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爭論:折耳根含馬兜鈴內醯胺,到底致癌不?

文| 天荒地腦

上次寫了《實錘!馬兜鈴酸致肝癌,中草藥,魚腥草還能吃嗎?》之後,各界小夥伴紛紛表達了對魚腥草的關心。同時,也有小夥伴提出了一個嚴峻的問題:魚腥草確實不含致癌的馬兜鈴酸I,但是含馬兜鈴內醯胺I呀。馬兜鈴內醯胺I也是致癌的。

必須得感謝提出這個問題的讀者,一看就是平時關注科普文的專業讀者,點個贊。

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馬兜鈴內醯胺I是致癌物,這是沒問題的。但問題是,魚腥草裡真的有馬兜鈴內醯胺I嗎?

並沒有!

根據目前已有的研究,魚腥草裡面只有另外三種馬兜鈴內醯胺:AII、BII和FII。還沒有研究在魚腥草中發現馬兜鈴內醯胺I。

那為什麼會有人言之鑿鑿地說,魚腥草裡有馬兜鈴內醯胺I呢?我們找到了這樣一篇帶引用文獻的文章:

圖釋:截圖來源於微博https://weibo.com/p/1001603812966662336430

於是我們去找了圖中標為[4]的引用文獻,是這樣一篇:Kim, S. K., Ryu, S. Y., No, J., et al. (2001) Cytotoxic alkaloids from Hout-tuy年 cordata. Arch Pharm Res. 24 (6): 518-521.

然而,這篇論文裡並沒有任何關於魚腥草中馬兜鈴內醯胺I的記載,隻表明魚腥草中含有馬兜鈴內醯胺A和馬兜鈴內醯胺B——如果根據論文裡給出的分子結構,應該是現在我們稱為AII和BII的兩種馬兜鈴內醯胺,和馬兜鈴內醯胺I完全沒有關係。

那為什麼上面圖中的文章裡,還信誓旦旦地說,魚腥草裡有7毫克的馬兜鈴酸內醯胺I、25毫克的馬兜鈴內醯胺II呢?仔細看論文的話,就能發現,論文中說到2千克裡魚腥草中馬兜鈴內醯胺AII和BII的含量,正好分別是7毫克和25毫克。

Emmmm……沒錯,這完美的「張冠李戴」也是沒得sei了!

後來還有一篇論文也研究了魚腥草中馬兜鈴內醯胺的含量,得出結論說含有馬兜鈴內醯胺AII、BII和FII,依然沒有任何馬兜鈴內醯胺I的蹤跡。

所以,魚腥草中從來沒有發現過馬兜鈴內醯胺I。那麼,它真正含有的馬兜鈴內醯胺AII、BII和FII,是已知的致癌物嗎?

不是。目前所有關於馬兜鈴內醯胺致癌的結論,都是關於馬兜鈴內醯胺I的,我們目前沒有發現任何馬兜鈴內醯胺AII、BII或FII會致癌的證據。

終於可以安心地吃折耳根了,真是不容易啊....

分割線

那麼靈魂拷問的問題是,到底是燉湯呢,還是涼拌呢?到底是帶葉吃呢,還是不帶葉吃呢......

參考文獻:

1. Kim, S. K., Ryu, S. Y., No, J., et al. (2001) Cytotoxic alkaloids from Hout-tuy年 cordata. Arch Pharm Res. 24 (6): 518-521.
2. Qu, W., et al. (2011) Alkaloids from Houttuy年 cordata and Their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ities.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