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融消費315:信用卡問題最多 保險責任認定有新麻煩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金融消費315:信用卡問題最多,借款糾紛其次,保險責任認定又有新麻煩

  ★今天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金融領域向來是糾紛高發領域,今年又暴露出來哪些問題,有哪些變化?

  從浦東新區法院發布的一份白皮書上可以找到線索。昨日,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公布了白皮書,對2017年受理金融糾紛案件的情況梳理顯示,金融消費者糾紛案件在去年創下了歷年新高,其中,信用卡、金融借款類案件佔據了90%以上。

  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審理金融領域的案件經驗豐富,該法院所轄法庭包括陸家嘴法庭。陸家嘴是金融機構聚集區,陸家嘴法庭也成了審理金融機構案件的集中地。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第六庭,也叫金融審判庭,審理涉及銀行、保險、證券、票據、信用卡等金融類商事案件和涉外金融商事案件。

  1 信用卡糾紛居首

  根據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的《2017年度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審判白皮書》:

  1、2017年該法院共受理金融消費者糾紛案件32605件,審結32435件,收案數與結案數均為歷年最高。

  2、2017年受理互聯網金融類案件同比上升32%。

  3、從案件類型看,信用卡糾紛數量最多,佔60.82%;金融借款糾紛數量次之,佔30.19%。

  4、在該法院發布的《2017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中,有4起保險糾紛;2起借記卡、信用卡糾紛;另有3起案件分別涉及證券認購、金融借款合約、貸款詐騙犯罪。

  2 保險典型案例最多

  在《2017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中,僅保險案例有4起。

  保險糾紛的案例,分別涉及“‘網絡拚車’保險責任的認定”、“保險事故真實性認定的舉證責任分配”、“投保人如實告知義務與保險人審慎核實義務的認定”以及“網絡銷售保險中投保人的認定”問題。

  一直被詬病的保險公司“理賠難”,又出現了新案例。“網絡拚車”變得越來越頻繁,但如果不巧發生事故,車主雖然購買了車險,也可能被保險公司拒賠。因為一般個人購買的車險保單上,載明的使用性質為“非營業個人”,其中商業險基本條款類別為“機動車輛保險家用車車險條款”,而“網絡拚車”帶有營運性質,由於改變了車輛用途,不能獲得理賠。

  另外,隨著消費者在網上買保險的情形越來越多,商家為了方便展示,將消費者“如實告知義務”的表達簡單化,或者將保險條款折疊甚至放在不醒目的地方,也為後面的糾紛埋下伏筆。 

  銀行卡糾紛的案例,分別涉及“髮夾行安全保障義務履行的認定”以及“持卡人清償信用卡債務後銀行應及時恢復其信用記錄”。

  金融借款糾紛,主要涉及消費信用和車輛貸款等方面。

  典型案例表明,消費者首先要提高安全意識,才能防範各種“坑”;對金融機構而言,在銷售金融產品過程中,應該嚴格遵循適當性規則,做到全面履行風險提示、解釋說明等法定義務,否則易被認定為侵害了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

  3 銀行證券保險服務有哪些變化?

  作為金融行業自律組織,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和中國保險業協會紛紛借315進行公眾教育。

  ✦一是銀行業增加離櫃交易,網點進社區

  中國銀行業協會今日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

  《報告》顯示,2017年,為提升銀行業服務品質,中國銀行業加快推進各類管道的智能化轉型,降低金融服務門檻,提升客戶互動體驗,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日趨完善。2017年銀行業金融機構離櫃交易達2600.44億筆,同比增長46.33%;離櫃交易金額達2010.67兆元,同比增長32.06%;行業平均離櫃業務率為87.58%。

  《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總數達到22.87萬個,其中新增營業網點800多個,年內改造營業網點1.07萬個,社區網點7890個,小微網點2550個。布局建設自助銀行16.84萬家,較上年增加7300多家;布放自助設備80.26萬台,其中創新自助設備11.39萬台;自助設備交易筆數達400.06億筆,交易總額66.13兆元。

  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業務快速增長,功能優化。《報告》顯示,全年網上銀行交易達1171.72億筆,同比增長37.86%;交易金額達1725.38兆元,同比增長32.77%。

  ✦二是證券業協會“打假”李鬼網站

  中國證券業協會昨日發布了非法證券公司、證券投資谘詢公司的名單,展開“打假”。

  《非法仿冒證券公司、證券投資谘詢公司等機構黑名單(2018年第1期 )》顯示,仿冒證券公司及證券公司營業部網站的情況較多,與廣發證券華泰證券等公司長相相似的“李鬼”,被揪出來曝了光;名稱為“寧波漲停敢死隊私募”、“漲停板敢死隊”等網站為非法網站。

✦三是中國保險業協會發布十大風險案例✦三是中國保險業協會發布十大風險案例

  為呼籲消費者提高風險意識,中保協發布“2017年度中國最具代表性十大風險管理案例”,涵蓋了公共巨災險、信用險、政策農房保險、扶貧險、責任險、重大疾病險、意外傷害險、大病醫療等險種,單個案件賠付金額從7.88億元到幾百元。

  2017年度中國最具代表性十大風險管理案例(財產險):

  “6.23”龍卷風災害某電力公司大額理賠案;某地震勘探企業海外工程信用險案例;內蒙古農作物重大乾旱損失理賠案例;某深水鑽井平台產品品質缺陷事故理賠案;祁陽縣“7.2”特大洪災農房保險理賠案例;某鋁業公司特大洪水災害事故案例;某貨輪大風傾覆沉沒事故理賠案例;進口PX承運船碰撞救助理賠案例;某電力建設企業海外項目特高壓電纜受損案;“8.5”聊城特大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案例。

  2017年度中國最具代表性十大風險管理案例(人身險):

  保險業積極應對“8.8”九寨溝7.0級地震災害案例;保險業快速應對“8.10”京昆高速重大交通事故案;政企合作開啟“扶貧保”一站式直付理賠案例;民生保障,上海嘉定區老年人意外身故理賠案;探索“保險+公益新模式”,全國環衛工人大型公益行動保險關愛案例;意外無情保險暖心,人身險超億元高額理賠案例;豐城181高壓電塔施工人員墜塔事故理賠案;積極理賠石材廠員工重大疾病案例;保險+科技完成對重疾患者極速理賠案例;海外援建人員突遇意外,保險跨境快速理賠案例。

責任編輯:楊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