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拍出1000萬天價的傳奇普洱,原版復刻 || Chin@美物

·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 圖片來自中國嘉德拍賣網站

2013年,茶葉老字號「福元昌」的一桶普洱茶,拍賣出了1035萬的天價!內含7塊茶餅,每塊重約357g,也就是說1g茶葉就值4000元。

為什麼這桶普洱茶能賣這麼貴?且聽小編給大家分析。

百年老茶號出品

生產這桶茶的福元昌,誕生於清朝光緒年間,是為數不多保留至今的百年老茶號。

創建者叫余福生,他曾是一個在茶馬古道走鄉串寨的茶夫,從小就跟著父親去各地收購散茶,再賣給茶莊,靠著勤快機靈、看茶精準,在當地小有名氣。

在夫人的支持下,余福生決定要大施拳腳一番,於是便創立了福元昌茶莊。憑藉多年的經驗,凡是他挑中的茶園,出產的茶葉品質都很高。

每年春天,茶葉供不應求,甚至出現專門加價倒賣福元昌號的票販子。他們的普洱茶,還被選為貢茶,進貢朝廷,在當時就被列為「四大普洱茶莊」之一。

雲南古茶山的優質茶源

普洱要做得好,原料是關鍵。福元昌製茶的原料,全都來源於雲南六大古茶山之首——易武山。那裡種茶歷史悠久,出產的普洱,以口感細膩、柔順著稱。

易武山屬於熱帶雨林地區,有著廣袤的森林和豐富的生物資源,又遠離塵世,沒有人為乾預,使這裡成為名副其實的「動植物王國」。

茶樹與椿樹、香樟、蘭花、苔蘚等植物共生,產出的大葉種普洱還有一股特殊的山野韻味。

在易武山深處,有一片古茶園是福元昌專有的,裡面生長的都是有幾百年樹齡的古茶樹,品質極佳,但產量少,所以非常珍貴。

創始人余福生對這片茶園很是看重,一直堅持「不對外開放、不過度採摘」的原則,以此保護茶園的生態環境。

陳放了一個世紀的傳奇普洱

普洱茶陳放的時間越長,味道越香,價格也就越高。

福元昌的這桶茶,是上個世紀初生產的,那是個動蕩的年代,茶葉在戰火中幾經周折,最終流轉到了香港的茶葉收藏家手裡,被幸運地保存下來。

| 圖左是內票,圖右是內飛

茶餅裡用於防偽的內飛和內票,上面印著「本號易武大街開張福元昌記」……,因為年代久遠,有些字已經難以辨識。

註:內飛是內嵌在茶餅裡的,內票是夾在包裝和茶餅之間的。

到2013年被拍賣,這桶普洱陳放了約有100年的時間,能賣出天價也就不難理解了,可以說是茶葉中的傳奇,意義非凡。

那桶普洱究竟會是什麼味道,我們無法得知,也難以想像。

一條生活館,給大家找來了它的復刻版,由「余福生福元昌」出品,採摘自同一批古茶樹、使用相同的製作工藝和倉儲條件,儘可能地還原當年的環境,讓更多人有機會品嚐福元昌的老手藝。

註:由於歷史原因,「福元昌」被其它企業搶注,創始人余福生的第四代嫡系後人余亞華,與猛海福元昌茶廠合作,重新創建了「余福生福元昌」品牌。

復刻版和天價普洱用的是同一批古茶樹,雖然沒有那麼悠久的儲存歷史,但價格便宜得多,還是很值得嘗試的,買回去收藏也是不錯的選擇。

百年福元昌普洱復刻版,現在一條生活館眾籌

眾籌價:320元起

眾籌時間:2019年4月30日~2019年5月29日

發貨時間:5月30日起發貨

1、恢復茶園

抗日戰爭時期,余福昌的古茶園曾遭受重創,大部分茶樹都被破壞,普洱製作也被迫停滯。

抗戰結束後,余家人開始恢復茶園。他們採取封閉式管理,讓森林自然恢復,還補種了當地適宜的喬木樹種,完善茶園的生態系統。

在三代人的努力下,茶園終於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2012年,茶廠首次對恢復後的茶園進行開採、試製。他們驚喜地發現,古茶樹萌發出了紫芽,這是極其罕見的情況。

陸羽在《茶經》中曾記載:「茶者,紫為上」,指的就是紫芽茶。

因茶葉呈紫綠墨色漸變,雲南的拉祜族與瑤族稱之為「三色茶」,還視其為幸運、平安的象徵。

紫芽的出現,意味著古茶園內的生態環境已經處於極好的狀態了。

隨後的幾年,每到春天,他們就會進入茶園,製作一些樣茶,測試、研究茶葉的品質。

2、重建茶倉

很多茶莊做茶,都是當年採摘、當年製作的。

福元昌做普洱,會採用「老料新壓」的工藝,就是前一年採摘的鮮葉,經過製作後得到毛茶,陳放一年,再壓製成茶餅。

陳放的這一年很重要,毛茶中的多餘水分會被蒸發,褪去青澀味的同時,還多了一股蜜韻,這對環境有很嚴格的要求,會影響茶葉品質的好壞。

| 福元昌舊址

根據調查研究,100年前的雲南,年平均氣溫是18.6℃~21.9℃,四季溫差小,與今天的雲南非常相似,無需空調等現代設備還原溫度。

由於福元昌的祖屋和舊茶倉已經無法使用,研發團隊參照著舊址,重新搭建了一個茶倉。

| 新茶倉

新茶倉是木製結構,10多米高,防潮防濕,能讓毛茶處於乾燥的狀態。南北各開了30cm左右長、寬的小窗,使倉內的空氣保持流通,但又不至於風速過快,導致普洱的香氣被損耗。

