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膝蓋冰冷刺痛,我不會是得了退化性關節炎吧?


隨著近年運動風氣興盛,及人口結構步向高齡化社會,因運動損傷,或是退化性關節炎而飽受關節疼痛之苦的民眾也日益增多!秋季降溫快、早晚溫差大、關節冰冷又刺痛的年輕人越來越大。那到底退化性關節炎會出現哪些癥狀?一定非要置換人工關節不可嗎?就讓我們聽常樂骨科專家怎麼說。

70歲以上的年長者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生率高達70%,且女性多於男性;好發於膝關節、手關節、髖關節等也可見於其他關節如脊椎、腕關節等。

退化性膝關節炎原因多老化、過重、使用過度都是可能肇因

根據統計70歲以上的年長者退化性膝關節炎發生率高達70%,且女性多於男性;好發於膝關節、手關節、髖關節,也可見於其他關節如脊椎,腕關節等。其中又以膝關節、膝蓋疼痛最常見。且伴隨而來的運動、行走不便問題,更是影響民眾生活品質。

為什麼退化性膝關節炎會找上門呢? 其致病原因有很多,除了年齡、老化因素外,體重過重、膝周圍韌帶損傷、非感染性骨壞死、血友病、神經病理性關節疾病等,都是可能肇因之一。

關節腫脹、僵硬、有摩擦聲?小心已有退化性膝關節炎

至於退化性膝關節炎為何會引起疼痛不適呢? 這是因為其病因主要與機械性的磨損,誘發發炎因子產生,造成關節囊發炎、外圍韌帶肌腱損傷、關節軟骨損傷缺損、半月板損傷有關,進而導致關節面不平整,導致關節腔狹窄、軟骨下硬骨空腔囊腫、關節變形、骨刺、軟骨遊離體等變化出現所致。

退化性膝關節炎常見癥狀包括:關節腫脹僵硬、上下樓梯甚至行走時疼痛、關節活動度受限、在活動關節時常可聽到不正常的磨擦聲響,甚至關節變形等。

一般來說在未有退化性膝關節炎前,平時養成合宜、適量的運動習慣,就是有助鍛鍊關節附近肌肉強度、增進關節強度與健康,幫助關節承受身體重量的好方法。

膝蓋痛還能運動嗎?關節軟骨受損與否,影響運動種類、強度

醫師也表示,事實上在到達嚴重的膝關節變形前,透過適當的保養與預防,不一定非得走到置換人工膝關節一途。但若是已受損的關節軟骨,就建議要謹慎小心,盡量採取緩和不負重量運動為佳。譬如游泳等不受體重壓力的運動,或是緩和的散步,有效活動大腿的股四頭肌運動,就是有助於膝關節穩定強化、舒緩膝關節疼痛的秘訣。

玻尿酸VS血小板血漿VS關節鏡退化性關節炎治療有差異

除了基本的運動保養外,目前玻尿酸關節注射,與自體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的注射,可廣泛應用於運動傷害和退化性關節炎治療。玻尿酸注射可補充關節液來潤滑關節腔,減低膝關節因行走摩擦與壓力造成的不適與傷害,並修復關節結構、減少發炎反應的產生。

而PRP注射則是利用血液中血小板所產生的豐沛自體生長因子,來活化、再生關節內退化受傷的組織;藉此促進退化軟骨、韌帶滑囊的修復,以達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目的。

若關節疼痛及行動不良已無法經由運動,或藥物、關節注射而獲得改善時,關節鏡手術就是另一種微創傷口的檢查及合併治療方式。

另外若關節疼痛及行動不良已無法經由運動,或藥物、關節注射而獲得改善時,關節鏡手術就是另一種微創傷口的檢查及合併治療方式。其主要是透過2~3個約1公分的小切口,使用關節鏡直接進行治療,對於發炎的組織加以清除,並修復、整平破損的半月板,及關節軟骨。

同時切除對於軟骨造成傷害的內側皺襞、清除軟骨破損而脫落造成的遊離體,對於壞死的軟骨,予以軟骨下鑽孔以利重生軟骨。所以綜合上述方式,可知對於膝關節疼痛,但還尚未達到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嚴重程度的退化性關節炎來說,臨床上其實有許多的治療方式可供選擇。

【骨科專家小叮嚀】:

最後醫師也提醒,想要有效保持關節的健康與活力,首要關鍵還是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正確的運動方式;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自然可保持關節的健康與活力。

至於對已受傷的關節,則必須好好保養、積極治療!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前,有很多方法及治療,有助降低退化性膝關節炎對日常生活帶來的不便與影響,讓生活品質獲得改善。因此民眾一旦發現膝蓋疑似有疼痛不適產生,切勿諱疾忌醫而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釐清病因、對症處理較有保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