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食用油等級越高≠營養越好,食用油種類這麼多,哪種更適合你?

過日子離不開柴米油鹽

心細的北粉兒們可能會發現

市面上的很多食用油標有

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的字樣

這級別是怎分的?

是不是等級越高營養越好呢?

食用油等級越高≠營養越好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根據國家的相關標準,除橄欖油和特種油脂外,根據精鍊程度,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等植物油一般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四個等級。級別越高,表示其精鍊程度越高,但並不意味著其營養素含量就越多,恰恰相反,從營養角度考慮,三級和四級油更好。

一級和二級食用油精鍊程度較高,具有無味、色淺、炒菜油煙少、低溫不易凝固等特點,同時純度較高,雜質含量少,通常適用於較高溫度的烹調,如用於爆炒、油煎、乾炸等。但精鍊過程中去掉了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如維生素E、胡蘿蔔素等。

三級和四級食用油精鍊程度較低,隻經過簡單的脫膠、脫酸等程式處理,其色澤較深,烹調過程中油煙較大,雜質含量也較高,但卻保留了部分胡蘿蔔素、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三級和四級油不適合高溫加熱,較適宜燉菜、做湯等。

有人喜歡風味,有人注重營養,食用油的級別選擇因人而異。無論是一級油還是四級油,只要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大家就可以放心選用。

食用油種類這麼多 那種更適合你?

類型:高油酸型

代表:橄欖油、茶籽油

優點:橄欖油含80%以上不飽和脂肪酸,其中70%以上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即油酸。食用富含油酸的油,利於降血脂、抗血凝、阻止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橄欖油還含抗氧化物———橄欖多酚、角鯊烯和β-谷固醇,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病。茶籽油和橄欖油十分類似,均屬於高油酸型植物油,其油酸含量甚至比橄欖油還高,可達80%以上,營養價值、食療功能兩者不分伯仲。不過,相比橄欖油,國產茶籽油性價比更高。

缺點:相對大豆油來說,橄欖油和茶籽油的維生素E含量不高。

建議:如想充分發揮保健作用,淡綠色且散發橄欖清香的高級初榨橄欖油最好用於涼拌或做湯,而一般橄欖油用來炒菜、燉菜均可,只需控制好溫度,不要冒油煙。國產茶籽油炒菜、涼拌都行,購買時優先選擇壓榨產品,品質更好。橄欖油摻假現象比較常見,選購時不要貪便宜。

類型:均衡型

代表:花生油、芝麻油、米糠油、低芥酸菜籽油

優點:花生油所含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各類脂肪酸所佔比重比較平衡,因此算是均衡型植物油。此類食用油還包括芝麻油、米糠油、低芥酸菜籽油等。壓榨生產的花生油香氣濃鬱,其中維生素E和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保存較多。芝麻油也有沁人心脾的香氣,同時富含維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等,有益於預防心血管病。

缺點:這類油所含油酸不及橄欖油和茶籽油,以花生油為例,油酸含量大概是茶籽油的一半左右。

建議:這類植物油耐熱性不錯,適合一般炒菜,如用來油炸就比較可惜。花生油分為壓榨產品和溶劑浸提產品,前者更香,購買時,最好挑選大品牌、等級高的產品,這是因為,花生容易被黃曲霉毒素汙染,且這種毒素容易溶於油脂,劣質花生油存在這方面風險。通過傳統壓榨法或水代法生產的芝麻油,在香氣和營養價值上更好,但芝麻油的香氣經不住高溫加熱,因此最好用於涼拌、蘸料或做湯添加。

類型:高亞油酸型

代表: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麥胚芽油

優點:大豆油的脂肪酸組成為亞油酸51.7%、油酸22.4%、亞麻酸6.7%和棕櫚酸11.1%,由於亞油酸含量豐富,屬於高亞油酸型植物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麥胚芽油等也屬此類。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均富含維生素E,此外,大豆油含卵磷脂、玉米油含抗氧化物阿魏酸酯、葵花籽油含植物固醇和磷脂,各有保健作用。相比之下,壓榨型葵花籽油更值得推薦,因為其所含抗氧化成分比其他幾種油更多。

缺點:由於亞油酸和亞麻酸都不耐熱,所以這類油脂在煎炸或反覆受熱後,容易氧化聚合,對健康有害。

建議:這類植物油怕熱,所以適合用來燉煮菜肴,日常炒菜也行,但要控制溫度,別讓油鍋冒煙,應熱鍋涼油,用來油炸十分不妥。

類型:飽和型

代表:豬油、黃油、牛油、椰子油、棕櫚油

優點:豬油中含飽和脂肪酸43.2%、油酸44.2%、亞油酸8.9%,由於飽和脂肪酸佔比很高,因此稱為飽和型食用油,和它類似的還有黃油、牛油等動物油,以及棕櫚油、椰子油等植物油。由於飽和程度較高,這類油脂的耐熱性較好,長時間受熱後氧化聚合較少,這是最為突出的優點。因此,這類油脂常被用來加工面點、煎炸食品,打造酥脆的口感。

缺點:大多動物油脂含較多膽固醇,以豬油為例,平均每百克含膽固醇93毫克,不適合心血管病患者食用。

建議:除大運動量人群外,不建議多數人經常食用這類油脂,因為攝入肉類和奶類足以獲得充足飽和脂肪酸成分。喜歡吃各種酥脆食品的人最好明白,難忘的口感背後隱藏著大量的飽和油脂,還是控制食用為妙。

教你辨別食用油優劣

1、看包裝:要認真查看食用油的商標,特別要注意保存期限和出廠日期,無廠名、無廠址、無引用品質標準代號的千萬要特別注意,不要隨便購買。

2、看色澤:一般高品位食用油顏色淺,低品位的食用油顏色深(香油除外)。另外,油的色澤深淺也因其品種不同而使同品位油的顏色略有差異,加工出來的劣質油比一般食用油顏色要深。

3、看透明度:一般高品位食用油透明度好,無混濁。

4、看有無沉澱物:高品位食用油無沉澱和懸浮物,粘度較小。

5、聞:不同品種的食用油有其獨特的氣味,但都無酸異味。

6、析雜質:將油加熱到150℃倒出,如果是優質食用油應無沉澱,否則有雜質。如果雜質味苦,則雜質可能是澱粉;如果雜質味甜,則油中可能摻有含糖類雜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