3、重現百年老手藝

在古茶樹和茶倉陳化的品質趨於穩定後,2018年春天,茶廠正式開始了復刻版的製作。

按照傳統,他們專門請山裡的瑤族人來幫忙採摘,他們的採茶技藝代代相傳,能保證鮮葉的完好無損。

茶園位於易武山深處,周圍都是原始的山路,茶農只能步行前往,到達茶園就要花去4、5個小時。

茶葉每年也隻採這一季,這時的茶葉品質最好,同時也避免過度採摘,更好地保護茶園生態環境。

製作工藝方面也是遵循古法,復刻每一步都堅持使用手工製。鮮葉先經過萎凋、殺青、揉撚、晾曬等步驟,得到毛茶原料。

殺青,要用鐵鍋炒製,鍋溫達到150℃以上就可以投入鮮葉。每次投入5公斤鮮葉,要持續翻炒10~15分鐘,最終只能得到1公斤的乾茶。期間要不停地翻動,觀察鮮葉的老嫩程度,達到「炒熟又不炒糊」的最佳狀態。與機器相比,手工炒製的茶葉,香氣更突出,但費時費力,還很考驗茶師的技術。

做好的毛茶還要在自然通風的茶倉內陳放一年,這能使茶葉內的多餘水分蒸發,香氣更醇厚。

一年後,就可以製作茶餅了,把毛茶放進金屬製的容器內,藉助燒水產生的熱蒸汽,讓茶葉變得柔軟。

放入三角形的棉布袋中,用手揉撚,使其大致成型。

再用石磨盤,壓成四周薄、中央厚的圓形茶餅,傳統的普洱圓茶就做好了。這道工序可謂費時費力,還需要豐富的經驗和技巧,才能確保茶餅鬆緊適中、內部空間密度均勻,對後期的陳放、收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雲南當地還盛產竹子,茶農們就地取材,用烘壓過後的竹筍來包裹茶餅,這樣的包裝被稱為「筍殼裝」。這層天然的防護衣作用可不小,防潮、避光、防異味……普洱才能更好地儲存。

所有的製作工序都由茶師和徒弟共同完成的,與現代的僱傭關係不同,福元昌的師徒製從清朝就流傳下來了。

師父除了對茶葉的品質負責外,還要對徒弟負責,不留餘力地把技藝傳承給徒弟,三年、五年、十年,直到技藝純熟,悟性夠了,才算出師。

正因如此,福元昌的製茶工藝才能薪火相傳,那一口普洱茶的味道在傳道受業中延續至今。

百年福元昌普洱復刻版,現在一條生活館眾籌▼

復刻版:茶葉采自300~500年的古茶樹

復刻版,選用易武古茶園裡樹齡300~500年之間的古茶樹,當年天價普洱就是採摘自這批茶樹。

2018年春天採摘的茶葉,做成毛茶陳放1年後,今年壓製成餅。

300年以上樹齡的古茶樹本來就稀少珍貴,每年又隻採春天這一季,產量也不多,這款復刻版一共隻做了100多斤,先到先得,錯過就不再有。

沖泡前,先用茶針,沿著茶葉紋理,將茶葉從茶餅上撥下,取7g~10g即可。

註:包裝內不含茶針。

茶葉放入蓋碗或其它茶器內,倒入熱水,靜置片刻,待茶湯變色,即可出湯。茶葉本身就很乾凈,第一道水不需要倒掉。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可適當延長泡茶的時間。

茶湯飽滿,帶有一種沁人心脾的花蜜香氣。口感醇厚甘甜,順滑綿軟,有獨特的山野韻味。回味還有一種蘭花韻,持久而多變,十分美妙。

俗話說:普洱陳得好,世代為寶。這款復刻版的普洱品質好,很值得珍藏,只需要注意保持乾燥、通風的環境就好。也許下一塊傳奇普洱,就從你手中誕生了。

紀念版:茶葉采自300年以下的茶樹

除了復刻版,還有一款紀念版,選用易武古茶園裡樹齡300年以下的茶樹,和天價普洱生長在同一片古茶園裡。

茶葉也是同樣的製作工藝,去年採摘做茶,今年壓製成餅。

它的味道主要是蘭花類的清淡香氣,口感清甜、鮮爽,也同樣可以用來收藏。

眾籌檔位說明

1、復刻版357g限量收藏禮盒裝

支持4800元,獲得價值12000元的復刻版357g限量收藏禮盒裝。

內含:375g復刻版茶餅 1塊、收藏證書 1份、福元昌百年內票印刻版原木壺承 1個。

限量:100份。

壺承以熱帶雨林特有的八寶樹為材料,整塊原木雕刻打磨而成,可以用來擺放茶壺、茶杯等器具。它同時也是個印章,上面印著福元昌的從一百年前沿用至今的內票標識:「本號易武大街開張福元昌記……」,粘上印泥,還可以自己敲章做防偽內票。

2、復刻版100g限量收藏禮盒裝

支持1580元,獲得價值3800元的復刻版100g限量收藏禮盒裝。

內含:100g復刻版茶餅1塊、收藏證書 1份。

限量:250份。

3、 紀念版1000g筍殼禮盒裝

支持1280元,獲得價值4000元的紀念版1000g筍殼禮盒裝。

內含:200g紀念版茶餅5塊。

4、 紀念版200g禮盒裝

支持320元,獲得價值800元的紀念版200g禮盒裝。

內含:200g紀念版茶餅 1塊。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投稿、內容合作、招聘簡歷:[email protecte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