,順達其經絡氣血、筋骨、肌膚的連綿鬆柔虛靈,以達修身養性之「神明」境界?

在慢練慢悟中,求陰陽之開合,內外動靜之變化。在行拳走架中,慢悟周身內外相合,一動無有不動的螺旋纏絲圈。靜則俱靜,動則俱動,合中寓開,開中寓合,鬆柔圓活自然,悟周身內外上下左右前後之立體三維空間之整體混元力。悟周身之一家,求「捨己從人,知己知彼」之玄妙。

陳鑫拳論雲:「周身上下皆是拳,挨著何處何處發,我也不知玄又玄。」這正是「神明」階段的具體表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