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猝死,讓人措手不及的傷痛

不少明星都是突然辭世的,馬季、謝晉、高秀敏、侯耀文、古月、陳逸飛……他們都是因為心臟疾患導致了猝死,這些悲劇的發生,不僅給家人和公眾帶來了措手不及的傷痛,同時也給大家敲響了警鐘。

猝死——最兇險的疾病

心臟性猝死,是心血管事件鏈中最兇險、最讓人傷痛的一環,是由各種心臟疾患引起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目前醫學界對猝死尚無統一定義,通常認為從癥狀出現到死亡小於等於一個小時的就被認定為猝死。猝死發生時,患者主要表現為意識喪失、驚厥、抽搐、心跳呼吸停止、皮膚出現紫紺、瞳孔散大、對光反應消失。

我國心臟性猝死患者居世界之首,每年發病人數超過50萬,並有逐年遞增的趨勢。專家指出,心臟性猝死的死亡率非常高,一旦發生,在場人員必須立即就地搶救,患者才有「起死回生」的希望。實施心肺復甦術的時間是挽救生命的關鍵,1分鐘內正確實施心肺復甦急救,搶救成功率是88%;4分鐘內施救,成功的機會是50%;8分鐘內施救成功率是15%;9分鐘內施救只有6%的成功率;超過10分鐘就基本沒有機會了,成功幾率不到1%。

冠心病——猝死發生的最大「元兇」

冠心病是引發心臟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根據美國Framingham研究發現,男性佔80%,女性佔42%。但是專家指出,心臟性猝死和冠狀動脈病變的嚴重程度並不成正比,有些患者冠心病程度嚴重,但是經過積極治療,側支循環已經建立並運行良好,因此可以安享天年;有些患者雖然冠狀動脈硬化程度並不嚴重,但是患者對自身的健康狀況並不在意,沒有積極防禦,卻會因為某些誘因而導致突然死亡。其中,不穩定型心絞痛、過度劇烈或持久的體力勞動導致過度勞累、長時間腦力勞動、睡眠嚴重不足、周圍環境的強烈刺激、飽餐或大量飲酒、精神過度緊張、情緒過度激動等因素都會致使冠心病患者病情突然惡化,引發猝死。因此,關注自身病情,積極進行防禦,避免以上誘因出現,可有效防止心臟性猝死的發生。

積極防禦——不給猝死「機會」

對於心臟性猝死的防禦,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針對冠心病高危人群來說,要盡量減少或消除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避免冠心病的發生,比如保持自身血壓、血糖、血脂的達標,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徹底戒煙,限制飲酒的量,平時加強運動鍛煉,心境開朗豁達,保持良好的情緒,定期進行體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對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另一方面是針對冠心病患者來說,應該積極進行治療,從藥物、飲食、運動等各方面入手,將病情控制在穩定狀態。

留意先兆——不讓悲劇發生

專家指出,雖然心臟性猝死發生突然,但是很多患者在發生心臟驟停前,往往有數天或數周甚至數月的前驅癥狀。比如心絞痛、心跳不規律、頭暈、胸悶、極度疲乏感以及其他非特異性的不適癥狀,患者及家屬應留意這些蛛絲馬跡,出現這些癥狀後要高度重視,及時就醫,提早預防,不讓悲劇發生。

另外,還有幾種情況也要警惕心臟性猝死的發生。一是老年人出現不明原因的昏厥;二是心肌梗死後頻發心絞痛或心絞痛劇烈,梗死面積廣泛或前壁心梗伴有心衰、休克、嚴重心律失常的患者易發生猝死;三是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有16%會發生猝死;四是高血壓伴左心室肥厚出現無癥狀心肌缺血的患者,應警惕心臟性猝死;五是老年心臟性猝死搶救成功者一年內複發率達30%~40%,應警惕再次猝死。

正確急救——讓患者「起死回生」

發生了心臟性猝死,患者身旁的人除了及時撥打120求救以外,如果還懂得正確的施救方法,那麼患者就有「起死回生」的希望。正確的急救措施就是心肺復甦術,基本步驟有三個方面:氣道通暢、人工呼吸、人工循環。

首先,要保持患者的氣道通暢。將患者放在硬的平板上,取仰臥位,救護者雙手將患者頭部後仰,托住下頜關節,清除口腔異物,使患者氣道保持通暢,使猝死時鬆弛的舌頭不至於後傾堵塞氣道。

第二,進行人工呼吸,維持患者的呼吸功能,以保證機體主要器官特別是大腦的有氧代謝,保護呼吸中樞功能,防止腦水腫。施救者一手捏緊患者鼻孔,深吸氣後將氣體口對口吹入患者口中,以每分鐘20次的速度進行。

第三,進行人工循環的急救,主要包括胸外心臟按壓、直流電除顫、靜脈或心腔內注射藥物3方面,家屬為患者進行院外急救主要以胸外心臟按壓為主。心臟按壓的方法要正確,施救者兩手掌重疊置於患者胸骨下部,兩乳頭連線的中點位置,保持主要按壓力放在胸骨上,減少肋骨骨折的發生,按壓時雙臂伸直,用力要平穩均勻,按壓力要足夠大,需壓低胸骨3~5厘米,然後突然放鬆,以60~70次/分的速率按壓,連續按壓不間斷。按壓有效後可觸到患者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看到患者散大的瞳孔開始縮小。

其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可以2/30的比例循環多次進行,並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