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部溫情賀歲片,幫你找回失去的年味

回顧2020年,院線公映的國產電影中擁有豆瓣最高評分的,是許慧晶導演創作的紀錄片《棒!少年》。

超過4.8萬豆友,共同為這部電影打出了8.7的高分,四星五星的評分佔據了其中絕大多數。

影片最初在2020FIRST影展亮相時,就被視為“FIRST最強黑馬”,並最終獲得了最佳紀錄長片獎。而在上映後取得這樣的成績,也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棒!少年》的成功,一方面在於它擁有不輸劇情片的跌宕起伏的情節,也包含了對中國當下社會中存在的階層差異、留守兒童教育等等社會議題的審視與關注;

另一方面,它真實且極具人物關懷的筆觸,與觀者形成了情感上的共鳴與連結,讓人們的情緒隨著鏡頭中被紀錄者的命運上下起伏。

影片聚焦一支特殊的民間棒球隊,強棒天使隊。

這是支帶有公益慈善性質的隊伍,隊員全部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貧困兒童。對於這些10歲左右的孩子來說,棒球是掙脫身世的唯一出路。而每一次刻苦訓練與用力揮棒中,都是他們對命運的叫板。

導演許慧晶憑借這部影片被更多人認識到,成為最具潛力的紀錄片創作者之一。

其實早在《棒!少年》之前,許慧晶已經在紀錄片領域斷斷續續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也拍攝過一些紀錄作品。

他從一開始,就表達出對與時代息息相關的社會議題的興趣,通過《河岸》和《媽媽的村莊》兩部前期作品,希望為不同群體、不同階層的觀眾提供溝通的窗口,“提供一個互相認識、互相理解、相互包容的媒介”。

許慧晶在向外關注的同時,也在創作中不斷向內挖掘、探索自我。

出身農村的他,最初將“鄉村議題”視為自己的“創作土壤”,在前兩部作品裡也將視角對準了鄉村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底層人民。

在他看來,“只有搞清楚來處,才能知道自己的去處”。

某種程度上,許慧晶的每次創作,都是對“來處”的一次探索。

而他的最新作品《年年有余之魚燈》也同樣如此。

這是導演為支付寶拍攝的一部賀歲紀錄短片,故事聚焦的是安徽徽州地區擁有超過六百年歷史的傳統年俗——魚燈。

跟隨螞蟻員工靈草的視角,短片在今年春節之前走進了汪滿田村。

每年春節,汪滿田村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的舞魚燈慶典儀式。

魚,對於這裡依水而居的百姓,象徵年年有余的寓意。

古時人們以打漁為生,風調雨順、魚蟹滿艙,就意味著好年景。魚與“余”同音,年年有余的每家每戶的寄托與嚮往,魚也成為人們心中幸福、富足、吉祥的象徵。

舞魚燈如同集體共同參與的祈禱,充滿著每家每戶對來年生活的美好願景。

這項從明朝開始延承了600多年的年俗儀式,如今已經成為徽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的活化石。短片就記錄了身為非遺文化傳承人的汪在郎準備2021年春節魚燈會的過程。

魚燈會是一項集體性質的活動,不僅需要每家人的募捐,同時也需要他們身體力行的幫忙。

老、中、少三代宗祖親人匯聚在祠堂庭院,一邊笑著聊天,一邊報名為即將開啟的魚燈會做準備。

就連幾歲的小孩子,課余也會在老師傅的指導下幫忙製作魚燈,一臉認真地用膠布固定住魚燈的骨架。

看似簡單的魚燈,其實製作起來有著不少門道。

比如支撐魚燈的竹竿,必須選擇3-4年的竹子。如果是超過4年的老竹,在製作過程中受到擠壓很容易斷裂。

而在“扎魚”這道工序中,需要把握好魚的比例。魚燈一般分為魚頭、魚身和魚尾三部分,而每部分的比例和形狀都要與真實的魚相似。

審視並展現不熟悉的事物,難免會陷入獵奇的雷區。相比跟拍多年的紀錄片,《年年有余之魚燈》這部只有短短6分多鍾的賀歲紀錄短片,在創作過程中顯然不具備充分觀察並融入被紀錄者生活的時間。

不過身為外來者的許慧晶,仍然延續了他一貫的人文情懷,在有限的時間裡用鏡頭捕捉到汪滿田村平淡、真實、美好,並能同每一位觀眾實現情感共振的細小日常:

