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5種口味別多吃,否則傷脾、傷肺、傷肝、傷心、傷腎!

播放GIF

民以食為天。飲食對於民眾來說有多重要?不吃飯就沒有維持生命的能量。可是怎麼吃?甜吃多了可能會失憶、掉發,鹹吃多了可能心力衰竭,辣吃多了會視線模糊······稍不注意就是自我傷害,到底怎麼吃?

在中醫理論中,五味與人的五官相對應,各司其職,正如《黃帝內經》所述: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適量攝入這五種味道,可以補益五臟。但是,過量攝入則會導致相應臟腑其功能增強,從而引起相剋臟腑的病變。總的來說,這條經驗可以總結為: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鹹多傷心,甘多傷腎。

現在,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這些傷害吧!

酸:養肝傷脾,讓你唇無血色

「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酸味食物,如烏梅、山楂等,有疏肝行氣解鬱的功能,可以補肝。醫生還認為,這一類食物有收斂固澀(與拉肚子相反)、生津開胃的功效。而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食酸可促進消化、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有些調味醋甚至還能滅菌。

但是!過多攝入酸味會引起肝功能亢奮,也就是俗稱的肝火旺,進而克伐脾胃,又由於「脾其華在唇」,所以人的嘴唇可能會在此時失去光澤、往外翻,形成「唇揭」,同時還會出現飯量減少、胃脹、大便稀等脾虛癥狀。

苦:補心傷肺,讓你形容枯槁

「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苦可以補心,像是苦瓜、茶葉都是味苦之物,均有清心瀉火的作用,可謂「走心養心」。

苦瓜釀山楂:一道冷盤三種口味

但攝入過多苦味會傷肺。因為肺主皮毛,所以苦味攝入過度後,皮膚枯槁,毛髮脫落,同時還會出現咳嗽、咳痰等肺虛癥狀。

另外,有時候吃到極苦的東西,人會本能地嘔吐,這是因苦味多屬寒涼食品,它們易傷脾胃,從而導致胃氣阻滯或者上逆。

總之,「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在養生界是行不通的。

辛:養肺傷肝,模糊你的視線

「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辛(辣)味可以補肺,如蔥、薑這樣辛辣的食物,可以宣肺通鼻,調治鼻塞、流涕不利。

但攝入過多辣味,會使得肺氣偏勝,克伐肝臟。由於肝藏血主筋,這就會導致人出現頭暈目眩、面無血色、視線模糊等肝血虛的癥狀。所以,有時候人真的可以被辣暈,無辣不歡的朋友請加倍注意。

鹹:補腎傷心,抑製血液生髮

「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鹹味食物可以補腎,比如有淡淡鹹味的大豆與板栗,都適用於調理腰膝酸軟、手足發冷、腸燥便秘等腎陽虧虛的癥狀。

膨化食品含鹽量大都極高

但是,過多攝入鹹味會引起腎氣偏勝,克伐心臟。《黃帝內經》中記載「心主血」,所以鹹吃多了,就會抑製血的生髮,導致血脈凝聚、臉色變黑,嚴重時還能伴隨心悸、氣短、胸痛等心虛癥狀。

現代研究也表明,鹽分攝入過量會罹患高血壓,增加心臟負擔,促發心力衰竭。市面上的膨化食品其實含鹽量都很高,為了心臟請盡量抵製它們的誘惑。

甘:養脾傷腎,讓人脫髮

「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甘甜的食物走脾養脾。

但是,過多的甘味會導致脾氣勝,克伐腎臟。又由於腎臟其華在發,所以這可能導致頭髮失去光澤甚至脫落,同時還常引發腰酸、耳鳴等腎虛癥狀。

此外,很多研究已經證明,糖作為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雖然可以使人興奮、緩解壓力,帶來幸福感,但也會誘發糖尿病、脂肪肝、痛風、高血壓等疾病,甚至能導致大腦海馬畏縮,引起記憶力下降,損害認知能力!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種步步驚心的感覺?其實為了健康,根據個人身體狀況,只要注意各種口味「雨露均沾」,不「單戀」某種味道,腑臟受到傷害的機會就會大大減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