長輩對直呼其姓名的晚輩看似嚴肅其實寵愛的教訓

孩子們看到陌生人的到來羞怯又好奇,躲在一旁暗中觀察

學堂裡傳來朗朗讀書聲,“小溪彎彎出青山,大河彎彎流入海”,稚嫩的童聲在古老的徽式建築中傳蕩回響,碰撞出一種超越當下時間的新老交融。

更難得的是,許慧晶對這個村莊的探索並沒有停留在目之所及的表面,而更深入挖掘隱藏在景貌與民風背後、與魚燈相關的文化延承與情感傳遞。

魚燈凝結了不同代際間宗祖親緣的心血,它包含著親族間的團結與信任,維系著親情的緊密。

然而它對新老兩代人來說,擁有著不同的情感含義。

老人們製作魚燈,是為了留下祖宗的手藝與傳統;

而年輕人們參與魚燈會的準備,則是向自身“來處”的探視。

所謂“來處”,是命運與文化的根基,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個人的性格、思想與情感。

魚燈會這項年俗儀式,對於生活在當地的百姓來說,就意味著一種文化上的“來處”。

老人們在教授年輕人手藝的同時,也引領他們回溯自己以及這片土地的過往,在他們的精神血液中注入傳統文化的基因。

不過,魚燈誕生的600年來,世代相傳的不止民俗傳統與手藝,還有一套積極樂觀的生活價值觀念。

我們之前提到過,魚燈代表普通百姓對新一年的期待與祝願。

在某種意義上,它更是人們對未來始終報以美好希望的信念。

百姓們以虔誠的心態投入到魚燈會的準備中,而這份虔誠,也投射出他們對生活最樸實真摯,且永不熄滅的熱忱。

即便短片最後,魚燈因為種種原因會無法如期舉辦,村民們仍然堅持將魚燈整齊擺放在祠堂裡。

老人和小朋友一起,在空間有限的中庭裡舞動著魚燈,像是要把快樂與祝福傳遞給在場的每一個人。

雖然儀式停止了,但他們對未來的冀望卻不會因此被摧毀、中斷,而將代際更替中不斷傳承下去。

這種信念與熱忱,恰好是當代人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逐漸缺失與遺忘的。

最近幾年,每到春節,身邊總會響起“年味越來越淡”的感慨和疑惑。

實際上,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我們比小時候擁有更多文化消遣上的選擇,但與之背道而馳的是,精神上的滿足感卻越來越貧瘠。

喪文化的盛行,年味的消逝,一定程度在於人們對現實的過度關注與妥協,從而丟失了曾經對生活最簡單、真誠、炙熱的期待。

我們一邊緬懷著過去,但同時也在選擇性地遺忘和拋棄:

你有多久,沒有一家人齊齊整整聚在一起,點燃爆竹、欣賞煙花了?

有多久,沒有蹲在電視機前屏息凝神地等待螢幕上的指針跳轉到12點那一刻了?

又有多久,沒有真心為新年的到來而歡呼與欣喜了?

而小時候陪伴著我們的傳統年俗儀式,似乎也在不知不覺間慢慢消失,和春節一樣,變得不值一提。

然而這些儀式,恰恰構成了我們對春節年味最初的記憶。

它的存在,讓這個辭舊迎新的時節變得與眾不同,足以承載無數沉甸甸的喜悅與希冀。

而這,也是支付寶和許慧晶導演去往汪滿田村,記錄魚燈會的初衷吧。

希望人們能從這堅持了600多年的年俗傳承中,重拾對兒時新年的記憶與期待,也重拾對中國傳統年俗文化的重視。

不得不說,支付寶近幾年的賀歲短片一直主打情懷牌:

2019年的《七裡地》聯合許鞍華導演,講述了祖孫三代人的故事,通過一個簡單的“福”字,串聯起鄉愁情緒;

2020的《到哪兒了?》,用春節回家路上一段充滿波折的囧途,解讀幸福與團圓的真諦。

這些作品傳遞出一種傳統甚至理想主義的情感與價值觀,卻總是能不偏不倚地戳中當代人那根最敏感脆弱的軟肋。

而今年的《年年有余之魚燈》,落點同樣在情懷。

它關注到曾作為春節主流卻漸漸隱退至邊緣的年俗文化,讓人們重新看到並繼續傳承從前那些美好的存在。

那是我們的來處,或許,也將指引我們未來的去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